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洪抢险用兵“十法”

2016-01-05杨万军

国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兵力险情部队

杨万军

抗洪抢险用兵“十法”

杨万军

内容提要:近年来,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成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省军区系统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担负着统一协调本地驻军、民兵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的重任。实践证明,抗洪抢险必须坚持依法用兵、统一用兵、就近用兵、建制用兵、量灾用兵、专业用兵、重点用兵、灵活用兵、慎重用兵、安全用兵,确保快速高效完成任务。

省军区 非战争军事行动 抗洪抢险

作者:杨万军,湖北省军区参谋长

近年来,厄尔尼诺等现象导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成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今年,湖北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洪涝灾害,雨汛情多项指标超过1998年,暴雨洪灾造成全省17个市(州)92个县(市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惨重。面对严峻的汛灾情形势,湖北驻军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闻灾而动,向险而行,积极投入抗洪救灾行动。实践表明,现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抗洪抢险的突击队和主力军,在重大汛灾情面前和关键时刻起到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省军区系统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担负着统一协调本地驻军、民兵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的重任,必须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加强用兵行动研究,快速高效协调指挥部队和民兵完成抗洪抢险任务。这里,以今年湖北的情况为例,研究探索省军区系统协调指挥部队参加抗洪抢险用兵“基本法”。

——依法用兵。军无法不立,法无严不威;严则所向披靡,松则溃不成军。省军区系统协调指挥部队参加抗洪抢险行动,应坚持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严格按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规定和兵力调动规定要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用兵需求到位。省军区系统积极协调地方防汛指挥部细化规范地方用兵需求程序,一般情况下,地方防汛指挥部需动用部队,应由省级防汛指挥部向省军区系统提出,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县级以上防汛指挥部需要动用部队,通过当地同级军事机关提出,报省级防汛指挥部、省军区系统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兵力调动到位。主动适应军队指挥体系调整,健全指挥机构、完善行动预案,严格按照兵力调动权限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部队支援地方抗洪抢险,必须先请示后动用;紧急情况下,可边行动边报告。省军区系统要加强军地沟通联系,及时准确掌握灾情和兵力动用情况,防止灾情大兵力不足,贻误战机;灾情小兵力过多,增加地方保障负担。三是各项保障到位。省军区系统协调地方政府和任务部队,本着最大限度减轻灾区地方政府和群众负担的原则,按照规定要求,立足自身组织生活医疗等保障,军地合力搞好指挥通信、物资器材和交通油料等保障。

——统一用兵。抗洪抢险行动时效性、不确定性强,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调用大量兵力、多方驰援、紧急营救,要求兵力必须统一使用,以确保任务急需时有充足的支援。参加防汛救灾部队要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担负相应任务,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负责统一协调本地驻军、民兵和武警部队抢险救灾行动。省军区系统应充分发挥协调指挥功能,不断强化军队内部统一指挥,加强与地方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任务部队沟通联系,及时跟踪灾情发展态势,精准掌握兵力动用情况。任务部队应发扬顾全大局、主动配合、密切协同的优良作风,遇有重大情况,按照协调指挥关系,及时请示报告和沟通协调,防止误时误事。当情况突变,需要调整部署、任务时,应执行命令、服从调整,以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就近用兵。抗洪抢险行动往往是与时间赛跑,一旦地方政府需要兵力支援,应按照“先民兵预备役部队、后现役部队,先辖区内驻军、后辖区外驻军,先省内驻军、后省外部队”的原则,形成梯次有序投入兵力。军分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应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就地就近、人地两熟、行动快速的优势,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抢险行动;同时,要将险灾情及时通报辖区驻军和有关任务部队,做好随时支援准备。若险情进一步恶化,辖区兵力不足,应及时请示上级军事机关和地方防汛指挥机构调配兵力增援,同步做好辖区外支援部队遂行任务的各项保障准备,确保各类力量在最短时间形成抗洪抢险合力。在今年武汉市新洲区、黄陂区、蔡甸区、青山区等地抗洪抢险中,武汉警备区充分发挥协调指挥功能,坚持就近用兵,按梯次有序投入民兵预备役部队、驻汉军事院校、现役部队上万人次兵力,紧急完成了转移群众、封堵管涌、加固堤坝、构筑子堤等多个艰巨任务,确保了城区、交通干线、机场的安全。

