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缓缓地流入学生心田

2015-10-21林欲月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性格语文教学

林欲月

摘 要: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结合教材及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用优秀人物的品质影响学生性格,使学生产生敬爱之情;用名篇名段的描写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感染学生性格,使学生树立爱国感情;结合日常听说读写的训练磨砺学生性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性格的培养,让爱融入教学之中。

关键词:爱;性格;语文教学;陶冶感染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的重要心理特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理所应当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中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以此完成素质教育提出的塑造青少年健全完美人格的要求,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适时抓住教材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让爱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借助教材中的文学形象,影响学生的性格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诗中教化,自古而然。语文学习对于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大,教学中应注意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情感熏陶情感,以性格培养性格。语文新教材中记叙描写了众多的英雄人物,这些优秀人物都具有崇高的性格品质。教学中深刻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体会他们思想、行为的优美,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情感,并逐渐形成健全完美的性格。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他把一生无私奉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的爱国精神及高尚情操,明如镜、清如水,正是今天年轻一代所需要的和应该发扬光大的。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有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周敦颐;有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教师在讲到这些作品时,要善于从性格这一角度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使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性格美中得到陶冶,促使他们以作品中光辉形象为榜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美好性格。

二、借助教材中自然景物的賞析,陶冶学生的性情

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都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的美好追求。细致赏析这些景色,对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性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峡》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三峡的壮美,教师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我们会被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被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被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作品表达了作者珍惜时光、努力奋进的人生态度,作者描写自然,是为了表现人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

三、借助作品中社会生活的描写,感染学生的性格

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具有更大的知识和性情教育作用。因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人的性情感染和熏陶更为强烈,教师应利用这部分教材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美好性情的形成。杨朔的《荔枝蜜》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散文。这篇散文把蜜蜂、劳动人民和建设生活衔接起来,融为一体,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深刻的现实生活真理——正在用辛勤的劳动建设新生活的人们,实际上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他们是平凡的,他们又是伟大的,从而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提高到一个美的境界。这种思想性格的美不正是我们要求青年一代进行高度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吗?《白杨礼赞》一文,茅盾以审美的眼光、动情的笔调来描写西北的景观,作家的目的是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作者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远大前途,热烈地歌颂他们,用直率的方式表达个人和全体民众的意志、愿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路,借白杨树这一具体形象,抒发他对北方农民及中国人民抗日精神的热爱之情。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强、美好的品格来说是多么生动的教材呀!

四、借助语文综合训练,磨砺学生的性格

性格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学通过日常的听、说、读、写训练,在性格的理智特征和意志特征方面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磨砺。这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的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是人们心理内部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习惯是第二天性”,培根认为“一切天性与诺言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语文教学中习惯的养成正体现在综合训练中,需要教师付出爱心,耐心细致地辅导。

例如,书写要工整准确,观察要细致准确,思维要独立思考,钻研要全面。在这一方面,有两点应该引起广大教师足够的重视: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训练中教师应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绝不歧视他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良好性格的形成。二是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系列化的训练磨砺,不能“一曝十寒”。性格的磨砺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需要一番苦工夫。

总之,受语文学科性质和基本任务的影响,语文教学本身蕴含着巨大的人格教育功能。语文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着眼于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艺术,使学生的精神境界逐步完美和升华,通过培养学生完美的性格,强化综合素质,必能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这种蕴含在教材深处的自然力量,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着学生,就像涓涓细流浸润学生的心田。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结合新教材坚持不懈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性格培养,就能让学生明白、理解老师的爱,这不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能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陆祎.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性格素质初探[J].课外语文,2013(8).

猜你喜欢

性格语文教学
猫的性格爪知道
冬天的性格
风的性格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