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外资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原因探究

2015-10-21林胜福

2015年15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结构

林胜福

摘 要:本文居于西方经济学传统理论,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从最近出現的外资资本撤离我国的现象为出发点,去研究其产生的最本质原因,并做出合理的理论解释。另外,本文居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我们做出合乎经济学内涵的假设,并利用真实数据去建立该模型。通过计量方法的检验,我们得出了该模型的具体形式,并利用其去作了模型的结构分析和经济学上的解释。当然,其中我们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方法去分析各个因素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讲,本文所作的研究虽然在方法上没有创新,但是其所作出的经济学理论解释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外资资本;结构

一、引言

自从2013年以后,我国面临着大量的外资逃离本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2014年后期,情况一度出现严重的撤离群体效应,甚至有人还抛出中国经济崩溃论。居于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说法,本文居于实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探究,并说明中国经济内部原因所导致外资撤离的现象。首先,我国经济自从1995年以来,我国对外资利用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里,随着我国不断地开放,外资的直接投资的资本数量也是不断地上涨,成效卓著。这些显著的特点,主要是由于我国内部的原因所造成的,尽管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更是一度快速增长,并没有停止下来。显然,金融危机并没有对我国利用外资造成严重的影响。再着,外资在我国的投资额度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不断的成长,直至2013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了,外资开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到了2014年度时,下降的趋势更是急速递减,这种势头毫无停止的趋势。突然,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撤离中国,谣言四起,各种论调漫天飞舞。例如:松下电器、丰田汽车、美国众多重型机车企业、韩国三星企业等。这些毫无疑问都是需要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去理解和做出解析的,也是我国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更是本文突出研究的重点。由于这是中国目前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国内研究成果空白甚多。居于我国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国最大的特点,西方经济学可能并不可以从根本上去解析我国的这种现象。所以,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解析,并利用杨小凯的超边际分析去分析和探讨我国这种现象的成因。进一步深入地剖析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并说明这种成因的构成和机制。

二、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一)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从1995年到2013年这个过程中外部因素一直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安倍经济学,德国工业4.0,欧洲债务危机,全球金融风暴等。这些因素的变化毫无疑问会对我国吸引外资产生影响,但是,在这里我们并不去研究外部因素对我国吸引外资的影响,相反地,我们更加注重我国内部因素对外资影响,所以我们假定外部因素是不变的,或者是不存在的。由于内部因素的种类繁多,但是起了主要影响的是:(1)成本;(2)居民财富;(3)创新;(4)劳动力;(5)政策。可是,对于成本因素和创新因素,这两个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相互关联性,这是由于我国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而且主要还是集中机器设备上。因而它的创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减小成本,另外,这种创新还是过于依赖于国外已有的技术,而非完全自主开发的世界领先的技术,当然,我国也存在自主创新并世界领先的技术,但是,对于商业技术自主创新、高质量的很少。因而,并没有对于国外技术有过多的影响力。另外,对于政策因素,我国的政策一向是鼓励与支持外资资本的,而且随着我国不断地对外开放,这种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它所起的作用毫无疑问是连贯的、一致,因而这个因素可以看做常量,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总的来讲,我们只考虑成本、居民财富、劳动力不断地变化中对于外资资本的作用。另外,我们也进一步假设其符合最小二乘法的所有条件,根据现存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把外资资本看做是I,成本为C,居民财富为Y,劳动力为L,从而有:

I=aY﹢bL﹢kC﹢u

于是,该模型就是我们要建立的。其反映了外资资本变化收到居民财富、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影响,u为噪声。如下表所示:

(表九)

时间(年)外资直接投资(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成本(元)劳动力(万人)

19952295.95860.7972368065

19962746.667651119568950

19972683.97250.41239169819

199826177587.11414570637

19992006.88064.321550571394

20001696.38533.41683072085

20011730.792261868172797

2002208510178.42059373280

20032599.411094.42228973736

20043285.7123582365274264

20053978.799113747.92507674647

20064334.314815346.52811574978

20075132.68917926.23125075321

20085311.935720541.383604575564

20094623.734122327.823912275828

20104703.642525028.454396776102

20115061.994628787.075124176420

20124468.777832481.35838676704

20134319.4445358516581476977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并作了数据处理)

