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写作中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迁移论

2015-12-02卜杰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迁移英语写作

卜杰民

摘要:从迁移理论的视角对比分析了英语直线式思维模式和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探讨了英语逆潮式语篇模式和汉语高潮式语篇模式,实例分析了英语直线式思维模式的英语作文和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的英语作文,并提出了教学建议,以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克服他们英语写作中的这种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迁移影响。

关键词:英语写作;英语语篇思维模式;汉语语篇思维模式;迁移: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1013604

引言

英语写作作为一种书面形式的输出性技能,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语篇组织能力。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汉语式思维现象,表现在其作文的词、句、篇上都带有汉语的气息。究其原因,这是汉语思维模式和汉语语篇结构模式在英语写作中迁移的结果。本文从英汉对比语篇修辞的视角出发,对比分析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和汉语语篇思维模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实例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在语篇方面出现的汉语式语篇思维的问题,并提出克服学生汉语语篇思维的影响和培养学生英语语篇思维能力的教学建议。

一、迁移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母语被称为第一语言,学习语(目标语)被称为第二语言。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第一语言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第一语言迁移现象。迁移这一概念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主义心理学中,迁移指的是人们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在后来的新知识学习中产生影响的心理过程。1953年Weinreich在《语言的联系》这本书中讨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关系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干扰。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对第一语言比对第二语言更为敏感,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学的第二语言中无疑就会留下第一语言影响的痕迹,因此Weinreich把干扰定义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到的语言是既不同于第一语言又不同于第二语言的一种语言变体,干扰可以发生在这种语言变体的各个层次上[1]。1957年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这本著作中,采用比较描述的方法,从音位、语法、书写体系和文化层次上,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进行比较分析。这一分析方法被称为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基于的基本假设是语言迁移。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受第一语言的影响,往往倾向于将第一语言的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与第一语言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他们所学的第二语言中[2]。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第一语言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相同时,往往出现正迁移,此时的迁移是积极的,它能促进新知识的学习;而当第一语言规则与第二语言规则不同时,就会出现负迁移,此时的迁移是消极的,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往往还会导致语言错误和学习困难的产生。负迁移就是干扰。研究发现:第一语言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所犯的错误中有51%来自汉语的干扰[3]。这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语法、文字系统、思维模式和语篇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英语写作中会发生汉语语篇模式的干扰现象。语篇组织结构的差异可以追溯到更深层次的思维模式的差异。思维支配语言,思维对语篇的组织结构起决定作用,许多语篇结构现象可以从思维与语篇组织结构的关系中去寻找。

二、英语直线式思维模式和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

根据Kaplan(1966)的调查和分析,英语思维模式采用直线式[4],在写作中表现为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即先把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者要证明的观点概括成段落的主题句或全文的立论句,然后分点说明和使用论据证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英语思维把认知的对象,即自然(客观)作为宇宙的核心,思维的推进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的,其推进从一般到特殊,为演绎式推进。(2)英语直线式演绎思维模式反映在语篇组织上,则是英语是分析式的形合语言,句与句之间依靠语言形式衔接,其关联照应手段是显性的。汉语思维模式则采用螺旋式[4],在写作中先围绕主题背景阐述评论,然后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型形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要证明的论点加以展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汉语思维把认知的主体,即人类(主观)作为宇宙的核心,思维的推进是以感性的方式进行的,其推进是从特殊到一般,为归纳式推进。(2)汉语螺旋式归纳思维模式反映在语篇组织上,则是汉语是综合式的意合语言,句与句之间依靠意义形式衔接,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性的。英语思维模式与汉语思维模式如表1所示。

表1英语直线式思维模式与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

语言

思维英语汉语线性螺旋直接间接理性感性客观主观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显性形合隐形意合三、英语逆潮式语篇模式

英语直线式思维模式起源于西方古代社会的商品经济和城邦社会制度。西方古代社会的商品经济和城邦社会制度确定了西方社会的个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西方中世纪社会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巩固了西方社会的个体主义和平等独立的价值取向的基础。西方社会受基督教的上帝创造世界的思想、柏拉图的主体和客体相分离的思想和笛卡尔的物质和精神相分离的思想的影响,产生了西方社会的二元对立论的思想: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善和恶等。这种二元对立论的思想导致了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平等和对抗的价值取向的产生。在这种个人主义、平等和对抗性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强调人类要征服自然,而征服自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智慧和知识,反映在理辩方面则体现为逻辑推理,反映在语篇方面则体现为线性式。因此英语语篇十分强调如何通过有效的推理方式,即采用所谓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推理,来论证文章中提出的论点,说服读者[5]。英语线式语篇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开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开头部分主要是开宗明义,概括要点,提出论点,起到路标指向的作用,告诉读者下面文章要讲的内容。主体部分是语篇的主要部分,由若干个段落组成,涵盖与主题要点相关的论点,以及支持论点的论据和论证。结尾部分以总结概括主题要点的方式总结全文。英语语篇要求每个段落以主题句开头,主题句之后是分点说明,分点说明是线式展开,它们始终围绕主题发展,很少离题或被枝节打断。这种主题和要点在先的组合框架被称为逆潮式结构。通常要点组合按因果关系、问题及解决、时空间顺序以及要点顺序等线式排列。英语逆潮式语篇模式如表2所示。

