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因素的分析

2015-10-21吕瑞祥

2015年15期
关键词: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

吕瑞祥

摘 要:我国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作用越来越明显的同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我们有一个伟大的距离贸易大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研发创新、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因素,使用触摸屏软件回归对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因素和识别最重要影响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因素。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资本密集型;研发创新;产业结构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该选题对于研究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原因进行直接说明,得出不同的出口商品结构对一国经济的促发展和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的发展更加依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这篇论文,让我们冷静下来,不要沉迷于我国的表面繁荣,实则问题重重,有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变。

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地位持续提升。货物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16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4年的143912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速20%,高于我国同期GDP的增长速度,中国货物贸易出口的世界份额则从1978年的07%持续扩大到2014年的122%,中国连续第二年居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出口货物的高端升级,由世界贸易体系的小国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大国。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快速增长的良好前景。

出口产品可以分为两类,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和高附加值制成品,基本上可以代表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基于1981 - 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一个粗略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图2-2 1981年到2013年中国出口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占比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占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比率越高,表明出口技术含量越高,该国经济更发达,反之亦然。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第一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明显下降,从1978年的2819%下降到2013年的94%,第二产业波动不明显,仍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显著增加,从1978年的2394%到2013年的469%。这表明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一步一步的生产方式是合理的。

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增加的影响在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是不容忽视的。

三、实证分析

1,变量构建;本文将影响出口商品结构Y的主要因素设定为:产业结构X1、研发创新X2以及外商直接投资X3。

出口商品结构Y用于制成品的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例,X1的工业结构测量使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和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创新X2过去研发基金数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外国直接投资在历年的X3实际外国投资。

构造线性回归模型Yt=β0+β1X1+β2X2+β3X3+ut

对Y X1 X2 X3进行单位根检验;

变量ADF统计量临界值(5%)结论

y-1.69-3.00不平稳

x1-1.88-3.62不平稳

x2-2.13-3.63不平稳

x3-1.50-3.62不平稳

Y(-2)-5.41-3.66平稳

X1(-2)-4.29-3.67平稳

X2(-2)-7.65-3.64平稳

X3(-2)-6.02-3.66平穩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处理全部用eviews6。

由结果可知,Y X1 X2 X3都属于不平稳变量,但是同属于二阶单整,可做协整检验,如下,先对回归模型做最小二乘估计,再用ADF对回归残差进行协整检验;

回归方程为Y∧=-0.18+0.15X1+5.85X2-1.84X3

(-1.97)(4.34)(2.26)(-1.2)

R2=0.97 DW=0.77 F=200

对上式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不含常数项和时间趋势,由SI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结果如下:

由结果可知,残差在10%水平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单位根.得到原来的几个变量是协整的。

四、通过本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产业结构对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大力发展第二与第三产业能够有效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所以我国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但是从现实考虑,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我们不能放弃,还是要稳定发展。而站在环境的角度来说,第二产业对生态环境破坏巨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综合考虑,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保证第二产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平稳发展,不能放弃第一产业。

从以上计量分析结果看出研发创新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作用非常明显,即R&D资金的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接近6个百分点。这就为我国日后优化商品结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不管是作为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在创新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大力鼓励创新,在未来,会给我国带来光辉的前景。但是从现实来讲,对于我国的传统产业不能抛弃,这是由比较优势理论决定的,同时对于拥有全世界最大人口基数的国家,就业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国应该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不吝投入。

根据模型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并不十分明朗。其中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有待研究,这也是我接下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所以,在这一点上,暂时不能提供更多建议。(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逄锦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J].财会研究,2010.

[2] 孙晓飞.FDI 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邱翼民.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中的外资效应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07.

[4] 林毅夫、李永军.出口与中国的经济增长:需求导向的分析.经济学(季刊),2003.

[5] 张亮.我国出口依存度的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

猜你喜欢

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
企业自由进入与经济周期行业间传导*——基于两部门DSGE模型的分析
大国雁阵模型可分析我国产业转移吗?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工资、失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区域差异分析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Appearance of a neural bypass between injured cingulum and brainstem cholinergic nuclei of a patient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n follow-up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images
产业结构
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刘波: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