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第七版)教材的调整及建议

2016-01-28谢湘云陈春丽古丽巴哈尔卡吾力常占瑛寇耀红王玲

药学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药学教材

谢湘云,陈春丽,古丽巴哈尔·卡吾力,常占瑛,寇耀红,王玲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4)



浅析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第七版)教材的调整及建议

谢湘云,陈春丽,古丽巴哈尔·卡吾力,常占瑛,寇耀红,王玲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为促进物理化学的教学改革,结合教学实践,文章讨论了物理化学教材(供药学专业用第七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的特点及教学调整,并提出完善续版教材的改进建议。第七版教材体现了物理化学与全球医药文化交流融合的内容和趋势,增加了不少专业英文术语,较前几版已有较好的改进,但存在少量编校错误,建议修订时注意修改。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材;药学

物理化学不仅是化学专业的理论基础[1-2]还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它为药物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药剂与药代动力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同时它还是联系药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的桥梁[3- 4]。物理化学教材版本很多,本校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授课教材一直选用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本科卫生部规划教材,目前该教材已更新至第七版,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校药学专业近十年使用的三版教材进行全面的比较总结与讨论,吸取各教材优势,优化调整相应教学内容,使物理化学的讲授更适应药学专业学生,同时对物理化学续版教材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本科卫生部规划教材是我国最权威的药学类专业教材,本院使用的物理化学教材于1979年出版第一版,并分别于1987年、1993年,2000年,2003年,2007年,2011年进行了六次改版,目前使用的是2011年修订后的第七版教材,三版教材基本信息见表1。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应满足后续课及药学专业对物理化学的需要。因此对教材内容应做出相应调整顺应物理化学的发展及国家对培养药学学科各专门化方向通才的培养目标,但教材的调整又应保证教材的稳定性。通过对近十年使用的三版教材[5-7]中的章节调整、增减及编写体例等进行对比总结,笔者发现第六版较第五版变化不大,第七版较六版教材变化较大。

表1 第五、六、七版教材的基本信息

1第七版教材调整内容特点

1.1大分子溶液、多组分热力学内容调整

随着生物工程制药的发展,对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与大分子溶液相关的理论要求逐渐提高,因此第六版教材将五版中的大分子溶液独立成章并加入了该部分基础理论知识。而第七版教材在延续前版教材的基础上,又将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内容单独成章,并加入了部分与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内容。如稀溶液的依数性为配制高渗、等渗、低渗注射液提供方法和理论基础;分配定律在药材分离萃取技术方面提供了理论计算与方法指导。这两章内容的调整顺应了药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1.2各章节与药学相关内容的增加

近年来对药物新剂型及新的给药系统研究成为热门课题,因此七版教材最大的优点在于引入了大量与药学相关的热点实例(延续六版基础上),如利用热力学中物质pVT状态变化介绍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中的应用;相平衡中的冷冻干燥、减压升华技术在制药工艺应用的原理;依据二组分完全不互溶系统特点建立提取药材挥发性有效成分的水蒸气蒸馏法;化学动力学(较六版)更详细地介绍了药物有效期的预测,药品给药时间的相关计算实例,同时还介绍了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实验方法;胶体分散系统中增加了斯托克定律在混悬剂中的应用;渗析技术在治疗肾衰竭中的原理;纳米技术在缓控释制剂、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利用电泳技术判断某器官是否病变等。七版教材更体现了“专业性”和“应用性”两者有机结合的特点,与药学专业联系更紧密,更符合药学生的使用需要。

1.3各章节部分内容的缩减

药学教学体系中,物理化学内容多,课时有限,因此六版教材对五版部分内容做了精选与删减,调整参考课时,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如电化学章节删除了与药学专业联系不大的“强电解质溶液的互吸理论”、“化学电源”的内容。化学动力学中删除“药物贮存期预测变温法”、“药物对光稳定性”、“反应机理确定”及“快速反应研究技术”,但是对药学专业学生而言“药物贮存期预测变温法”与“药物对光稳定性”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七版教材在六版的基础上又将该部分内容重新加入。缩减后的七版与六版教材其课时数较五版缩短5~10个学时,有利教师的教学安排,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1.4部分章节符号及讲解顺序的调整

新版教材在物理化学的符号及采用标准上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除此之外,通过章节调整,更加符合授课特点,更利于学生学习与总结。如第五版与第六版、七版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功的正负号规定上:五版教材规定系统对环境做功为正,环境对系统做功为负,而六版、七版教材对此规定正好相反,原因在于这两种规定所采取的标准不一样。除此之外六版以后亥姆霍兹能的符号改为F。在内容讲解顺序上,七版教材将部分章节内容讲解顺序进行了优化调整,更易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如七版教材中熵的计算一节中,对不同条件熵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的内容就进行了调整。

1.5引言、附录、例题及习题的相关调整

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8-9],因此从第六版教材开始增加了相关术语的中英文对照附录(七版在六版的基础上又新增大量相关专业外语词汇)。除此之外七版教材在每章引言前列有各章要求,以利于学生抓住要领(六版教材无),而五版教材的章节要求内容列于理论之后习题之前,显得不够醒目。