表2英语逆潮式语篇模式

结构功能开头点破主题,阐明要点主体列出支持主题的事实或论据,进行论证结尾概括要点在英语语篇中,提出的所有论点、要点、观点和主张,不管是事实性的还是观念性的,都必须要用论据来证明。正是这些证据和在此基础上的论证,构成了英语语篇的核心。在线式结构的语篇组织过程中,作者所需要做的是使用什么样的证据、需要多少证据及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手段来支持文章的要点。

英语语篇论证的特点是:以假设为前提,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每一个论点都需要构建一个证明单元,每一个证明单元由六个要素组成:(1)论点,(2)论据,(3)论证,(4)对论点的强化,(5)对论据的进一步支撑,(6)从反面证明论点。前三个要素构成了证明单元的主要要素,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后三个要素是辅助要素,进一步说明论据是否充分,对论点作进一步的论证。由此可见,英语语篇对论点的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在下面这篇作文中可以看出英语线式逆潮式语篇结构的特征: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armful To Teenagers?

Recently more and more teenagers have played computer games. Teenagers are spending more time and more money on computer games now than they did ten years ago(现象陈述). However, in my opinion, although computer games have certain positive effects on giving teenagers entertainment and relaxation, they have certain negative effect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提出观点).

First, playing computer games wastes the time when teenagers should sit in the classroom for their studies.(论点1) The colorful pictures and vivid characters of computer games are far more attractive than the dull black letters in textbooks and teenager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ddicted to computer games. Therefore, Teenagers addiction to computer games often results in their poor academic work(论证1).

Furthermore, not being instructive, some computer games contain violence and pornography(论点2), which is extremely harmful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 and makes some juvenile delinquents commit crimes because heroes in their computer games do so in a virtualreality world.(论证2)

Besides, physically speaking, computer games contribute a lot to failing eyesight among teenagers (论点3)because their spending too much time in front of computer screen damages their eyesight(论证3)

In summary, in spite of their entertainment and relaxation valu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hinders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结论). It will produce much more positive effects if teenagers use computer games in a more controlled and reasonable way,which should b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ir parents.(对结论的补充)

从文章的第一段读者知道作者对孩子玩电脑游戏持反对观点。为了支持这个观点,在正文段中,作者用三个论点说明了孩子玩电脑游戏的三个弊端——浪费学习时间、色情暴力和影响视力,并且分别论证了玩电脑游戏对孩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总结全文得出结论:玩电脑游戏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应该禁止),并提出建议:应该在父母的监督之下可以以可控的和理性的方式玩电脑游戏,这是对文章结论的补充。

线式思维模式是英语论辩语篇的主要结构,也是英语语篇语义流动的方式。这种语义流动是通过英语连接词等手段的使用来推进的。英语语篇中各级语篇要素之间的连接词,如同文章的路标,引导着读者的思维方向,使之与作者的意图一致。

四、汉语高潮式语篇模式

汉语螺旋式思维模式起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自然经济和家国同构制度。与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平等和对抗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自然经济和家国同构制度确定了中国社会群体关系的价值取向,儒家的仁义中庸的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和佛家的自身修养的思想塑造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自然和谐和谦逊礼让的思想。这种中国社会中的集体主义、自然和谐和谦逊礼让的思想使汉语的语篇修辞强调表达委婉,采取间接式或螺旋式则是达到此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式[6]。汉语语篇是典型的螺旋式语篇,它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式形式来展开主题。汉语语篇不管是什么体裁,什么题材,多数以起、承、转、合四步曲为基本框架。四步曲中,起是开始部分,说明主题的意义或者重要性,或者说明主题产生的背景,或者构建与读者能够共享的情感框架。与英语语篇的开始部分不同,汉语语篇的开始部分很少起到导向的作用,很少介绍语篇的主题思想,有关主题思想通常保留到最后合的部分。承和转是对主题思想的发展。合是对主题的发展和总结,是语篇的高潮。合可能对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主题思想有时也会漏而不含。

表3汉语高潮式语篇模式

结构功能起说明主题的背景,构建情感框架承承接上文对主题加以论述转转折,对主题进一步加以论述合对主题总结,得出结论如果说英语语篇是起笔多突现,而结笔多完美,那么汉语语篇则为起笔多平铺和结笔多洒脱。这种起笔平铺的汉语语篇与起笔突现的逆潮式的英语语篇截然相反,被称为高潮式语篇。汉语高潮式语篇模式如表3所示。英语和汉语语篇开篇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英语语篇的开头告诉读者语篇将走向何处,而汉语语篇的开头讲的则是语篇从何处而来。

