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锻炼与膳食干预对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

2016-01-22董晓波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超重肥胖膳食

董晓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体育锻炼与膳食干预对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

董晓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根据营养学、运动训练学理论,运用问卷调查,运动处方与膳食干预,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超重肥胖大学生16周的运动和膳食干预,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有显著改善,其体重、BMI、皮褶厚度均有明显下降,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

关键词: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膳食

0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生活方式改变,膳食结构改善,体育活动缺乏等因素,对大学生健康的负面影响随之增大。据200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其中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青少年超重肥胖已成为我国快速出现的公共健康问题。为此,本文针对超重肥胖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运动处方为基础,结合饮食指导和行为矫正的综合干预方案,揭示运动和营养干预对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为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BMI的判定标准(BMI<18.5为过轻体重,18.5≤BMI<23.9为正常体重,24 ≤BMI<27.9为超重, BMI≥28为肥胖),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一、二、三年级学生自愿参加基础上,选取153人,其中超重男生35人、女生33人,肥胖男生47人、女生40人,年龄19~22岁之间。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大量相关的体质调研、体育锻炼、营养等文献资料,为本文的调查问卷和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需要,对超重肥胖大学生的膳食规律、生活习惯、运动行为、形态认知等层面进行问卷调查。

1.2.3运动干预方案。按循序渐进原则分两个阶段设计运动干预方案。每次练习前、中、后即测10s脉搏以控制强度(运动强度控制在60%~70%最高心率,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次/min)。运动时间为每天下午60~90min,干预时间共16周。

第一阶段(1-5周):采用多种运动的锻炼方式,提高参与者运动适应性和趣味性,增强心肺适应能力。主要运动有慢跑、快步走、走台阶、有氧操、球类、体育游戏、跳绳、瑜伽、腹肌练习、放松练习。具体运动安排见表1。

表1 第一阶段(1-5周)运动干预方案

第二阶段(6-16周):通过前阶段运动干预,增加参与者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同时提高参与者锻炼兴趣。主要运动有慢跑、变速跑、往返跑、搏击操、瑜伽、体育游戏、跳跃、球类、腹肌、背肌、上下肢力量训练及放松运动。具体运动安排见表2。

表2 第二阶段(6-16周)运动干预方案

1.2.4饮食干预方案。①营养指导课程:开展每周一次知识讲座,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系统介绍各类食物的所含营养和热量,使参与者能计算每日摄入的食物热量和日常活动耗能量,为自主制定科学减肥食谱奠定理论基础。②食谱制定:对参与者每周的膳食和起居情况进行记录,内容包括摄入食物的量、时间、种类及饥饱程度。根据参与者之前的进食情况,要求参与者每天适当控制摄入量,多食低热能的蔬菜和水果,以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糖的膳食为主,保证每日机体和运动的营养所需,避免营养不良。并根据每个参与者的个体饮食特点,分别制定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1.2.5测试指标。按《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进行测量,身体形态:身高、体重、BMI、腹部皮褶、上臂皮褶、肩胛皮褶;身体机能:肺活量指数(ml/kg);身体素质:50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坐位体前屈、耐力(女800m、男1 000m)。

1.2.6数据处理。运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分析,各组参数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每组干预前后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为显著性差异,以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结果与分析

2.1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变化

从表3可见,通过16周体育锻炼与膳食干预,超重、肥胖男女生体重、BMI、腹部、肩胛皮褶指标均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其中肥胖男女生上臂皮褶指数均值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1,P<0.05)。但干预前后,超重、肥胖男女生身高,超重男生上臂皮褶指标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19~22岁大学生经过青春期生长发育后,其身高生长趋于相对稳定,但体重、皮褶厚度具有可塑性,体育锻炼和饮食营养干预可以使超重肥胖学生身体形态得到控制和改善。

表3 体育锻炼与膳食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比较表i±si)

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表同

2.2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变化

从表4得知,经过16周的干预后,超重女生和肥胖男生的肺活量、超重男生和肥胖女生的50 m、超重男女生和肥胖女生的立定跳远、肥胖男女生的坐位体前屈、超重女生仰卧起坐、肥胖男生引体向上、超重女生和肥胖男生的耐力指标均值明显高于干预前,超重男生和肥胖女生的肺活量、超重女生50 m、肥胖男生立定跳远、超重女生坐位体前屈、肥胖女生仰卧起坐、超重男生和肥胖女生的耐力指标均值明显低于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超重男生的坐位体前屈和引体向上、肥胖男生50 m均值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4 体育锻炼与膳食干预前后肥胖超重大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比较表i±si)

