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运动员更衣室文化

2016-01-22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性运动员

朱 杰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论运动员更衣室文化

朱杰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运动员更衣室文化是由更衣室设施、守则及人员关系等构成的文化统一体,是职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更衣室文化在精神层面展现出了保护性、凝聚性与个体性的特性。西方运动员更衣室文化在物质、制度及精神层都发展得比较成熟,基本形成了正能量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运动员更衣室文化真正缺少的是建立在职业体育精神之上的“领袖文化”。

关键词:运动员;更衣室文化;特性

1问题的提出

运动员更衣室,顾名思义,就是运动员用于更换衣服的室内独立空间。就如我们所熟知商场里的更衣室一样,它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地方,与赛场相比,这里没有球场上的风云变幻,没有观众席上的疯狂叫喊,没有教练席上的紧张刺激。然而,现代社会关于运动员更衣室的报道却层出不穷,一时间,运动员的更衣室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可见,运动员更衣室绝对不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在现代竞技体育中,更衣室不仅是运动员的私有空间,承载着运动员更换衣服的场所功能,还是运动员中场休息、调整战术的场所,更是运动员相互之间建立友谊、解决矛盾的地方。随着运动员更衣室的功能属性的不断增加,其所蕴含的文化属性也已超出了普通更衣室的文化范畴,有着独特的文化特性。

更衣室文化,西方称为“locker room cultural”,目前,国内很少有这方面的学术研究。然而在西方国家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特别是竞技体育的职业性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都把运动队的更衣室文化建设作为运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支运动队的团结主要在于更衣室的和谐。我们习惯于用“狼藉一片”来形容运动员更衣室,然而,在狼藉的背后却永远需要一个或几个好似团队灵魂一样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技术卓著、指挥镇定而且宽厚包容,凭借自己领袖般的威望、责任感和决断力将全队凝聚在一起,掀对手于马下;反之,一旦内部“山头林立”,更衣室内的斗争就有可能令原本兵强马壮的队伍在弱旅面前顷刻陷入一败涂地。在美国职业篮球内,更衣室文化建设一贯被视为考核球队管理层人员的重要指标,然而,球员们融洽仅是更衣室文化的一部分。

既然运动员更衣室文化如此重要,那么何谓“运动员更衣室文化”呢?要界定运动员更衣室文化就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1]。从这一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中,我们不难得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文化即人化,文化的本质即人的本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人与文化是相互创造的双向关系。体育是人类的创造,自然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运动员更衣室文化是运动员在更衣室这一独特的空间里创造的文化,自然也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2](见图1)。更衣室文化有着独特的自身环境,即更衣室;而运动员更衣室亦有着特殊的文化创造主体,即运动员及相关人员。从以上引论中我们不难得出运动员更衣室是运动员及其相关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比赛场地的更衣室这一独特环境下所创造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现代职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体育文化结构图[2]

2运动员更衣室文化的特性

2.1保护性

现代竞技体育体现的是竞技选手超越自身极限、敢于面对和接受挑战的体育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成为竞技体育追求的目标。在经过激烈的竞争淘汰之后,优胜者会得到奖赏和追捧,无数的竞技者,为了超越前人和对手,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不仅要经过长期的、以战胜自我为目标的极限强度训练,而且还要承受一时的失利所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极大摧残。这种强调对体育竞赛优胜者的奖励以及社会对优胜者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现代竞技体育的残酷性[3,4]。

正是竞技体育“残酷”的特性给运动员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压力,在压力面前,任何人都需要一个缓冲的方式,运动员也不例外。然而运动员不同普通人,他们是公众人物,其公众形象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市场价值,为了维持自己在公众或媒体面前的形象,运动员不得不在赛场和媒体面前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而压抑的真实情感需要一个安全的出口,更衣室便自然而然地充当起运动员释放压力的空间,成为了运动员情感的归宿。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输给德国队后,马拉多纳在回更衣室的路上险些和德国球迷发生冲突,回到更衣室里,再也憋不住的老马当着所有人面痛哭流涕,委屈得像个孩子一样。这或许就是最为真实的更衣室日记,在没有镜头窥视的房间里,所有人都可以肆意挥洒心底最真实的声音,无论是暴力、眼泪、埋怨、还是自责,都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成为所有人心底的秘密。赛前,教练在更衣室里布置战术,遇到不同意见,运动员们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赛中,队友常常会批评发挥不好的球员,队员间相互埋怨,教练发飙……等等;赛后,赢下比赛,运动员们会在这里尽情的狂欢、庆祝,输了比赛,运动员们会在这里反省、自责、甚至发泄不满,脾气火爆的运动员,往往就在这里同室操戈。然而,哪怕是再激烈的争吵、斗殴,都在更衣室里开始,在更衣室里结束,一旦走出更衣室大门,他们还是像兄弟一样亲近、团结。这是所有运动员都默认的更衣室规则,因为这里是他们释放自己真实情感的少有私密空间。