汉语语篇的句际之间没有像英语语篇有那么多的如同路标似的语言衔接手段,主要靠前后意义的联系来达到语义上的连贯。句际之间语义的连贯依靠内容层次来衔接,或者靠句际之间前后意思的照应来实现。只要意义相关,语篇就会自然流动。这种语篇的自然流动导致了语义连贯和内容衔接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形成了汉语的流水句。由于汉语语篇主要靠意合来保证语义的流动,所以在同一语段中,有的内容与要点有关,有的内容与要点无关,有的内容可有可无,有的内容模棱两可,要点的论证过于一般化,推理缺乏严谨性。这就使英语本族人觉得汉语式的英语语篇离题、中心不突出。下面这篇作文属于典型的汉语思维引导下写出的英语作文。

Should Students Be Allowed To Do Business?

In the past few years doing business 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are spending more time in doing business in their spare time.(背景/共享框架) This phenomenon causes a lot of heated discussion. Is it good or bad? (提出问题) In my opinion, we can not say it is good or bad because the reason is complicated (支持1). On the other hand, many students do business so as to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of their families because their families do not have enough money to pay their tuition and living expenses. So their doing business is justifiable.(支持2) We can not say it is bad(提出观点). As for those students whose families are not very poor, their doing business just want to practise in the society and gain some experience. Making money is not their main purpose.(支持3) We can not say it is bad, either.(观点重复)

从这篇作文中可以看出汉语螺旋式语篇思维的特点:(1)作者在开始部分进行背景陈述,建立一个与读者共享的情感框架,而且其内容与本文的观点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文章的观点We cannot say it is bad 出现在文章的后面,并且在结尾处进行了重复。(2)文章提出了问题,但论证过程过于笼统,答案模糊,令人费解。(3)整个语篇以自然流动的方式发展,形成了汉语语篇发展的随意性和灵活性。(4)文章没有明确的论据,没有论证过程,也没有对文章题目作正面的回答。这是典型的汉语思维引导下写出的英语作文。

五、培养英语语篇思维能力的教学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着汉语语篇思维的迁移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文不对题,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不符合英语作文的结构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跨文化差异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英语思维模式和汉语思维模式具有它们的特点,帮助学生克服汉语思维模式对他们英语写作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的三条教学建议:

1加强英汉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英汉文化差异,尤其是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纳入其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尤其是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对比分析各种体裁的英汉语篇结构、思维模式、推理模式、论证方式、语篇衔接、语篇流动等特点,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训练英语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汉跨文化意识。

2进行大量的英语语篇输入:要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大量的英语语篇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因为没有英语语言习得的环境,课堂阅读教学则是英语语篇输入的最佳途径。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积累英语的语篇结构、上下文的呼应、内容的连贯等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熟悉英美人士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用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读多背英语名篇范文,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英语语言形式、英语思维模式和英语文化意义的知识沉淀。

3语篇结构模块化训练:对英汉语篇结构模式和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认识的不足是导致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汉语语篇思维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仅仅认识到差异和形成知识沉淀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训练把知识沉淀消化吸收。因此除了让学生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写文进行写作训练外,还应该按照表1所示的英语语篇思维特征,按照表2所示的英语语篇结构模式,选择不同的题材进行英语语篇结构模块化训练,使其把英语语篇知识和英语思维模式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结语

本文从英汉语篇对比修辞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第一语言为汉语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英语语篇模式和汉语语篇模式的特征,发现英语语篇模式和汉语语篇模式在语篇结构、思维模式、推理模式、论证方式、语篇衔接、语篇流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汉语语篇思维模式迁移的因素,形成了中国学生英语作文汉语化的根源。因此本文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英汉跨文化意识的教学,加大学生英语语篇的输入量,进行语篇结构模块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Weinreich, U. Language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M].The Hague: Mouton,1953.

[2]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3]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4]Kaplan, Robert B. 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A].In Wurzel, J. (ed). Toward Multiculturalism: Readings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C].Maine: International Press,1988.

[5]Douglas Ehninger & Wayne Brockriede. Decision By Debate[M].New York: NYK, Dodd, Mead & Company,1963.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Research on Chinese Text Thinking Pattern Transfer in English Composition

BU Jiemi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Zhejiang 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Dongyang 322100, 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fer theory,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line thinking pattern and Chinese spiral thinking pattern, 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their formations. It explores English anticlimaxtype text pattern and Chinese climaxtype text pattern, analyses an English composition of English line thinking pattern and an English composition of Chinese spiral thinking pattern, and gives some pedagogical methods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and overcome their nega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text thinking pattern in their English writing.

Key words:English composition; English text thinking pattern; Chinese text thinking pattern; transfer;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责任编辑:刘东旭)2015年11月第34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5Vol.34 No.11

猜你喜欢

跨文化意识迁移英语写作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思路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试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