3讨论

超重和肥胖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引起肥胖的成因较复杂,受遗传、环境、经济、文化、生理等诸多因素所影响。国内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肥胖比例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以及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合理所致。

根据肥胖成因,本研究从超重肥胖大学生各方面运动能力与项目掌握程度的差异设计以跑、跳、灵巧及柔韧等中等强度练习为主,技术性强的球类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项目为辅的运动处方规定每天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并结合以高蛋白、低脂肪和低糖的为主的膳食调理。研究表明:通过16周体育锻炼和膳食干预之后,参与者身体形态中体重、BMI、各部位皮褶都得到了有效的下降,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大部分指标明显提高,所以在运动处方中以多种形式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更能消耗脂肪,减少体重体脂;同时,参与者在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过程中,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也得到了综合性的发展;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利于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的改善,这些身体机能的改善是超重肥胖大学生耐力素质提高的主要原因。

从干预效果显示,超重肥胖女生身体形态指标均值比男生下降更明显,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提高更显著,原因是社会对于女性以瘦为美审美观的影响,女大学生审美价值观也发生改变,表现在减肥过程中主观目的性强,锻炼的韧性和自觉性较男生高,饮食控制的自觉性和严格性也比男生强。虽然男生上肢力量和变速练习较多,但超重男生引体向上和肥胖男生50 m指标成绩变化不显著,说明运动强度和负荷可能不够。19~22岁大学生经过青春期生长发育后,其身高生长趋于相对稳定,但体重、皮褶厚度具有可塑性,体育锻炼和饮食营养干预可以使超重肥胖学生身体形态得到控制和改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体育锻炼与膳食干预可以降低超重肥胖大学生体重、BMI、腹部、上臂、肩胛皮褶等指标均值,控制和改善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

4.1.2多种有氧运动的运动方案有效地提高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

4.2建议

4.2.1运动方案制定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身心特点设计实用、合理的运动形式,以基本跑、跳、灵巧、柔韧类练习为主,技术性强的练习和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为辅,激发超重肥胖大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4.2.2开设运动与营养课程。使超重肥胖大学生对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健康饮食观得到认知,从而自主控制饮食,科学地规划食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因营养过剩引起的再度肥胖。

4.2.3建立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根据学校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对超重肥胖学生进行监测管理并利用课内外对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分组集体干预,对其体育意识、营养与饮食、体育运动进行有效地干预,形成可持续控制大学生超重肥胖问题的长效机制,从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4.2.4组建超重肥胖大学生健身俱乐部。根据超重肥胖大学生身心特点,开设适合其的运动项目,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锻炼热情,并配备相应的教师和学生健身指导员,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惰性,减少锻炼的盲目性,增加锻炼的次数,从而培养自主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吴秀云.有氧运动与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以超重与肥胖人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2-104.

[2]王建雄,等.大学生肥胖检出率以及肥胖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4):28-32.

[3]王汉臣,等.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39-342.

[4]席莉,等.安徽省肥胖大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32(2):62-65.

[5]任平社.阳光体育运动下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系统基本构想[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4(3):56-57.

[6]司庆洛.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中不良行为的干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2):81-85.

[7]石东哲,等.体育锻炼差异下的肥胖大学生体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215-217.

Research of the Effect on Physical Exercise and Dietary Intervention

to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DONG Xiao-bo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analyzed on the 16 weeks’ physical exercise and dietary intervention of the overweight university students,by the means of nutriology,exercise training and 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had been made on the overweight and obese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their somatic function and physical qualities.Also, their weight, BMI, and skinfold thickness had decreased noticeably.

Key words:overweight; obesity;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diet

基金项目: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一般课题(SZYYB201407)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3-0111-04

作者简介:董晓波(1980-),女,浙江杭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社会体育学.

收稿日期:2015-02-25

猜你喜欢

超重肥胖膳食
从营养膳食学角度分析体育生日常膳食的管理
秋天膳食九字诀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