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地区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因素研究

2015-10-21潘霞

2015年15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影响因素

潘霞

摘 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各地旅游业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甚至把旅游业作为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在GDP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影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因素,以西部地区为例,并且跟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关键词:旅游区域差异;影响因素;西部地区

影响西部地区区域旅游经济的因素有很多,如旅游资源、交通、经济发展、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各地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

1.旅游资源禀赋差异

旅游资源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发展,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好的旅游资源能带动旅游地的发展,提升旅游地的档次,扩大旅游效应。即西部地区各省市的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对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很大。

国家旅游局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则说明该景区的资源禀赋更好,可进入性更好。由于不同等级的旅游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同,所以文章在进行分析时,参考前人的研究,将不同的景区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到景区密度公式。Y = 5Y1 + 25Y2 + 15Y3 + 075Y4 + 025Y5。其中Y为旅游景区密度值,Y1、Y2、Y3、Y4、Y5分别表示5A、4A、3A、2A、1A级景区的个数。通过查询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并结合公式Y的计算可知西部地区旅游经济较发达的地方加权得分也较高,其中四川、新疆、广西、内蒙古这四个地方的得分较高,其中这五地中5A级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366%,4A级景区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5292%,而在因子得分中前五名的只有四川、新疆两地,说明广西和内蒙古两地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是旅游业经济的发展受到其他如交通、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影响。西藏、青海、宁夏三地的加权得分较低,旅游资源的不足成为了制约西藏、青海、宁夏三个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2.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旅游服务水平差异

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及旅游服务水平对旅游地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讲旅游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所能接触到的一系列设施,旅游服务水平则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所能体会到的服务。

看到:内蒙古、云南、陕西、四川的旅游行数量占西部地区旅游社的比重为153%、126%、1182%、1049%,四个地方的比重和为5021%。超过了西部地区12省市旅行社数量的一半。从星级酒店数量来看,云南、新疆、四川、广西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的比重为144%、135%、121%、104%。这四个地方的星级酒店数量占到了整个西部地区的507%,超过了西部地区星级酒店数量的一半。

3.区域经济背景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如旅游地旅游设施的完善。增加旅游地交通的可进入性。同时只有居民有可支配收入时,旅游动机才会更强烈,进而参与旅游活动。为了更好的说明区域经济背景差异对旅游地发展的景响,相关数据表明固定资产的投资越大,旅游外汇收入也较高,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地区有:四川、内蒙古、陕西。且这些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较大。从旅游外汇收入来看四川、内蒙古、陕西的旅游外汇收入也相对较高。区域经济背景的差异对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4.产业政策环境差异

产业政策是国家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推动产业发展的方针和准则。产业政策的支持可以推动旅游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发展较弱的旅游地,产业政策的扶持显得尤其重要,旅游欠发达地区必须走政府主导道路才能寻求更好的发展。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为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云南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政府支持力度大,所以旅游业发展较好。相反的西部地区的宁夏由于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的发展,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扶持力度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旅游资源各方面的原因。旅游经济发展较弱。比如政府提出的“重庆模式”、“云南模式”就是产业政策扶持的表现。不同地区的产业政策环境不同会影响区域旅游业经济发展。

5.促进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较高地区的发展对策。这些地区的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可进入高。因为此类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很好,所以此类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利用自身的交通、旅游资源等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突出其旅游地的特色,旅游地要结合自身资源、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开发一些特色鲜明、游客参与度较高的旅游项目,同时加大旅游宣传,加强与旅游发展较好的相邻省市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形成特色旅游项目,进而提高其吸引力,实现旅游地的更好发展。带动起西部地区旅游合作、人才交流。实现由极化作用不断转变为辐射效应。

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的对策。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起西部地区发达区域来看,较发达区域的经济背景与交通设施比不上发达区域,所以需要政府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对旅游业的支出的投入,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打造区域的规模经济效应,最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同时注意与周边省市建立起合作,注重打造旅游精品区。突出其特色旅游资源,实现其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可进入性较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较差的对策。旅游业对当地GDP的比重相对比较低,所以针对这类情况,我们要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西藏地区虽然其可进入性较差,地理位置偏远,但是其神秘的宗教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是对于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一些民俗風情体验项目,扩大其景点的宣传力度进而带动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或者根据旅游地的情况举行一些大型的旅游节事活动,要以市场为异向同时加大政府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积极加强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旅游的合作。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特色有针对性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与旅游业共同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高超,陆玉麟.江苏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90-6691,6693.

[2] 杨世和.黄山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45-148.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影响因素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论西部地区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