任何运动都是智与勇交织的。就许多运动竞赛的项目而言,要战胜对手除了自己需具备高超的技术、超凡的体能、坚强的毅力之外,还必须采用某些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行动方式和方法,这些行动方式和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竞赛战术[5]。这种运动竞赛战术一旦被对手知道就会失去作用,所以保密性成为战术安排的首要原则。运动员更衣室由于特有的私密性特征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练员与运动员讨论、制定针对性战术的最佳场所。现代运动员更衣室一般都设有教练员专门讲述战术的地方,并有白板等设施,以便运动员比较直观地了解战术要求和跑位。当人们陶醉在竞技体育竞赛的激情、技术的高超、战术的精密的同时,也会受到体育竞赛场上的暴力困扰——竞技体育比赛过程中的对抗越来越激烈,体育暴力也不断蔓延与升级。现代的竞技体育比赛中,暴力行为涉及运动员、观众、教练员和裁判员。近些年的国内外尤以比赛双方观众或球迷的立场不同,在观看比赛时引起的体育暴力最为严重[6]。2013年的友谊赛上,中国国足1∶5负于泰国队,赛后部分观众为发泄对输球的不满情绪而丧失理智地向球员投掷杂物,球员只能无奈的躲进更衣室长达一个多小时,等球迷情绪稳定下来才敢离开。欧洲球会在历史上不开放球员更衣室是有道理的,首先,欧洲的足球流氓是出了名的凶狠,支持的球会输了比赛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更衣室当然要杜绝这些人借“机”行事。再者,“闻之丧胆”的狗仔队最擅长捕风捉影,如果让他们在更衣室拍到著名球星的裸照或是球员间的矛盾都会成为头等新闻!可见,现代的运动员更衣室文化不仅把比赛的战术安排纳入其保护的范畴,还是运动员情感的归宿,对运动员的身体与个人隐私亦起到保护作用。

2.2凝聚性

凝聚力,也即内聚力、向心力。群体凝聚力,是指使成员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任何社会群体的正常运转都离不开凝聚力,一定的凝聚力是一个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7]。

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体育运动群体也不例外。运动队是由运动员组成的群体,该群体需要所有成员一起努力,共同承受训练和比赛压力以完成既定的任务。群体凝聚力包括任务和交往两个维度:任务凝聚力是指为达到共同的目标和目的,群体成员一起努力的程度;交往凝聚力则反映了群体成员间相互吸引的程度,多数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群体凝聚力与运动队成绩呈正相关[8]。有凝聚力的团队不仅可以为体育团队的发展提供内动力,增强体育团队的自信心和自强心,还可以增强体育团队集体的战斗力。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增强是一个自觉的形成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一形成过程中,凝聚力主要受到管理方式、团队成员相互关系及外部环境三种因素制约与影响,其中团队成员是执行技战术的主体,其成员间的关系自然成为了团队凝聚力的关键[7]。

很多人看球时产生过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几支强队阵容看上去不弱,却总是乱糟糟的出不了成绩?显然,这和他们的团队凝聚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句古老的谚语说,一头狮子率领的羊群可以打败一只羊率领的狮群。这不是艺术的夸张。群体、团队的生产能力不是成员生产能力的叠加,它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团队的协作水平。凡是比较有战斗力的、“生产率”较高的群体,一般就会有富于影响力的领袖[9]。“领袖现象”随处可见,而在竞争残酷的当今职业体育,这一现象尤为突出。这些体育领袖不仅在赛场上指挥队员、布置战术,更在运动员的特有空间(更衣室)里享有绝对的话语权。特别是在足球、篮球这种体育集体性项目中,团队的领袖往往被称为“更衣室老大”。 他们是队伍的灵魂人物,具有相当威望,通常起着调和矛盾、缓和气氛、鼓励队友的作用。然而,当球队出现两个“老大”时,更衣室的气氛就可能会激化,并且分帮派,从而不利于球队的团结与稳定。因此,在职业体育里,更衣室才是真正的江湖,这里有大佬,有小弟,还有为争地盘而起的暗波汹涌与争权夺利,战斗到最后的永远是江湖最后一个大佬,而倒下的那个,自然也就沦为被时代淘汰的傀儡。这一点在功利足球唱主角的世界杯中更为盛行。

