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作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

2016-01-28

药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

罗 蕾

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 (南京 210009)



协作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

罗蕾

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南京210009)

摘要大科学时代的科技研发创新活动,越来越多地具有了规模化与社会化等特征。协作意识、协作理念、协作行为也越来越成为科技研发创新活动顺利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系统的复杂性出发,文章阐明协作精神作为新时代科学规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简析当前科技奖励制度对于协作规范的外环境制约,并探讨科技研发创新人才的协作精神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协作精神;科技奖励;创新人才

科学的发展已经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到大科学时代。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研究活动,不论是其展开方式、还是其研究目的,或者是其研究规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科学时代通行的兴趣导向式、单人独骑式、作坊规模式等传统简单模式已经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社会需求引导、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协同攻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多层次研究目的于一体的现代复杂模式。原来与小科学时代相匹配的一整套科学规范,也将随着科学活动模式的转变而待更新。

1协作精神——科学进化的新规范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曾在1942年的一篇“科学的规范结构”文中,提出了科学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即“默顿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不谋私利精神、有条理的怀疑精神。[1]随着科学自身的进化,协作精神正在成为大科学时代科学家们应该自觉遵守的新规范。

1.1协作攻坚——大科学时代科技研发创新的需求

以复杂性科学的范式而论,大科学时代的科技研发创新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单元、多层次、多结构、多关系、动态性等特征的复杂性系统。大科学时代的科技研发创新,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多个领域、多项技术。作为科技研发创新系统中的平行作用者,对于科技研发创新项目的完成,单个科技研发人员所做的贡献往往只占全部内容或所有环节中的极小比例。这就要求各个研发者之间组团集队,或者以团队为单元,在多个环节、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种形式上展开积极的协调和配合。

随着现代科技自身的发展,科技研发创新的资金成本日益增加,尤其是装备精良的实验室、造价高昂的实验仪器、高投入的实验室物耗等等,已非科学家个人或单一科技研发机构甚至一个国家的财力与物力所能为。科技研发人员想要涉足某些重大课题或前沿领域的研究,必须要跨学科、跨机构、跨地区地加入到相关的课题或领域的研发团队中,在物质资源的共享中,共同创造新的知识产品。

科技研发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科技研发创新的高成本趋势,使协作成为当今科技研发者的必然选择。因此,协作意识将充盈科技研发创新系统,协作行为会贯穿科技研发创新过程,协作精神将成为科技研发创新人员的基本规范。

1.2协作共赢——高科技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动力

根据复杂性科学理论成果,在高科技领域,不管是技术选择和生产效益,还是企业策划或市场销售,“报酬递增率”都在发生作用并且引导着事态的发展。[2]由于“报酬递增率”的作用,使以高科技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出现了许多竞争对手转为协作伙伴的新奇景象:各类科技研发机构竞相集聚形成专门化科技园区,商家扎堆合力打造特色商业中心,不同专业的研发者联手协作形成攻克某高难度项目的科研团队等等。“报酬递增率”给出的启示是:协作带来增量的信息,协作带来增量的人才、协作带来增量的商机、协作带来增量的创新思路。

一方面,对于科技创新研发复杂性系统而言,“报酬递增率”的放大效应来自于众多研发者协作促成的成果涌现:对于同一科技研发领域,研发者越多,意味着从球心辐射向外冲击目标的研发通道越多,因而越是有可能增多各通道之间的“环向联系”;研发者的专业背景、思维方式以及抱持的观点差异越大,越是有利于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多、覆盖面的拓广以及层次的丰富,因而越有可能提高研发成功的概率、速度和深度。[3]另一方面,对于科技创新研发的每一位协作者来说,与其单打独斗心力不足一事无成,不如参与协作而获得“报酬递增率”的放大效应带来的额外犒赏:协作产生的增量智慧、增量知识、增量勇气直至创新成果。

“报酬递增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专属性和在高科技的领域主导性,为科技创新研发系统的协作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也将为协作由科技发展的客观需求内化为科技创新研发者的个体意识进而上升为科学规范提供恒久的动力。

2协作环境——科技奖励制度存在制约

科技活动开展中,不管是在科技研发过程的各个环节、还是科技研发创新系统的各个局部,协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协作存在着多种方式、协作存在于多种层次。离开协作,科学活动难以连贯地开展,科技研发创新这个复杂性系统几乎无法实现其持续的进化。

协作要能够有效地进行,是协作主体和协作环境内外两种因素耦合的结果:一方面,需要各研发主体(主要是单个研发者)主动积极的协作态度以及恰到好处的协作技巧等;更重要的还需要科技奖励制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协作行为的支持和激励。然而传统和现实的科技奖励制度,对于协作文化的形成,似乎导致了一种不太友好的环境。

