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6例*

2016-01-27杨生民

中医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胡 滨,杨生民

(1.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2.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临床报道·

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6例*

胡滨1,杨生民2

(1.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2.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随访6~12个月。结果:优6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96.0%。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疗效确切。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中医辨证论治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腕关节畸形、疼痛、僵硬、功能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良好的复位治疗才能使得腕关节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1]。手法整复是中医骨伤科的特色之一,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痛苦小,没有切开手术,不损伤局部的血液循环,保留原有的骨膜和软组织覆盖,术后骨折愈合较快,不易引起关节粘连,可以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桡骨远端位于皮下浅表位置,没有丰厚肌肉覆盖,易于触摸,应用手法整复使其得到解剖复位。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固定是中医治疗骨折的突出特色。2012年8月—2014年8月,笔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6例,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6例,男34例,女42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8岁;受伤最短30 min,最长12 h。均为闭合伸直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72例,合并髋部骨折3例。

2试验病例标准

2.1纳入病例标准

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上者;②闭合性新鲜骨折且未经过任何特殊处理者;③有外伤史,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④初次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2排除病例标准

①病理性骨折或患有代谢性骨病;②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③有精神疾病不配合治疗者;骨折复位后再移位者;④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慢性疾病者。

3治疗方法

给予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治疗。①药物治疗。药物组成:当归15 g,川牛膝15 g,木瓜15 g,乳香10 g,没药10g,红花15 g,细辛3g,伸筋草15 g,透骨草30 g,儿茶10 g,血竭10 g,续断15 g,三七粉10 g,甘草6 g。药物由郑州市骨科医院中药房提供。水煎,取汁400 mL,每次200 mL,早、晚各1次温服。10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晚间服药后将药渣煮水,待水温适宜(以局部耐受为度),将患侧腕关节伸置于药盆上方进行熏蒸。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②手法整复。牵引:患者取平卧位,监测血压平稳或行心电监护,必要时给予臂丛或局部麻醉。疼痛缓解后,患者上肢置于外展90°位;屈肘90°,缓慢给予前臂旋前90°;助手用双手握上臂下端给予持续对抗牵引,术者运用双手紧握患侧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余4指握大小鱼际处,给予持续对抗牵引,以纠正重叠及旋转移位;然后用双拇指用力下压,在牵引下加大原骨折成角,迅速回抖屈腕向尺偏复位骨折,恢复生理性掌倾角,可见腕关节餐叉畸形消失;在助手维持整复位置下,术者运用理筋手法按摩骨折部及下尺桡关节,疏理肌肉韧带;骨突部加棉垫,用4块小夹板固定于旋后位,颈腕吊带悬吊,检查指端血液循环状态。复位固定4~6周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后去除小夹板外固定,行1个月功能锻炼。随访6~12个月。

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2]相关标准。优:症状、体征消失,骨折解剖复位,患肢功能恢复好。良:骨折处仍有轻度肿胀,无明显疼痛及压痛,骨折近解剖复位,患肢功能活动良好。差:骨折处有轻度畸形及肿胀,骨折处对位、对线欠佳,患肢功能活动受限。

5结果

优6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96.0%。

6讨论

进入老年后,人体骨骼的钙质会逐渐流失,很多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易致骨折,其中以桡骨远端骨折较为常见。骨折发生后早期表现为腕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中期为关节肿胀渐退、关节粘连,后期为腕部骨质疏松、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早期对证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缩短外固定时间。笔者根据骨伤科3期辨证论治,运用中医药治疗骨折早期断端出血伴发周围软组织肿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由于小夹板纵向挤压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肢体远端肿胀加剧,肿胀在复位术后24~72 h达到高峰。早期脉络受损,血瘀脉外,瘀血内停,气血不通,阻塞气机,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腕关节疼痛、肿胀、皮下瘀血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运用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法。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中、后期常伴发腕关节粘连、局部骨质疏松,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等情况。此多因骨折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不能早期行功能锻炼,或担心骨折再次移位发生而失于锻炼,加之老年患者多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筋骨失于濡养,气血虚弱,血瘀脉外,使腕关节囊及腕部屈伸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挛缩,继而出现瘢痕粘连。中药熏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患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使药力和热力进行有机结合:热力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中药的有效成分在热力的作用下导入,从而促进了患处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增加了药物渗透能力,促进了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腕关节局部无丰厚的肌层覆盖,熏蒸的药物更易于吸收。

方中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当归活血止血补血;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川芎活血行气止痛,助祛瘀行气,活血止痛,又兼消肿生肌;牛膝活血祛瘀;木瓜、续断舒筋活络;儿茶、血竭收湿,敛疮,生肌;木瓜、续断舒筋活络。诸药合用,既祛瘀行气、消肿止痛,又收敛、清热、生肌。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7参考文献

[1]王纪亮,许建中.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6:1260-12621.

[2]狄勋元,金旗林,李佛保.老年骨关节扭伤与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3.

(编辑马虹)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3-0042-02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3.22

*基金项目: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2015-12-25;修回日期:2016-02-22

猜你喜欢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