2教材、授课内容及教学方法调整建议

2.1注重专业特色,明确课程的整体框架结构,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药学专业编写的物理化学教材,一定要突出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特色,从内容、例题习题及案例的选编上应有所体现。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建议适当调整表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部分内容的权重,如可适当结合药学实际增加有关表面活性剂,复合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计算,电泳等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授课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整个教材编排结构,清楚物理化学课程主要两块内容有: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表面化学及胶体分散系统的相关内容。

2.2加强校对,避免出现差错

该版教材在修订了第六版教材部分差错情况下,也还存在少量错误。如,第二章第57页文字第九行“以对T作图”应改为“以CP/T对T作图”;第59页“将式(2-32)”改为“将式(2-34)”;第三章第78页第五个公式(偏摩尔亥姆霍兹能)中的下角标“T,V,nj≠B”应改为“T,P,nj≠B”;第四章课后习题第六题参考答案与题不符;第五章第二节第128页克拉伯龙方程推导示意图中“dG(α)=0,dG(α)=0”应改为“dG(α),dG(β)”;第五章第二节第129页固气平衡克拉伯龙方程推导中“Vm(g)≥Vm(l),ΔVm=Vm(g)-Vm(l)”应改为“Vm(g)≥Vm(s),ΔVm=Vm(g)-Vm(s)”;第六章第171页第三节第二行“还可获得连续的连据”应改为“还可获得连续的数据”;第六章第四节第177页“由表6-5中”应改为“由表6- 4中”。教材中还有部分差错不一一列举,希望编者在续版教材编写过程中把好编、写、校、审四个环节的质量关。

2.3围绕药学专业特点,优化精简内容

针对药学专业其他课程部分内容与物理化学重叠的问题,在物理化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是否可以考虑在保证物理化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以及顾及药学专业理论层次,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对续版教材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精简。如无机化学中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等章节知识与物理化学部分重叠,结合药学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学习时间,是否可以考虑将热力学内容精简合并为一章,结合热力学三大定律主要强调始态、终态、状态函数、熵,判断自发过程方向判据等一些重要的概念,处理宏观变化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10]此外相平衡、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及胶体化学对后继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考虑适当调整课时,增加与药学相关的典型例题,解析现象原理。如新型表面活性剂对透皮吸收技术、外用药膏的作用;应用铺展与润湿的知识介绍软膏剂基质、片剂辅料的选择等。

2.4可适当增加物理药剂学的内容

针对学生在学习药剂学中的粉体学、流变学、溶解性等章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建议新版可将该部分理论融合在物理化学里面,这样学生学习会相对轻松。因为通过对物理化学中热力学、动力学、表面化学等基础理论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习惯了抽象思维和建立理想化模型的研究方式,所以对粉体学、流变学、溶解性等章节也能很好地理解。

2.5结合课程体系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与药学课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论性、系统性强,概念多,公式多,公式适用的限制条件也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结合各种方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类比归纳法[11]等等。例如,胶体分散系统中,教师可以利用目前热点问题“雾霾天气”作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运用解决问题的PBL教学法;还可以运用类比归纳法利用表格、流程图等将部分理论知识或相似公式加以对比归纳,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在学习电泳章节时,结合电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及探索。如让学生结合学习的相关理论,讨论医学领域诊断患者肝硬化的电泳技术原理等。

参考文献

[1]侯文华, 姚天扬.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7):38- 40.

[2]李长顺.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7):147-148.

[3]青平,丁红,邢桂琴.物理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41):360-361.

[4]唐万军,王利华.民族院校药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J].药学教育,2012,28(1):40- 42.

[5]侯新朴.物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6]侯新朴.物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李三鸣.物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8]教育部.教高2001[41]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2001- 08-28.

[9]金丹,戴照福.医学院校物理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1,(18):140-141.

[10]武丹,姚秋萍.药学专业无机化学、物理化学、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J].管理学家,2012,(19):567-568.

[11]金丹,赵志刚.类比归纳法在医学院校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121-124.·教学园地·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Textbook of Physical Chemistry

(the 7th edition) for the Speciality of Pharmacy

XIE Xiangyun,CHEN Chunli,Gulibahar Kawuli,CHANG Zhanying,KOU Yaohong,WANG Ling

(CollegeofPharmacy,XinjiangMedicalUniversity,Urumqi830054,China)

Abstract: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Physical Chemistry,Based on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years,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adjustment of Physical Chemistry,which is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and Ministry of Health“twelveth Five—Year” national planning materials for the use of pharmacy students in the 7th version,were summari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next version were given.The 7th version textbook reflects the content and tendency of global medical culture and physical Chemistry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and contains many technical terms.But some editing error should be revised.

Key words:Physical Chemistry;Teaching material;Pharmacy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基金项目,编号201241。

收稿日期:2014-12- 07。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药学教材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教材精读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一)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二)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