——建制用兵。成建制用兵是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抗洪抢险也是如此。建制指挥员对所属部队情况比较熟悉,遂行任务时可以紧密结合部队人员、装备、作风和能力特点,最快抽调兵力迅速完成任务。同时军地协调对接简单方便,建制部队食宿地域相对集中,在生活、住房、医疗、用水用电等保障需求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和负担。支援地方抗洪抢险行动,部队通常以团(营)建制单位投入某一行动方向。在具体任务地段抢险作业时,通常以营(连)为单位区分任务,这样便于指挥,利于保障。民兵预备役部队通常在编建地域内以营(连)为单位组织行动,必要时在一定建制内抽组精干力量编成抢险突击队,形成遂行急难险重任务的强大合力。今年黄冈武穴市武山湖出现溃口、塌方、管涌等多种险情,地方政府请求1个连兵力支援,中部战区舟桥旅带队领导现地勘察发现,该区域存在大面积塌方和管涌群,单靠现有兵力难以完成任务,及时请示增派1个营的兵力紧急支援,成建制400名官兵连续奋战28小时,成功排除重大险情,提高了兵力使用效益。

——量灾用兵。抗洪抢险用兵规模,通常依据地方政府请求,更重要的还是以险情为基本依据,用什么兵、用多少兵,必须着眼抗洪全局、着眼险情实际,确保既满足需要,又不添忙添乱。今年湖北主汛期,地方气象水利部门准确研判抗洪基本态势为:长江形势严峻、汉江基本平稳、核心是内涝,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内河、湖泊,主要险情是城区内涝、河湖溃口、山洪泥石流。省军区根据灾情态势判断,确立了“大险用重兵;小灾精干用兵,营以下分队为主;留足预备队”的用兵思路,同时明确部队出动首要任务是搜救转移群众,重点携带足量的冲锋舟、橡皮艇等抢险器材。在今年抗洪抢险中,部队多点出击,高效安全搜救转移群众达12.5万人,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因为留有充足的预备力量,重大险情出现时也做到了从容应对。黄冈武穴市太白湖丰收港大堤突发宽60米溃口,水流湍急,两万余名群众面临危险,现场进出道路狭窄,工程机械无法展开,救援时间紧迫,省军区紧急从中部战区舟桥旅抽调作风最硬、突击力最强的500名官兵,连续奋战5天6夜,靠肩扛手抬填堵50万个沙袋,啃掉了这块硬骨头。

——专业用兵。要善于根据险情、灾情性质,利用各部队的特点,发挥其专长,最大限度发挥其专业技术和先进装备器材优势,将部队顽强的作风与先进的装备器材和技术手段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舟桥部队舟艇多,水上救护能力比较强;武警水电、交通部队工程设备多,施工经验丰富,在爆破分洪、封堵大型决口上有明显优势;海军装备有潜水分队,水下探查摸排管涌是拿手戏;军队院校学员(学兵)作风扎实,请战热情高,可以参与抢筑子堤、修筑围堰等等。今年主汛期,武汉市长江干堤青山倒口湖出现多处管涌险情,情况不明,武汉警备区紧急协调海军工程大学出动潜水分队进行水下摸排,为迅速制定处置方案提供依据;同步协调火箭军指挥学院、军械士官学院出动官兵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依案构筑反滤围井,成功封堵管涌,确保了大堤安全。黄冈武穴市城区主干道两座大桥被洪水淹没,中部战区舟桥旅及时在百米港架设浮桥,保障群众、车辆安全顺畅通行;黄冈市黄梅县濯港镇考田河发生80米溃口,水深达6米,严重威胁105国道安全,靠人力短时无法完成任务,黄冈防汛指挥部紧急请求武警水电部队支援,运用大型专业机械装备近200台(套),从溃口两端昼夜展开作业,圆满完成任务。

——重点用兵。集中兵力于主要(重要)方向是指挥作战的一条原则,抗洪抢险也是如此,通常是哪里险情最严重、情况最紧急、形势最严峻,哪里就要重点用兵。要做到重点用兵,省军区系统应按照“准、足、快”标准搞好协调指挥。一是情况掌握要准。随时跟踪险情态势发展,掌握已投入抗洪一线兵力数量,高度关注社会舆论、媒体聚焦等情况,迅速做好调整兵力支援的各项准备。二是支援兵力要足。根据抗洪抢险方案明确的兵力部署,结合任务部队当前出动兵力遂行任务实际,精细测算可供出动的兵力数量,第一时间向任务部队发出预先通告,以利快速采取成建制出动、抽组支援等形式,确保重点方向用兵需求。三是部队行动要快。任务部队受领任务后,应边行动边报告,用最短时间集结出动,确保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争取抗洪抢险最佳时机。今年主汛期,府环河流域水位暴涨,导致孝感孝南地区堤坝多处溃口,洪水严重威胁107国道和天河机场安全,孝感一时成了全国关注的重点,也是用兵的重点方向,省军区各级紧急协调部队6000余人,组织民兵上万人次,投入各类装备器材上千台(套、艘),全力展开搜救转移群众、加固子堤、封堵决口等行动,及时将洪水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目标安全。