2.1传统的科技奖励制度

科学奖励,传统的、正式的,就存在多种形式。按照科学奖励的荣誉高低排序,有:科学命名、科学奖金、科学奖章(例如伦福德奖章、铂金奖章等)、授予荣誉称号(如“名誉教授”;“名誉院士”)、入选科学组织机构(如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法国科学院终身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等。受小科学时代科学活动模式的影响,传统的科学奖励,大多是针对单个科学家颁发的。即便是存续100多年历史、当今仍然在国际科技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诺贝尔奖,对于单个奖项的授奖人数也有不超过3人的规定。传统的科技奖励制度,显然不适合当今的科技研发的协作模式,这种授奖人数上的限制,势必将科技协作中的多位功臣排除出去而使其蒙受损失,从而影响研发者们协作的积极性。

对于现代科技研发者而言,科技奖励已不再代表单纯的荣誉价值,还意味着将来的发展空间。获得奖励不仅仅是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一个手段,有助于帮助科学家获得进一步的成功。[4]当某位科学家因某项研究成果获得奖励,随之而来的声望本质上就代表着一定的信用,这种信用会使他更易获得进一步研究所需要的科研立项、研究经费、仪器设备以及富有激励性的同事、有才能的学生等等,占有更多的科学资源;其新的研究成果也较容易进入科学交流系统并引起同行的关注。这一切都有助于他获得进一步的奖励。因此,对于协作研发者的不公正的科技奖励,将对其后续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科技研发创新活动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或有更好的资源配置,每一位做出过贡献的协作者,有理由争取公正的科技评价及奖励。传统奖励制度的人数限制、只奖励杰出者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协作的动力。

2.2现代科技奖励制度

随着科技的社会功能的突现,科技奖励的力度在增加,各级各类奖项也在增多。但是,在新增的奖励制度中,仍然很少见到有利于研发协作的奖励规则。在目前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设立的5大奖项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励条件和评审依据是候选人终身做出的系列成果,而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条件和评审依据一般是候选人做出的单项成果,这4个奖项几乎都是针对个人的。虽然科学技术部以文件形式特别说明,“为了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中,没有像诺贝尔奖那样只突出成果的一个代表人物,而是注重成果的主要科研团队。实际上,我们说奖励了多少个项目,其本质是奖励了多少个项目的完成团队(包括完成人及其贡献排名顺序)。”[5]殊不知,这种所谓的“贡献排名顺序”,立刻就使协作者失去了协作的热情。

现代科技奖励制度,除了传统的正式的奖励形式外,还存在大量的非正式方式,如发表论文、科学论文被引用、职业岗位变动、职称评定等。而且,随着“科学特别是纯科学已经终结”[6],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的世纪科学巨人将难再寻觅,高级别荣誉奖励的机会对于科学家将会日益减少,更多研发者可能是以团队协作者的身份分享某项成果的奖励,所以上述非正式方式的奖励将成为常态的奖励形式。参与者可以将承担的局部研究工作的进展,以科技论文发表的形式获得承认和奖励,或者是因科研成绩而获得职称和岗位的晋升。

科技论文得以发表,申报的科研课题得以批准,可以说是距离科技研发人员最近的奖励形式。但是,目前国内对于科技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往往过分强调个人在科技论文、科研课题中的排名。对于科研课题,通常只认第一排名的参与者(即课题总负责人),即使是大课题,也只认排名在第二第三的子课题负责人(但一个大课题往往会划分成三个以上的子课题);对于科技论文,只认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如此一来,多数协作者的科研成绩不能得到适当的评价和承认,他们的贡献因为排名靠后而被埋没(他们往往资历较浅但却是研发工作的实际承担者),协作的积极性自然会遭到严重打击。为了能够让科技研发中的辛勤付出换回职称评聘和岗位晋升必需的绩效指标,级别再低的研究人员,也宁愿冒着赌一把的心态去独立申报几乎不能中标的重大课题(他们太需要“第一”的履历证明),而不愿作为重大课题的协作者去做些“不能填进科研考核表”的研究工作。由此看出,即使是在现代奖励制度的最低奖励级别中,协作也缺少友好的外环境支持。

3协作主体——创新人才的培养

协作精神,作为科学进化的新规范,对于当今科技研发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科技协作的外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加强创新人才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提升协作主体的动力来推动科技研发创新协作的开展,显得必要且可行。

如何才能够让研发者提升协作的动力,自发地、自觉地、积极地与他人协作,可以考虑“自下而上”的原则。立足个体,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让科技研发者在协作的意识上、理念上、行为习惯上有所养成、有所改变。