通过计量软件EVIEWS的运算,我们有如下的结果:

a=1.11 b=O.37 c=-O.62

R1^2=O.934 R2^2=O.921 DW=1.396 RSS=1887470

由于最小二乘法估計结果表明,外资投资与国民财富呈正相关,与成本城负相关,与劳动力呈正相关。但是查表可知,DL=1.08 DU=1.53;由于DL

由此我们有了外资投资与各因素关系的模型,如下所示:

I = 1.11Y + 0.37L – 0.62C

三、模型的结构性分析

(一)模型的结构性分析

由上面的结构性方程,我们可以看出该方程充分地反映出因变量与各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一,外资资本与国民财富的关系。外资资本与国民财富呈现出正相关性,并且国民财富变动一个单位,外资资本变动1.11单位,造成这样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我国一直是贫困落后,人民财富稀少,财富来源少;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本拉动的,所以人民的收入主要来源工资水平。另外,我国劳动力主要集中于第一、二产业(即劳动力密集型),其次,外资资本也主要集中于第一、二产业,因而更多的资本意味着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收入更多。第二,外资与劳动力的关系。外资资本与劳动力呈现出正相关性,劳动力变动一个单位,外资资本变动0.37。造成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外资资本主要投资在第一、二产业,而第一、二产业的模式更是注重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时,我国过多的低廉劳动力就更具有对资本的吸引力,体现了我国人口红利的积极作用。从劳动力市场角度来看,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所以厂商能减少对劳动力找寻成本,并且能够找更好的劳动力,更低廉更高质量的劳动力。第三,外资与成本的关系。外资与成本呈现出负的相关性,其中成本变动一个单位,外资减少0.62各单位。这情况反映了我国外资资本结构中不合理因素,由于其集中在第一、二产业,可是第一、二产业更加依赖于低成本因素,这是由于其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最没有话语权,利润更加小。因而,厂商对于成本的控制更加严格。也就是说,当成本变得更高时,对资本的负效用更加明显。

总的来讲,我们可以得出了过去我国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主要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当然也有其他因素,例如:政策、市场等。这些在此我们并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所以不去讨论。另外,由于各种其他因素的存在,使得该模型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它并没有失去其自身的意义。

四、模型的现实意义

(一)模型的现实意义

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就是我们最终要解释的现实情况。到了2014年,我国外资资本开始出现较快速地撤离我国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从该模型的角度去理解。首先,2014年,我国出现了劳动力快速下降,这使得劳动力不能满足第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因而劳动力的传统优势逐渐被削弱,进而对外资资本产生副作用;其次,由于我国的最低工资一直不断地上升,租金也不断地上涨,并且在通货膨胀下,各种生产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其结果毫无疑问导致总体成本加速地上涨;再者,就是我国政策因素。自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的上台,国家开始实施产业升级的政策。这就意味着未来我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的产业我国更多地不符合我国未来经济增长要求。其结果必定会使得外资资本不得不撤离中国,这一定程度是由于外资资本结构所导致的,其已经不符合了我国的现阶段的要求。最后,这也有外部因素。例如:西方国家的在工业化,使得外资资本回到西方国家拥有更多的政策优惠,更多的投资机会,更加有效地资本效率,更加高的资本回报率;同时,由于东南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原来我国所具有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这也使得外资资本撤离我国的另一个因素。总的来讲,居于我国国内因素,这个模型很好地解析了外资资本撤离我国的主要因素。虽然,这个模型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因素,但是他并没有影响其最本质的作用。(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高级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出版社.

[2]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3] 《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3-2014》

[4] 中国的《1995外资产业目录》

[5] 中国的《1997外资产业目录》

[6] 中国的《1999外资产业目录》

[7] 中国的《2002外资产业目录》

[8] 中国的《2004外资产业目录》

[9] 中国的《2007外资产业目录》

[10] 中国的《2014外资产业目录》

[11] 《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3》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论结构
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研究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论《日出》的结构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