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秘专业新闻写作教学

2015-10-21杨璐宇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闻写作文秘实践

摘 要:宣传是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极为可能从事的工作,不免要和媒体打交道。作为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不能局限于一本书一堂课的教学,而是应该注重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并在课堂上贯穿媒介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文秘;新闻写作;实践

据统计,现阶段全国开设文秘专业的院校约为120所,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两个领域:企业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的办公人员,从事的岗位包括公务员、文员、出纳和助理等。而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多多少少需要与新闻媒体打交道。因此,作为一名文秘专业的高职学生,需要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并了解传媒环境和特点。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都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并且将之作为一门专业课来对待。

回顾我正在经历和所经历的三届(2008级、2009级以2010级)文秘专业的新闻教学工作,正如新闻的写作本身带有其规律一样,新闻的教学工作也有其规律。

一、內容有的放矢

适合高职学生的新闻教材是比较少的。我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丁柏铨教授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修订版)。我将其中的内容进行大面积的整合,其中针对写作部分,我将之分为三大块:消息、通讯和新闻评论。在教学中,将消息写作作为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通讯和新闻评论放在了解和鉴赏的地位。

按照新闻写作的规律,我把消息写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块来进行,分别是:消息概述、消息标题、导语、倒金字塔和新闻语言。教学过程中,对理论部分去粗存精,精选案例配合讲解。如在“消息标题”的教学板块中,整个课堂我采用了“学习、思考、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在课堂上,我准备的案例多种多样,有经典作品的标题,也有自己在媒体工作中遇到的新闻标题案例,有反面的、正面的,有修改前的也有修改后的,通过正反对比、前后对比,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和总结。在课堂最后,利用30分钟进行新闻标题拟写训练,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检查,并分析总结同学标题制作存在的基本问题。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紧凑,学生的参与度高,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了知识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消息标题的写作,有的同学写出的标题还比较出彩。

二、注重实践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闻写作教学“写”是核心。写什么、怎么写是我在新闻写作教学当中始终围绕的两个

思路。

写什么,就是要解决新闻来源的问题。新闻源于生活。平时,我注重学生新闻敏感的培养,课堂前开辟出“时事解读”环节、读报分析、看新闻视频分析、讲解校园重大事件等,多方面和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

怎么写,也就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写)训练,才能使“用”的能力提高。我安排学生写作练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课堂现场写新闻、走出校园找新闻、读报分析新闻等。让学生挖掘与自己生活中有关的内容来写,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使新闻写作更贴近生活。如学校开展运动会,我以此为契机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运动会现场进行新闻采写。大部分同学都写了赛事的有关情况,虽然选题普通,但学生们觉得有内容可写,且容易写,有兴趣写。个别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在运动会上挖掘了相关重要线索,写成了一条《我校新校区将建成一个综合运动场》的消息。

三、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这就是媒介素养。大学生已适应和习惯了媒介化社会的生活方式,但依然缺乏辨别和分析能力。所以,我通过课堂,帮助其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进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媒体。在开课之初,我就用多种例子与学生探讨了“新闻的立场”、“新闻的真实性”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新闻观,布置了“媒体知多少”的作业,让学生去去主动认识媒体、了解媒体。另外,积极关注传媒动态,并将其作为一个新闻实践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媒体的媒介的经营与管理。课堂上还采用模拟采访的方法,切身体会媒体工作者的种种。

二是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新闻的习惯。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平时的关注和浸润。我在课堂上开辟了“时事解读”环节,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热点新闻进行解读点评。起初这种方式取得的效果并不好,很多学生不善于或者不愿意主动获取社会信息,说新闻变成拿着手机读新闻。但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加上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度特点,大量的社会现象、社会热点还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了这一环节。如有一位同学选择的内容是日本发生地震海啸的事情,谈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地震的死伤情况太少了。我随后做了补充点评,拿出事前准备的数据:我国汶川地震和几乎同一时期云南盈江发生的地震震级和伤亡情况,来引导大家讨论我们应该从日本地震中学习什么、部分国人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是否正确?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同学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了,达到了自我教育、提高觉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伟东.论提高新闻理论教学质量的三个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2]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9.

作者简介:杨璐宇(1983.12—),女,广西岑溪人,2008年6月毕业于华侨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助教,主要从事新闻、文秘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新闻写作文秘实践
做好办公室文秘综合管理工作的思考
税务机关文秘工作的探讨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论梁衡新闻写作的致胜“三招”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专业实际应用课程《新闻写作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