3.1强化协作意识

首先,以复杂性科学关于“涌现”的产生机制,来阐明协作对于个体和全局的意义,唤醒科技研发者的协作意识。当代科技创新研发系统,具有深刻的复杂性。该系统创新成果的“涌现”,是系统中各个平行作用者(即研发者)既竞争又协作的结果;离开协作,创新难以实现。通过科学前沿的理论成果来说明协作的必要性,让每一位研发者明白,作为科技研发创新复杂性系统中的作用者,单个个体的力量微不足道,因而协作是势在必行、协作是明智之举。

其次,通过信息的平行流动培植科技研发者的协作理念。协作是在理解的前提下自发地展开,还是在道德否定的胁迫下勉强地进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从中外民众对待科学态度的差异根源来看,还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理念,比自上而下灌输形成的理念,更加根深叶茂、其后的发育状况也更加的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协作理念在研发者心中的树立,平行传播的信息流动(例如利用示范效应)好过行政命令式上传下达。如果,能够通过外部因素的扰动(例如社会舆论)让参与科技研发的协作者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科技资源分配、科技荣誉分配等),那么,通过多次反复的成功者的示范,协作的利好因素能够持续地被强化和放大,协作作为利他利己、兼顾理想与荣誉的科技研发创新活动方式,就会逐渐地成为研发者们自觉的选择。

3.2培养协作的人格品质

科技研发协作,是科技活动的新方式,协作中会遇到协作机制、协作沟通等诸多问题,但协作者的人格品质却是影响协作的最基本问题。

好的协作者通常有着以下几个特征。诚实:事先说清困难和条件,虽然这些信息可能把对方吓跑;开放:和协作者保持联系,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公平:谁的功劳就给谁,不抢功;勤奋:协作时全力以赴;尊重:感激协作者的贡献,不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贡献最大;可靠:按时递交承诺的“产品”。[7]

协作的人格品质的培养,可以贯穿于研发者的学习和成长的全程,尤其是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几个重要阶段。通过成果协作的案例示范和形式多样的协作活动,让研发者在协作过程中不断提高协作的技巧、规范自己的协作行为,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协作人品。

3.3制定协作的行为规则

针对研发者的行为,制定少量简单易行的基本规则,对于科技研发复杂性系统的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是能否建立起有益于协作顺利展开的规则。这里,参照著名的雷诺尔兹的“柏德”模拟实验,[2]尝试着提出以下述三个规定:①每一位研发者尽量与他人协作;②每一位研发者尽量参与协作者多的团体协作;③每一位研发者尽量围绕所参与的最大协作团体的研发目标开展研发工作。

依照规定①,研发者会关注他人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研究风格,试探着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并寻找协作的机会,过程中发现协作者、建立协作关系,协作中不断提高协作技巧、并养成包容、谦恭等品格。逐渐地,协作成为习惯、协作成为自然。

依照规定②,研发者会关注较大范围较大项目较大课题的协作,形成协作团队。协作者的增多,可能增加协作的内容并丰富协作的形式,增强协作的研发力量。分散于科技研发创新系统中各大大小小的专业性、区域性、兴趣性协作团队,会给创新成果的涌现带来无穷的活力。

依照规定③,研发者会自动将个人的探索兴趣与科技发展的主流和前沿领域关联起来,将个人的聪明之泉汇入到群体智慧的江河中,共同冲刷出新的知识海洋。这样,确保了科技研发创新的主流方向和重点领域不被冷落,也有利于科学共同体内部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当协作意识深入人心,当协作理念广为流传,当协作行为成为习惯,协作精神不仅成为科技研发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也将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默顿.论科学与民主[J],法律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杂志.1942,(1):115-126.

[2]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M].陈玲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4- 45,336-337.

[3]罗蕾,吴晓明.来自复杂性科学“报酬递增率”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12):113-116.

[4]拉图尔·沃尔迦.实验室生活[M].1979.

[5]“关于改革科技奖励制度的提案”回复[EB/OL].www.most.gov.cn.2008- 03- 03.

[6]约翰·霍根.科学的终结[M].孙雍君等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7.

[7]巴勒斯·韦尔卡姆基金会,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走好每一步: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实用指南[M].闻朝君,张蕾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理论研究·

Cooperation Spiri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LUO Lei

(DivisionofScocialSciences,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9,China)

Abstract:In the big era of science,the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caled and socialized.The awareness,ideology as well as conduct of cooperation,meanwhile,is gaining relevance as a decisive factor in the success of such innovative activities.This article aims to start from the complexity in R&D innovative activities in S&T,illustrating the inevitability and necessity of cooperation spirit being a norm in science of the new era,with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external effect of the current rewarding system in S&T on cooperation norms,and makes a discussion on means to cultivate cooperative spirit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Cooperation spirit;Rewarding in S&T;Innovative talents

收稿日期:2015- 01-20。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
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效益源泉
立足“五个重视”推进导师制下高职创新人才培养
论创新人才和工匠人才培养的可能性
浅谈土木工程材料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