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吸附疗法在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2016-01-25李波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焦作454150

中外医疗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李波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焦作 454150

免疫吸附疗法在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李波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焦作454150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整群选择该院在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治疗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加免疫吸附疗法,对照组则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66.7%,与观察组的94.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较高,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免疫吸附法;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

格林-巴利综合征属周围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不很明确,治疗方法一般采用各种免疫调节治疗[1]。文献显示,免疫吸附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2]。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研究对比分析免疫吸附疗法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该院在2009年1月—2014年1月间治疗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入选者均经过神经电生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符合神经精神科该症诊断标准[3],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7~65岁,平均(41.2±5.8)岁,病程1~5 d,平均(1.8±1.5)d,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25~64岁,平均(41.0±5.5)岁,病程1~5 d,平均(1.7±1.4)d,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使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并对其实施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采用全自动化血液净化系统(型号为:Baxter BM25型),采用DNA280免疫吸附柱(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公司生产),用2 000 ml肝素生理盐水进行预冲,在股静脉放置双腔管,建立血液通道,进行静脉推注1~2 mg/kg的肝素,以10~15 mg/h持续注入肝素,逐渐将血流量调至150~200 ml/h,吸附时间约2~2.5 h[4],之后间隔2~3 d进行第二次吸附治疗,以此类推,一般进行2~4次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鞘内注射10~15 mg地塞米松,每隔1 d注射一次,共注射3~5次。

1.3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四肢肌力恢复正常,延髓肌、呼吸肌的麻痹症状不再出现,则判定为治愈;患者延髓肌、呼吸肌麻痹症状出现显著的好转,能自理生活,即判断是显效;症状有好转现象,患者能部分自理生活,判断是有效;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死亡,判定为无效[5]。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使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用百分比(%)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以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征,有患者也会因病变而累及呼吸肌和球肌,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和呼吸麻痹,常常危及患者生命[6]。免疫学研究资料显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所以,临床上常常使用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作为一种免疫吸附治疗的新技术,血浆免疫吸附法是以血浆交换疗法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它能够将血浆中的致病因子迅速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免疫吸附治疗技术利用吸附材料,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或抗原抗体免疫反应选择性吸收并清除血液中与免疫有关的致病因子,该治疗方法比传统血浆交换疗法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7]。

此外,激素冲击和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也是临床中较常采用的治疗手段。研究资料显示,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以使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周围神经水肿状况得到减轻,而且能够对巨噬细胞髓鞘进行抑制,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以使T细胞的活性得到抑制,使其免疫应答减弱,对自身抗体的产生发挥抑制作用[8]。然而,单纯的激素治疗在重症病例治疗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9]。张文龙[10]临床研究发现,激素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而大剂量静滴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免疫吸附疗法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有临床研究发现,对于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早期采用免疫吸附治疗,可以使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的副作用得到避免,同样的,也可以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大大缩短,对患者治疗费用的降低有帮助。可见,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较高,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梅莉.中西医结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及早期康复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2):54-57.

[2]王丽英.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机治疗整体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8(14):277-278.

[3]田冬冬,宋继军.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10-11.

[4]林庆秋.血浆置换法在儿童格林-巴利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167-168.

[5]郭振委,孙永安,陶爱华,等.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60-61.

[6]蒋伟明,王敏,芦伟.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19-222.

[7]罗春娥.肌电图对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预后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784.

[8]林素芳,廖建湘,赵霞,等.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7):637-640.

[9]曹海丽,李园园,张涛.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 105-106.

[10]张文龙.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8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9):1381-1383.

Effect of Immunoadsorption Therapy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Guillain-Barre Syndrome

LI B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Jiaozuo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Jiaozuo, Henan Province, 45415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munoadsorp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Guillain-Barre syndrome. Methods Seventy-eight cases with severe Guillain-Barre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Jan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9 cases in ea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reatment metho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plus immunoadsorption therapy,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combine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higher overall response rate (94.9% vs 66.7%)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mmunoadsorption therapy for severe Guillain-Barre syndrome has high clinical efficacy with the value of promotion.

[Key words]Immunoadsorption; Severe Guillain-Barre syndrome; Clinical efficacy

收稿日期:(2015-07-22)

[作者简介]李波(1979.9-),男,河南焦作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各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0(c)-0003-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5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