APP下载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2016-03-18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房室心肌炎传导

夏 芳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临床分析

夏 芳

目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表现特征予以探讨,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方法:抽取10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电图测量仪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102例患儿予以心电图测量,发现伴有心电图改变者有102例(100%),其中,心律失常者64例(62.7%),房室传导阻滞者10例(9.8%),束支传导阻滞者1例(1.0%),P波改变者6例(5.9%),S-T段改变者21例(20.6%)。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采用心电图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起到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但其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也需结合其它检查方式进一步确诊。

小儿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以及间质性炎症。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均可发病,学龄期和学龄儿童较为多见,好发于夏季和秋季。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7~14天或者同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消化道感染的前驱病史。其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一,病情较轻的患者只是有类似“感冒”样的表现,或者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心慌以及胸闷等相关不适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很快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律失常,严重的还会导致患儿猝死。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儿童及青少年阶段中较为常见[1]。心电图指标在临床上已经被认定是诊断心肌炎不可或缺的一项指标,基于病毒性心肌炎引发的心电图改变具有非特异性特征,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就以本院接诊的10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电图改变进行探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接诊的10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风湿性心脏病者。②其它影响心电图表现的疾病患儿。所有患者中,男69例,女33例,患儿年龄3个月~10岁,平均(4.9±1.2)岁,患儿病程5~47天,平均(20.2±5.3)天;本组所有患儿在发病前3周左右均有肠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同时伴有呕吐、咳嗽、腹泻等相关临床症状,经过临床体检发现,所有患儿中表现出心律紊乱者53例(51.96%),心脏扩大者60例(58.82%),心尖部第一心音减低者71例(69.61%)。

1.2 方法 采用心电图测量仪(日本光电公司生产,Cardiofax8500型)对所有患儿予以心电图检查,行常规测量,同时记录10个导联。

2 结 果

对本组102例患儿予以心电图测量,发现伴有心电图改变者有102例(100%),其中,心律失常者64例(62.7%),房室传导阻滞者10例(9.8%),束支传导阻滞者1例(1.0%),P波改变者6例(5.9%),S-T段改变者21例(20.6%)。

3 讨 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当前在临床上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该病症急性期是以病毒直接侵入到心肌为主,之后则会发生较大的免疫反应,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都有异常心电图的改变[3]。本组102例患儿中,异常心电图改变高达100%,虽然改变类型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心肌受损与心脏电生理的改变。当前,除了心率失常最为常见以外,就是房室传导阻滞、P波改变、S-T段以及少数束支传导阻滞,同样表现出急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取心电图检查,不但安全经济,同时又简便无创,重复性良好,以及诊断标准统一规范,易被患儿和其父母所接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有局灶性病变者通常会表现出早搏或是房室传导阻滞,在本组患儿心电图检查中,几乎可以看到全部种类的心律失常,这也是由心脏病变而导致心肌生化代谢障碍或者是影响到心肌传导性等原因产生的。对本组患儿的研究中,主要以房室传导阻滞、早搏表现最为明显,在所有64例心律失常患儿中占82.8%(53/64)。据相关文献表明[4],由于病毒性感染引发的心肌病变,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加剧其流动性,继而各项电活动参数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示病毒性心肌炎产生的诸多心律失常或许是以心肌细胞膜性质的改变为主要因素。另外,P波改变与束支传导阻滞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心电图改变中只是占据了较少部分,就本组研究来看,束支传导阻滞者1例,占1.0%,P波改变者6例,占5.9%。

综合上述,就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取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其中以心律失常尤为常见,特别是早搏,其次则就是S-T段改变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其它的像P波改变与束支传导阻滞也有存在的可能性。

[1] 何曼莉,李雪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9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9):1201~1202.

[2] 孙华.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26):5428~5429.

[3] 邹卫东,李世锋,郭琦.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9):1529~1532.

[4] 袁红梅,段凤英,吴明昌.等.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的心电图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5):88~91.

(编审:陈 强)

The electrocardiogram (ecg) clinical analysis of children viral myocarditis

Guizhou aerospace hospital,Zunyi 563000,Guizhou
XIA Fang

Objective:On the electrocardiogram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he level of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the extraction in hospital departments of 10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ecg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ecg examination. Results:10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ecg measurement, found with ecg changes in 102 and 100%, among them, , heart rhythm disorders, 64 cases (62.7%), atrioventricular block, 10 cases (9.8%), 1 case of bundle branch block, 1.0%, P wave changer, 6 cases (5.9%), S-T period of change in 21 cases, accounting for 20.6%.Conclusion: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infantile viral myocarditis with ecg examin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uxiliary diagnosis, but its lack of specificity, so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other way further confirmed.

Children;Viral myocarditis;Electrocardiogram

R725.4

A

1671-8054(2016)05-0050-02

贵州航天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2016-08-01收稿,2016-09-12修回

猜你喜欢

房室心肌炎传导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房室交界区前传功能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