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2016-03-02□赵

新课程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需求高职英语

□赵 虹



自主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赵虹

【摘要】传统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意愿和需求,由学院单方面“一刀切”进行分层分班。而自主分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主分层;高职英语;学习需求

一、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情况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普遍较差,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分层教学。该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或者入学摸底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较常见的分层教学形式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将其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较好,C层次最差,B层次介于两者之间。纵观整个分层,学院是单方面的参与者,将学生编入各班级后,学院直接通知学生分层的结果,随即进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在整个分层过程中,学生似乎只是局外者,从头到尾没有参与到分层的活动中,自然也无法了解分层教学模式的目的、意义、实施方案、教学内容、评价方式,而是被动地分到各个教学班级。因此,这种分层模式没有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对于英语水平中等及以下的学生而言,学校单方面一刀切的做法极有可能伤害学生的心理,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高职英语学习的开始就处于被动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从2013年9月开始在全院推进自主分层教学模式,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分层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自主分层之前,根据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大学英语课程被分为3个学习模块:模块一、模块二和模块三,而不再是传统分层中的A、B、C层次,从学习难度上对三个模块进行区分则是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原则上,模块一面向英语水平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模块三面向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甚至是零起点的学生,模块二面向介于二者之间的学生。在自主分层工作展开之前,还是按照惯例进行新生入学摸底考试。为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试卷采用的是距离摸底考试时间最近的一次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真题。入学考试的成绩并不直接决定学生的分层结果,而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为自主分层做好铺垫。

1.自主选择课程模块

摸底考试成绩下发给学生后,在教务处协助下,大学英语教研室随即对所有需要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内容包括大学英语课程简介、学习目标、各模块主干教材、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分层辅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把分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学习模块,强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选择学习模块。如果学生对自己无法定位,那么此时摸底考试成绩则作为一个参考,教师在分层辅导中把摸底考试成绩划分为几个段,不同成绩段对应不同的学习模块,为学生定位提出参考意见。

分层辅导结束后,学生上交模块选择结果,然后教研室统一汇总,按照学生选择意愿将三个模块的分数从高到低划分班级。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模块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选择与自己实际英语水平不符的模块,此时教师不要强行进行干预,可以适当做一些思想工作,在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意愿和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选择。

2.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三个模块的教材各异,教学重点各异。其中,模块一和模块二的教材均采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理念交互英语教程》,模块一选用的是第二册,模块二选用的是第一册,而模块三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明星英语》第一册。从教学侧重点来看,模块一和模块二的教学内容均涉及英语应用能力中的听、说、读、写、译,其中听和说的学习主要是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在课外完成,课堂内设计一定的听说活动予以补充,读写的训练主要是借助于教材完成,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而模块三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听和说的部分,课堂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重点是保护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和培养其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在考级方面,鉴于模块一的同学英语基础较好,有考级意愿的同学也比较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高职高专应用能力考试的A级和大学英语四级内容,模块二的班级则补充一些A级和B级内容,模块三的教学内容原则上不进行任何与考级有关的补充。

3.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指挥棒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三个模块的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其评价内容也各有侧重。

模块一的考核方式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构成,比例为6: 4。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书面作业、课堂学习、单元测试、课后作业、小组语言展示和网络课程成绩等部分,终结性考核即期末笔试则重点考核学生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除此以外,为了激励模块一的同学,在学期末可以补充一个单词竞赛拓展活动或者阅读竞赛作为附加分项目。

模块二的考核构成和模块一相似,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为70%,终结性考核的难度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模块三的考核和前两个模块的考核方式差异较大,只有过程性考核,取消终结性考核,即期末不再有笔试。过程性考核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单元测试和口语展示。

为了鼓励模块一和模块二的学生,使学生的成绩尽量公平,模块一学生的最终成绩乘以1.1的系数,模块二学生的最终成绩乘以1.05的系数,模块三学生的成绩不乘任何系数。

4.设定调整与激励措施

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愿望和需求,自主分层教学模式中还设定了具体的调整和激励措施。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模块后,如果想转模块,可以在第一学期开课后的两周内向任课老师提出申请,由教研室统筹安排转班,之后原则上不再转班,如果还有部分学生定位不准确,可以在第一学期最后一周或者第二学期的第一周进行转班。此举措实现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流动,使自主分层更加人性化,在满足了学生学习愿景的基础上尽量帮助其选择与自己英语水平相匹配和与自身需求相符的模块内容。

在激励政策中,各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第一学期的成绩申请第二学期大学英语课程免修,各模块申请免修的具体条件为:模块一的学生如果A级考试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同时期末总评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模块二的学生A级考试成绩75分及以上,同时期末总评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模块三的学生通过A级考试,同时期末总评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此激励措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也参与到自我学习的管理过程中来。

三、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效果

自主分层教学模式实施两年多以来,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取得了一些效果,其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分层过程中,学校把分层的自主选择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满足自己学习需求的模块内容,同时激励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管理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真正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2.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分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中的A、B、C班。在自主分层教学模式下,不再要求所有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和自身发展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块。各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并不仅限于难度的区别,而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侧重点不同,以此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3.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三个模块的考核中,过程性考核均占了较大比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被记录到考核中,这样能更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对于模块三的学生而言,不再有期末笔试,考核关注的是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和口语能力的提高,从而减轻了该层次学生的思想压力,也有助于该层次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自主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反思

实施自主分层教学模式以来,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上前了一大步,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暴露了一些问题。

由于分班是在尊重学生模块选择结果的前提下,按照学生摸底考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班的,因此每个模块中各班级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而在教学过程中又是采用的统一的学习内容和进度,这样势必不能兼顾同一个模块不同层面的学生,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班级,学习信息量可能会不够,而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则会觉得学习内容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每个模块设置基本的学习内容,取消统一学习进度,教师可以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删减。这样更能照顾到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该分层模式能较好地照顾英语水平中等及以上的学生,但是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心理上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模块三排名靠后的一些班级,大部分学生在第二学期表现出了畏难情绪,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气氛沉闷,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屡禁不止,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建议模块三班级不再按照分数由高到低的方式进行排班,而是尽可能按照自然班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分数过低的学生被安排在同一个班。

自主分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尊重了学生个人意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校园内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进行的。在分层教学活动中,只有不断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逐步改进和完善分层教学模式的选课方式、教学内容和评价制度,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才能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温柳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56-59.

[2]赵虹.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中学生分层问题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43-144.

[3]章宁.“菜单式”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9(2):40-43.

[4]张淑燕.学习需求分析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分层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4):92-94.

(编辑:王春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1-0099-02

作者简介:赵虹,教育学硕士,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学习需求高职英语
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中专英语教学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从学生学习需求视角谈大二英语听力教学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