运动员的帮派性直接代表着球队的整体关系,这也直接关系着比赛的胜负。只有当教练理顺了更衣室关系后,球员才会心甘情愿地卖命,取得好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事。马拉多纳任阿根廷队主帅期间就是阿根廷队更衣室里的独裁者,他把所有的队员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保护起来,团结起来,从而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同样确定“更衣室政权”的还有德国,在德国队,更衣室唯一的权威,有且只有主教练。然而,一旦“更衣室政权”发生动荡,就会引起团队的凝聚力下降,导致比赛失利。2000年欧洲杯法国队的失败,固然有诸多原因,其中离不开帮派火并,队员之间相互抱怨、冷战。对于法国队发生的一切,意大利足球名宿萨基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更衣室缺乏 ‘硬核’”。在他看来,球队的更衣室需要能挑起重任、承担压力的“坚硬的核心”,“他不一定是队长,也不一定是资格老的球员,但他需要有极高的声望和责任感,因为他要带领球队前进。 ”现实中,纷乱的世界也的确需要这么一个家伙出来主持公道。更衣室对于球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一个稳定的更衣室,球队便无法产生凝聚力,在赛场上的战斗力自然受损。因此,凝聚力强的球队基本都是一个帮派,即一个更衣室老大。如果把球场形容成战场,球员要去为每一寸草皮而拼杀。那么更衣室就是真正的江湖,这里有看不见的硝烟。球队成绩与更衣室平静与否息息相关,似乎这个并不大的房间才是决定比赛的胜负手。

2.3个体性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长期积淀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群体也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途径不同,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在竞技体育的职业化与商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每个竞技团队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一点在球类集体性项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般在球队组建之前,管理层和老板事先会彼此勾兑出球队的基本定位、目标和行事策略来,作为这支球队的管理风格;依照此模式组建球队,灌输球队文化,然后通过更衣室一代代往下传承,这就成了这支球队的历史渊源。每个球队是有自己的独特更衣室文化。比如AC米兰的更衣室,面对着教练讲话席的皮沙发座位只有七八个,中场休息的时候,教练讲战术,在23人大名单里,只有七八个人有资格坐着听,其他人都要围过来站着听。为何他们不配备23个座位呢,那是因为如果大家都坐着又怎么能显示出等级差别呢,很明显能坐着的都是球队大佬。这就是米兰队更衣室中的一个传统,其他球队也都有自己的规矩。对于更衣室的禁令,不同的竞技团队与竞技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最典型的例子当属世界四大足球联赛与NBA:英超、意甲、西甲和德甲都明文规定,球员更衣室是球员“圣地”,“闲人”一概禁止进入;而NBA则采取 “亲媒体”政策,比赛结束后更衣室任由记者进进出出,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这与项目自身的文化传统是息息相关的,当然,区域性文化也是使其产生区别的重要因素。

在“更衣室老大”的传承上不同的运动团队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德国队,更衣室唯一的权威,只有主教练,这已经成为了德国的更衣室传统。有些竞技团队则是通过团队的领军人物一代代向下传承,如NBA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拉塞尔传哈弗里奇克,哈弗里奇克带考文斯,考文斯带伯德。也有些竞技团队的“更衣室老大”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如英格兰队的特里就很瞧不上新队长杰拉德的懦弱,甚至以球队领袖自居,站出来与主帅卡佩罗交涉战术,将英格兰队的更衣室搅得风生水起。每个竞技团队在创建之初,组织者都设定了团队的精神信仰,基本都以文字的形式提炼出来,通常放在更衣室的醒目位置,也可被称为“更衣室格言”。这在NBA球队里较为普遍,几乎每个球队都有自己的“更衣室格言”,其中较为著名的当属马刺队引用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的“击打岩石(pounding the rock)”格言 ,表明团队需要“坚持”的精神;而休士顿火箭队则引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话作为球队“团结”精神的文化支柱[10]。这种更衣室文化的个体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一个竞技团队的个体文化,积极向上的更衣室文化不仅提高了竞技团队的标识度,还可以发挥团队协作的最大效益,赢得更多的比赛。

