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来菜薹鲜

2017-05-03胡子民

饮食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菜薹竹排婶婶

胡子民

开春食菜薹是我一直以来不变的习惯,也是我在春日里不二的选择,估计许多人都和我一样,喜欢春天菜薹的味道,这味道不仅仅是鲜美,而且包含有春的气息,春的芬芳。那嫩嫩的薹芯,那脆滑的芽杆,加上那含苞待放的花蕾,简直就是春味的集合体。菜薹分为三种,一种是红菜薹,一种是油菜薹,再有就是白菜薹。而我家乡的人习惯食用白菜薹,就是那种“上海青”白菜逢春起杆的菜薹,连同嫩嫩的芽叶入食,其味清爽。这个季节的餐桌上,只要一盘青菜薹就可下饭。菜籽油下锅,烧至起烟下菜薹,一声“吱溜”暴响后,翻炒均匀,加适量的盐即可。

记得那年我叔叔带婶婶回家,婶婶是北方人,初到江南水乡,一切都倍感新奇,特别对春菜薹情有独钟。婶婶说,吃这样的菜薹可以当饭,简直太美味了。于是,我记住了婶婶的话,每年开春总得择上好的菜薹邮给婶婶品尝。又有一年春天,父亲和叔叔一道回家了,奶奶除了拿出腊肉腊鱼款待外,也没忘记叫我去园里弄些菜薹来。早晨的露水挂在菜薹的枝叶花蕾上,格外显得娇羞可人,我掰了一把菜薹放到厨房就与叔叔啦呱聊天去了。饭熟菜香,父亲和叔叔品尝着家乡的美味赞不绝口,食欲大开,一盘菜薹转眼便风卷残云吃光了。这时,忙里忙外的奶奶才记起问我:“菜薹是不是在河沟里洗过了?”我说:“没有呀,你难道没洗就下锅了吗?”奶奶连声说:“老昏了,老昏了!”可爸爸和叔叔却说:“原汁原味,好吃,好吃!”确实,那个时候,山里种菜是没有化肥农药的,况且,夜里抽枝,早晨沾露,天然洁净,比洗过的更好。

我爱菜薹则是因为它承载着春的信息,菜薹出来了,春天也就到了,风和日丽、百花盛开的日子也就不远了,怪不得乡下青年男女的山歌里都唱着《洗菜薹》这样的歌呢。我的家乡就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民謠:

“姐在河里洗菜薹,

郎在上河放竹排,

一篙子攮下来。

伊得儿呀得喂得喂。

郎把竹篙打姐水,

姐把身子歪一歪,

打湿了红绣鞋。

伊得儿呀得喂得喂。”

春日里,长河水清如碧,长河岸边一美丽村姑身着春衫,脚穿红绣鞋,在清水河边洗菜薹。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撑着竹排,唱着情歌顺流而下,竹排撑至姑娘身边,小伙子故意撩水,姑娘躲闪不及,湿透红绣鞋。瞧,多美的一幅春意情爱图,与春水、菜薹相映成趣,勾勒出春的妩媚,人与自然的和谐。

春来菜薹鲜,鲜的不光是它的味道,鲜的还是“一年最是春好处”“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只要你看见菜薹,那一幕幕春的美景就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呈现。

猜你喜欢

菜薹竹排婶婶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3版参考答案《竹排嫂》
傻给你看
未及终点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黄花雪里娇
在上海思念洪山菜薹
婶婶
上钩的鱼都很美丽
难忘的鸬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