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2016-01-29郭利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氟西汀抑郁症

郭利群

(吉林省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郭利群

(吉林省辽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摘要】目的 分析西酞普兰与氟西汀两种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安全性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抑郁症的24例患者分成两组,利用西酞普兰和氟西汀,以10周为基础治疗周期,并对治疗前,治疗中(每2周进行1次)以及基础治疗周期完成后每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西酞普兰和氟西汀这两种药物在治疗抑郁症过程中,二者治疗效果相接近,但是西酞普兰见效快,而且对身体状况较弱的患者疗效更强,它的不良反应少于使用氟西汀的患者。结论 西酞普兰的安全性、疗效性使其成为新一代抗抑郁药物,也为身体状况较弱的抑郁患者提供了治疗的良药。

【关键词】西酞普兰;氟西汀;抑郁症;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将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初步检查,排除那些患有严重的器官疾病者,药物和酒精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等不适合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最终参与此项研究的共有24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研究组)和氟西汀组(对照组),每组各12例。研究组男性6例,女性6例,其中18~30岁的青年学生2例,26~50岁中年工作者7例,50~60岁老年退休者3例,患病时间在3周~1.5年;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5例,其中青年学生1例,26~50岁中年工作者8例,50~60岁老年退休者3例,患病时间在4周~2年。以上两组资料间无明显性差异。

1.2 方法

1.2.1 给予药物方式 在两组患者进行此次药物研究前,停止服用其他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大约为1周,之后,研究组采用西酞普兰,其初始计量为每天20 mg,对照组采用氟西汀,他的初始计量也为每天20 mg,若2周后无明显的治疗效果,两种药剂都可增加到每天40 mg,少数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到每天60 mg。且于每隔2周(2~10周)进行各项检查。治疗过程中,也可以酌情联合使用心得安、维生素B6或苯二氮类药物。

1.2.2 评定工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制作临床疗效总评量表[1-2]。这就要求主治医师在治疗前,治疗中的第2、4、6、8、10周末进行系统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治疗变化,评定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此时也要对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肝功能等进行系统检查。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当减分率≥75%时,为基本痊愈,当减分率≥50%时,为疗效明显,当减分率≥25%时,为有一定效果,但当减分率<25%时,为治疗无效。并据此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

2 结 果

2.1 药物剂量:治疗开始,由研究组主治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天使用20~60 mg,其平均值为每天(28.5±8.25)mg;对照组依旧是从治疗开始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同样每天使用20~60 mg,其平均值为(27.8±6.75)mg。通过具体数据对比两组药物剂量没明显差异。经过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药物治疗4、6、8、10周后,经数据研究,两组同期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2.2 显效时间:研究组使用药物在8~20 d时,患者状况出现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出现明显改善的时间,出现于用药后14~26 d;根据数据显示,两组出现明显效果的时间有一定的差异,使用西酞普兰药效快于氟西汀。

2.3 临床疗效:研究组1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者7例,疗效明显者2例,一定效果者2例,治疗无效者1例(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药物使用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的1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者、疗效明显者、一定疗效者及治疗无效者分为5、3、2、2例,其有效率为83.3%,两组药物的有效率差异性不明显。

2.4 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组使用的西酞普兰耐受性好,在持续使用的10周中,出现恶心、口干者4例,嗜睡、出汗增多者4例,头痛和睡眠时间偏短者2例,食欲及体质量增加者2例,以上反应程度都为轻微反应,且出现于开始治疗的第1~2周,对照组使用的头晕与头痛者5例,口干、恶心及呕吐者4例,便秘者2例,失眠者1例。不良程度也为轻微反应,出现于治疗的1~3周。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伴随药物治疗的继续,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进一步改善,不良反应也不断减轻。

2.5 实验室检查:根据两组定期进行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等检查,均正常,无出现不良状况。

2.6 合并用药:在利用药物治疗的这10周中,研究组出现1例短期配合使用苯二氮类药,对照出现1例短期配合使用苯二氮类药,1例配合使用维生素B6。将两组状况比较,差异不明显。

3 讨 论

通过研究发现,抑郁症的病理起因尚未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和现代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压力等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方面主要包含遗传学、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而心理学方面看,一般拥有抑郁气质的人,这点与抑郁症关系相当密切。而当今社会压力逐渐增大,年轻人苦于升学、就业;中年人为生计,既要忙于工作,还要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当遭遇突发事件时,便容易诱发抑郁症状的条件。然而这些外界因素并非单独起作用,当遗传与环境或者突发因素相互作用时,还有这种互相因素集中出现的点都可能成为诱发抑郁症发生的原因。

就此研究发现,当今临床广泛使用的含有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抗抑郁药物,对治疗抑郁障碍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3]。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西酞普兰与氟西汀这两种药物相较,经过治疗,病情都得到缓解,患者的抑郁性,焦虑性都有一定改善,二者的有效率都很高且经数据显示非常接近。

在以往临床治疗中,西酞普兰一般在国外被广泛使用,对治疗抑郁障碍有明显效果,药物作用起效期一般在8~20 d,而且通过观察,不仅发现其药物作用良好,并于治疗后第一期开始各项数据都高于利用氟西汀治疗的对照组,说明该药见效快,且有效率为91.6%,且与国外研究对比后发现效果十分相似[4]。

通过系统研究在含有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抗抑郁药物中,西酞普兰对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的摄取的抑制性能力强,选择性高,对受体,胆碱受体,阿片受体,苯二氮类的受体影响较小。本研究中西酞普兰剂量大约为每天20~60 mg/d,但以20~40 mg为多,与其他SSRI类抗抑郁药物剂量使用相当,但起效时间稍快。并建议患者每日以20 mg开始使用,每天早晨或晚上一次服用,1~2周后如不见效或没有没有明显效果可加到每日40 mg或更高剂量。根据用药后患者的状况记录,发现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失眠、出汗、口干、恶心等病状,多发生在用药初期,常见于1~2周,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可自行缓散或消失,对照组(氟西汀)与他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通过临床表明西酞普兰的蛋白结合率相对较低,对酶系具有很小的抑制作用,并对自身的新陈代谢没有影响,且代谢产物具有微弱的活性,进而与其他药物的能够进行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低,这样使其可以适用于体弱者或者年纪较大且伴随有老年病的抑郁病患者。

对照组运用氟西汀进行治疗,大约为每天20~60 mg/d,但以20~40 mg为多,但是他的起效略慢,大概出现于14~26 d,并发现该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的病症情况较多,不仅出现轻微失眠、出汗、口干、恶心,甚至伴随有严重性头痛或便秘,但也都见与治疗初期,随着药物治疗的继续,不良反应逐渐减弱。但是要注意使用药物时的剂量,如果过量的话容易造成血清素综合征,其表现为发热,发抖,焦虑,反射亢进,甚至产生幻觉。因此当患者服用这个药的时候,要注意患者是否还同时服用别的抗抑郁药,避免因剂量超标而出现的病情变化。

综上所述。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氟西汀的相当,可更早、更快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且相较不良反应少、见效速度快,安全性能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尤其对身体虚弱及老年人可作为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 朱昌明,张明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M]//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

[2] 吴文源.临床疗效总评量表[M]//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1.

[3] 刘同洲.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及其在精神科临床的应用[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4):251-253.

[4] 李海涛,李洪超,徐东波.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9,(6):18-27.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111-02

猜你喜欢

氟西汀抑郁症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氟西汀对hERG钾通道的阻断作用及佛波酯的抑制作用
小剂量氯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