3中西方运动员更衣室文化的差异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的深入,运动员更衣室不仅是运动员更换衣服的场所,还是赛前热身、制定战术,赛中休息、治疗、调整战术的场所,更是赛后欢聚、吐露心声、解决矛盾的地方。正因如此,西方的职业联赛都特别重视运动员更衣室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力量使运动员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如慕尼黑的主赛场更衣室便集中展示了现代科技的含量,内有10个更衣室,2个暖身房、550间厕所,每个球员都有各自独立的小房间,里面设施一应俱全,队员除了正常的洗浴外,甚至还可以享受按摩、桑拿等服务。在制度与精神文化方面,西方运动员更衣室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形成了一种民主的氛围,不管是队长,还是精神领袖,都是民主的产物。运动员更衣室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相互沟通的氛围,一切矛盾都以自然的力量——职业——去化解,确保队员们在思想上保持尽可能的一致。

中国的竞技体育起步较晚,职业化程度较低,缺少历史的文化积淀,国内的竞技团队还没有意识到运动员更衣室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建设上都与西方有较大的差距。就拿更衣室的硬件设施来说,与切尔西、阿森纳等欧洲豪门的更衣室相比,中超球队的更衣室在设施显得尤为简陋,仅有更衣、淋浴及厕所3个基本功能,而且国内球员赛后基本都没有在更衣室淋浴的习惯,他们通常会返回基地再进行洗浴、放松。此外,在传统习俗上也存在巨大差距。西方的球员更衣室被视为教练与运动员所独有的领地,很少夹扎着政治成分,而中方的竞技体育领域中(包括运动员更衣室)多被打上了政治的烙印。这也是申花外教威尔金森从更衣室哄出“看望队员”的上海市领导而被解雇,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因突然造访德国国家足球队更衣室而做出正式道歉的背后原因。总之,我国的运动员更衣室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人文制度上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统,正如前国脚谢晖在媒体上说,中国足球没有更衣室文化,即使有也是类似那种兄弟式的,缺少建立在足球职业精神之上的队长文化、领袖文化。可见,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运动员更衣室文化不仅缺少现代化的物质设施、严格的更衣室制度,更加缺少的是建立在职业体育精神之上的“领袖文化”。

4结论与建议

运动员更衣室文化是由物质性的更衣室设施条件、制度性的更衣室守则及精神性的教练员、运动员更衣室关系等构成的文化统一体,是运动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职业体育的运动员更衣室文化具有保护性、凝聚性与个体性的特性,积极向上的更衣室文化不仅能防止战术泄露、有效保护运动员的身体、隐私及情感,还可以化解队员间的矛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有助于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益,赢取更多的比赛。西方运动员更衣室文化无论从物质、制度及精神层面来讲都发展的比较成熟,许多运动团队都形成了自己的更衣室传统,相比之下,我国的竞技运动团队的更衣室文化还没有受到管理层方面的重视,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人文制度上都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统。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不断推进,亟需借鉴西方运动员更衣室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设与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俱乐部文化标杆意义的更衣室文化。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6-67.

[2]陆小聪.现代体育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72-73.

[3]张恳,李龙.我国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特征[J].体育学刊,2010,17(8):30-31.

[4]胡敏.竞技体育文化特征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134-135.

[5]周强.体育竞赛战术定义之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3(1):35.

[6]王学东.析竞技体育中的暴力行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2):158-160.

[7]熊茂湘.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社会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4):20-23.

[8]马红宇,王二平.群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关系: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34-837.

[9]彭晓华.关于团队生产中的领袖效应的博弈诠释[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38-140.

[10]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68yx8WpuxNw SH6MnEcTNnljpeqf1huPjxt6juESjFk_FZEGFUC 4iuoSFBEwlA47CxuCosDSHODT38lTCsE5Dnq.

Discussion on the Locker Room Culture of Athletes

ZHU Jie

(Zijin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The locker room culture is a cultural unity composed of locker room’s facilities, codes and personnel relationship, and 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fessional sports culture. Good locker room culture in spirit level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ctive, cohesion and individuality. Western locker room culture has more mature developed in material, institution and spirit aspect, and has basically formed the positive energy cultural tradition. Compared with the west, Chinese locker room culture really lack is “leader culture” which is established on the occupation sports spirit.

Key words:athlete;locker room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3-0043-05

作者简介:朱杰(1979-),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17

猜你喜欢

特性运动员
声音特性的识与辨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正确认识声音的三大特性
色彩特性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进一步凸显定制安装特性的优势 Integra DRX-5.2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