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痰热清与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6-01-29陈曙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

陈曙明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科,辽宁 瓦房店 116300)



探讨痰热清与利巴韦林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陈曙明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科,辽宁 瓦房店 116300)

【摘要】目的 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科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且4~8月为发病高峰期,20.0%存在蜱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体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AST与ALT上升,尿蛋白阳性以及心肌酶改变。行抗病毒与对症治疗后有效率为83.3%,病死率为16.7%。结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实验室指标异常,需及时对症治疗。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新型布尼亚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为新发传染病,主要诱因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目前我国约有11个省市报道过该病,该病病情严重,可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死亡[1]。当前国内外对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研究较少,致使医务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该疾病,导致漏诊误诊。为提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诊断率,强化临床治疗效果,需细致分析其临床特点,本文现选取3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科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30例男女比例为11∶19,年龄为42~79岁,平均(55.7±12.4)岁。

1.2 一般方法: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X线胸片、生化检查、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心肌酶以及心电图检查等。采集患者血样后将其送至本区疾控预防中心,用PT-PCR(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开展检测结果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均与卫生部颁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相符[2]。

2 结 果

2.1 时间与年龄发病主要集中在4~11月,10例发生于7月,占33.3%。60岁以上11例,占36.7%,分布最多。

2.2 职业分布30例中27例为农民,占90.0%;1例为学生,占3.3%;1例为城镇居民,占3.3%;1例为退休人员,占3.3%。由此可见农民最多。

2.3接触史29例发病前有丘陵劳动史或草丛、林区野外活动史,占96.7%;6例为蜱叮咬史,占20.0%,;1例有患者血液密切接触史,占3.3%。

2.4 潜伏期为3~20 d,平均(7.3±1.4)d。

2.5 临床表现30例患者均发热,其中25例表现为中度发热,占83.3%,3例为高热,占10.0%;2例为低热,占6.7%。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瘀斑、瘀点、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腔道出血等,有程度不一的烦躁不安与意识障碍表现。危重病例表现出抽搐、肢体抖动等。

2.6 实验室检查26例白细胞减少,占86.7%;29例血小板减少,占96.7%;25例尿蛋白结果均为阳性,占83.3%;21例ALT上升,占70.0%;30例患者AST上升明显100%;18例心电图改变,占60.0%。

2.7 体征浅表淋巴结肿大且触痛为阳性体征,共22例,占73.3%,且10例为单侧腹股沟淋巴结下群肿大,占33.3%。肿大淋巴结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多数患者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均恢复正常,但是淋巴结仍然处于肿大状态。

2.8 治疗:①抗病毒治疗:给予利巴韦林与痰热清,在5% 100 mL葡萄糖中添加0.5 g利巴韦林,2次/天;在100 mL 5%生理盐水中添加20 mL痰热清,1次/天;②对症治疗:PLT下降且存在重要器官出血合并症,比如消化道出血、严重血肿或皮肤大片瘀斑以及肺出血等输注血小板,每次1单位,每天1次,持续1~3 d;ALB在30 g/L以下或意识障碍、年纪大、食欲严重缺乏等则给予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每次约300 mg,每天1次,持续3~5 d。神经系统症状或严重肺部肺感染静注15~20 h人血丙种球蛋白,每天1次,持续3~5 d。

2.9 转归:30例好转出院或治愈25例,占83.3%;5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心力衰竭以及肺出血,病死率为16.7%。

3 讨 论

当前临床尚未制定出特效疗法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本组主要行抗病毒治疗。其中痰热清为中药制剂,包括连翘、熊胆粉、金银花、黄芩以及山羊角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痰热清既可抗病毒亦可消炎。抗病毒机制为对病毒进行直接抑制,诱生干扰素,促使Th1与Th2细胞功能提升,强化体液免疫与机体细胞作用,将间接抗病毒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可将内毒素血症炎性反应阻断并提升环磷酰胺与下丘脑前列腺素E2含量进而有效解热、抗炎。利巴韦林则为强效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抑制剂,可对IMP进行抑制,进而避免合成病毒核酸,发挥广谱抗病毒作用[3]。为此二者联合治疗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以消炎清热,且强效抗病毒,效果明显。结果本组83.3%经治疗后出院,16.7%死亡,与多位学者研究结果相近。死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肺出血、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以及心力衰竭。

综上所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存在实验室指标异常表现,需及时对症治疗,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王青,李伯利,陈葆国,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六例患者骨髓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5,(5):266-270.

[2] 蒋舒玉,吕菁君,魏捷,等.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后相关性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4):380-385.

[3] 徐哲,崔宁,陈威巍,等.42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5,28(1):28-32.

中图分类号:R55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228-01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住院期间转归研究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
老年胃溃疡患者与中青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