——灵活用兵。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往往会碰到刚刚集结出动又受命执行新任务的情况,需要部队在“动”中服从调整,迅速改变机动路线,奔赴新的任务地域。这就需要指挥员和指挥机构敢于担当,灵活用兵,当机立断定下决心,“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指挥到部队带队指挥员,明确相关事项,以免贻误战机;任务部队应坚决执行命令,迅速做出调整,边机动边与灾区搞好对接,确保一到位立即展开行动。今年抗洪抢险行动中,就有灵活用兵的典型案例。7月22日上午,应省防指请求,省军区协调中部战区舟桥旅450人、48艘冲锋舟紧急前往孝感汉川市搜救转移群众。在部队机动不到40分钟时,省防指来电请求部队转往天门市执行抢险任务。省军区防汛值班室迅速跟踪汉川市和天门市灾情情况、现场执行任务兵力情况,了解到汉川市险情基本得到控制,天门市险情更重,且中部战区舟桥旅以上兵力还未上高速公路。值班首长当机立断,定下决心,直接电告该旅带队领导,任务调整到天门市,并明确相关事项,该部坚决执行命令,迅速反应,及时调整机动路线,边行动边与灾区对接联系,兵力装备一到位,立即分布到7个乡镇投入战斗,连续奋战7昼夜,累计搜救转移群众55000人,充分展示了优良的战斗作风。

——慎重用兵。部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抗洪抢险中主要遂行急难险重任务,理应用在关键时刻。省军区系统要切实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沟通,在地方提出请求用兵时,要根据灾情,综合衡量是否用兵,切实做到“三个防止”。一是要防止将部队作为一般劳力使用,造成地方过度依赖部队,弱化群众自救意识,出现此种情况不宜有求必应;二是要防止任务不重兵力多,应根据汛情实际,区分任务轻重,确保任务需要即可,不宜请求多少,就派出多少,造成兵力闲置影响部队士气;三是要防止增加灾区政府保障负担,部队执行抢险任务,应遵循快打快撤的原则,根据任务进展情况,有效掌握使用时间,完成任务立即撤回。

——安全用兵。部队遂行抗洪抢险任务,第一目标是夺取胜利、力求成效,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自身安全防范工作,坚持按规定用兵、按程序作业,尊重科学规律、严密组织实施。抢险准备上做到“六实”,即行动方案实、指挥机构实、抢险兵力实、训练演练实、物资器材实、风险评估实,为安全用兵奠定坚实基础;抢险指挥上做到“五通”,即指挥协调和对接联系军地通、上下通、友邻通、动中通、全时通,确保指挥稳定不间断;抢险行动上做到“四防”,即防伤、防病、防疫、防中暑,确保部队持续战斗力。今年主汛期,省军区组织现役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十几万人次,全力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没有出现一起人员伤亡、车辆事故,部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圆满完成任务,向党和人民展示了威武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徐永汉)

短 论

努力培育官兵血性虎气

张慎兵

按照能打胜仗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培育官血性虎气—战斗精神的俗称—至关重要,是战争准备之重。习主席多次指出,威武之师还得威武,革命军人还是要有血性。威武之师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没有精神的强大,即使有了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也不会有军队的强大,就称不上是威武之师,充其量是一支象征性的军队。须知给绵羊配上刺刀,仍旧是绵羊,不会成为虎狼。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官兵的血性虎气。一是用强军目标驱动。强军目标是当代军人的精神之钙,是催生血性虎气的动力之源。锤炼官兵血性虎气,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去引领和感召,让高举信念之旗、燃起梦想之火、勇挑使命之担成为官兵的言行自觉。二是用实战训练锻铸。严格的训练既能教给军人打仗的技能,又能锤炼军人的精神之剑。要通过实战演训千锤百炼、在重大任务中加钢淬火、在日常战备执勤训练中点滴积淀,提升军人血性,锻造血性军人。三是用战斗文化塑造。向军营文化要战斗力,要通过传统感召、环境熏陶、活动牵引,把血性虎气培育融入军营文化活动,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体验战斗精神、升华思想境界。四是用严明纪律砥砺。严明的纪律是军队立身之本,平时要通过厉行一章一法、练好一招一式、规范一言一行,大力强化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顾全大局的纪律观念,确保战时迸发出令行禁止、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五是用奖惩激励提振。充分发挥奖惩激励的导向功能,把军人血性精神培育情况作为评估单位“软实力”的重要尺度和衡量干部政绩的硬指标突出出来,对培育血性虎气成效突出,促进了部队训练和任务完成的,给予奖励;对带坏了作风、涣散了斗志、影响了部队建设发展的,要严肃查处。通过科学的奖惩激励,导向官兵血性虎气培育坚持经常、深入发展。

E289 文献识别码:A

ISSN1002-4484(2016)11-0037-03

猜你喜欢

兵力险情部队
俄部队军演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可爱的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老部队
试论兵力投入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
两栖攻击舰舰载直升机兵力持续运用研究
战略战役兵棋演习系统兵力聚合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