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闲田白菜薹免耕和翻耕栽培比较试验

2015-12-12陈锦任吴艺飞

长江蔬菜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冬闲菜薹开沟

陈锦任,吴艺飞

(1.湖南浏阳市蔬菜技术推广中心,410300;2.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利用冬闲田进行白菜薹生产,投入少、不与粮食争地、产出较高,是一种低风险、高效益的生产模式,近年来在浏阳市发展很快。但目前农村劳动力老化和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冬闲田白菜薹产业的发展[1~3]。为此,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的指导下,浏阳市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于2014年开展了冬闲田白菜薹免耕和翻耕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简化生产过程、降低劳动力投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浏阳普迹镇地方品种普迹白菜薹。

1.2 试验方法

①试验地点 试验地为浏阳市普迹镇书院村,土壤pH值5.8,前茬作物为中稻。

②试验设计 当地收割机采收水稻后,蔸高一般为35 cm,为研究蔸高对白菜薹生长及产量是否有影响,设计免耕留蔸15 cm、免耕留蔸35 cm、翻耕栽培共3个处理,以翻耕栽培为对照(CK)。选取3丘一季稻田(作为3次重复),编号为Ⅰ、Ⅱ、Ⅲ,面积依次为 733.7、800.4、1 000.5 m2,将各重复地等分为 3块,分别随机安排3个不同处理。

免耕留蔸栽培采用人工开沟作畦;翻耕栽培采用机械整地、开沟作畦,翻耕栽培是通过机械将10~15 cm的耕作层翻转过来,所有苗蔸都埋在地下,故未设计留蔸高度。其他施肥、移栽等管理一致。

③试验管理 10月10日免耕区按667 m2施复合肥 50 kg(16-16-16)、尿素 10 kg 作基肥,均匀施入田面,然后少量灌水,直至表层湿润。2 d水干后,人工按宽2 m(包沟)开沟。翻耕地(CK)按相同肥料水平撒施于土表,翻耕整土,按宽2 m(包沟)开沟作畦。试验用苗为苗床育苗,苗龄25 d,10月15日开始移栽,密度40 cm×40 cm。中后期各试验小区按相同常规栽培方法管理。

④试验观测记载 记录劳动力、机械投入等耕作、定植成本。定植7 d后调查各栽培方式下的幼苗成活率,并补齐缺失株。在各处理小区随机划定宽2 m、长5 m畦面(面积10 m2)作为调查小区,进入采收期后,逐次记录各调查小区产量。每批次采收分别称重,从2014年11月3日开始采收到2015年2月5日结束,共采收12批次,统计总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折合667 m2生产成本比较

3个处理幼苗定植后管理相同,因此,生产成本差异只需统计定植前费用,包括耕地、开沟、施基肥、移栽的成本。

由表1可知,免耕方式虽然较翻耕方式节省了120元/667 m2的耕地费用,但开沟、移栽、施基肥成本高于翻耕处理,生产成本合计比翻耕栽培方式多了51元/667 m2。分析原因,一是免耕地块采用人工开沟,人工成本高;二是免耕地块土壤较为紧实,导致幼苗移栽劳动强度增大、费用提高;三是免耕地块施基肥时多灌了1次水,费用也相应增加。不过,通过与农户交流、分析,认为这部分增加的费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降低,一是面积较大时可采用畜力或机械方式开沟,降低开沟费用;二是在雨后或灌水后土壤湿润时,提前打好定植穴,可大大提高定植效率;三是基肥可施在定植穴内。

2.2 不同处理下幼苗成活率差异

调查不同栽培方式的幼苗成活率时发现,免耕留蔸35 cm的地块,因为较高的禾蔸对移栽的幼苗起到了明显遮阳作用,并且对土壤也具有明显的保湿效果,移栽幼苗的萎蔫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块,因此,其幼苗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免耕留蔸15 cm处理的幼苗成活率与翻耕栽培处理的无显著差异(表2)。

表1 不同处理折合667 m2的生产成本 元

表2 不同处理各调查小区移栽成活率 %

表3 不同处理小区不同时期产量统计 kg

表4 不同处理各小区11~12月前期产量统计 kg

2.3 不同处理下小区产量差异

由表3可知,从总产量的统计结果来看,虽然翻耕栽培方式的最高,其调查小区累计产量平均为34.3 kg(折合 2 284 kg/667 m2),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总产量与其他(免耕)2个处理并无显著差异。

不过,从不同月份的统计结果来看,各栽培方式的前期产量却有较大差异,免耕栽培方式的前期产量(11月与12月)明显低于翻耕栽培(表3)。通过田间观察也发现,前期免耕栽培的植株生长势明显不如翻耕栽培,直到12月下旬后,各栽培方式的植株田间生长势才无明显差异。原因一是免耕地土壤较为紧实,通气性差,植株发根较慢,故生长发育速度低于翻耕栽培;二是本试验免耕地块的基肥是通过田间灌水的方式施入,可能流失较多,造成植株前期生长变缓,中后期追肥后生长才明显加快。对前中期产量(12月底以前的产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免耕栽培前中期平均产量均显著低于翻耕栽培的,但免耕栽培不同留蔸高度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表4)。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本试验的结果可以得知,白菜薹水稻田免耕栽培与翻耕栽培相比,在总产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产量高峰期推迟,不过,由于一季稻冬闲田白菜薹栽培方式本就不是早熟栽培,这一时期白菜薹价格随行就市,因此,对白菜薹的效益并无明显影响。另外,本试验结果也表明,本地一般水稻收割后的禾蔸高度(35 cm)对白菜薹产量没有明显不良影响,反而能对定植幼苗起到遮阳作用,显著提高幼苗成活率,故不需要在收割时特意降低禾蔸高度。综上所述认为,在面积较小或地形限制等不方便进行机械翻耕的条件下,可利用水稻冬闲田进行白菜薹免耕栽培[4]。

本试验结果显示,免耕栽培的成本高于机械翻耕栽培,增加的成本主要是雇工进行人工开沟、幼苗定植、施基肥。不过,这部分增加的费用是可以降下来的,如采用畜力或机械方式开沟、土壤湿润时提前打好定植穴同时穴施基肥等[5],这表明对于免耕栽培这种新方式,不能完全套用以前的田间操作方法,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完善、配套与其相适用的栽培技术。

[1]丁茁荑.菜薹一年多茬生产技术[J].中国蔬菜,2013(11):43.

[2]吴艺飞,周晓波.白菜薹反季节栽培方法[J].湖南农业,2012(6):15.

[3]张粉秀.菜薹秋季高产栽培[J].云南农业,2014(9):73-74.

[4]章国银.水稻免耕栽培的注意事项[J].农技服务,2013,30(7):670.

[5]江学兵.油菜稻茬免耕直播机开沟机收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33,35.

猜你喜欢

冬闲菜薹开沟
家乡的蕻菜薹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对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有限元分析
“冬闲”变“冬忙”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春来菜薹鲜
女职工走冬闲增收路
作物播种开沟器及划行开沟器的构造和使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