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双钢琴发展的探索

2015-10-21赵洋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发展历程

赵洋

摘 要:双钢琴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从18世纪起,西方的作曲家就探索出了这种艺术的形式。写下了专门的作品。该文主要分析了双钢琴的发展,对其发展历史进行深入地探索,以发现双钢琴的发展规律,介绍这种艺术方式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双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钢琴演奏的一种方式,双钢琴的发展很早,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双钢琴的演奏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表演形式。双钢琴在我国的教育界也逐步地发展起来,目前的教学工作已经正朝着世界领先水平看齐。

关键词:双钢琴 发展历程 我国双钢琴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240-01

双钢琴是一种艺术演奏方式,起源是18世纪的西方国家利用两架钢琴进行合奏,通过两者的共同努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诠释。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演奏方式给音乐以新的生命,激发钢琴的独特表现力。在音乐教育方面,我们在发展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在双钢琴的演奏活动中,合作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演奏者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学习双钢琴需要有敏锐的和声的听辨能力,声音的协调能力和较好的声音控制能力。而双钢琴特别注重对以上能力的培养。

1 双钢琴的发展历史

双钢琴,这种艺术形式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就开始形成了。最早的双钢琴的作品是法国作曲家的《不可比拟的美丽》和英国作曲家的两架维吉尔钢琴所作的作品。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双钢琴在莫扎特的时代非常流行,在莫扎特之前,双钢琴还不普及,演奏多采用非键盘乐器,键盘乐器只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但是在上流社会,比如:宗教仪式和贵族家庭聚会也会用到键盘乐器。因为莫扎特的英国公开演出,双钢琴得以面向世人,并且在那之后,开始流行,拥有越来越多的听众。音乐家也经常使用双钢琴演奏。直到莫扎特时期,双钢琴的作品才问世。

在20世纪,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双钢琴作品,比如:大音乐家,舒曼、格雷还有拉威尔等都采用双钢琴来谱曲,进行音乐创作,并且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给世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勃拉姆兹的《海顿主题变奏曲》,舒曼的《行板与变奏》。美国的乔治.克拉姆用两架钢琴和打击乐创造出了《小宇宙(二)》,许多有名的音乐家都写过双钢琴的协奏曲。双钢琴的发展直到19世纪至今,其二重演奏的模式才确定下来,成为一种成熟的音乐演奏形式,在各大音乐厅进行演奏。双钢琴和钢琴独奏、协奏作为钢琴演奏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分秋色。

2 现阶段我国的双钢琴教育

双钢琴是在上个世纪末出现在我国的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在我国的舞台演奏活动中,双钢琴的应用比较广泛,以其独特的演奏模式吸引了众多音乐欣赏者,自此后便出現了专门的双钢琴演奏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在1996年我国深圳第一次举办了“97国青少年双钢琴比赛”,这次活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此双钢琴开始在我国的音乐界风行,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开展双钢琴教学活动和双钢琴演奏活动。我国的音乐教学界开始关注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的音乐界来看,我国已经有一些音乐家开始研究双钢琴的教学,并且写出了双钢琴的作品,有的优秀作品还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我国还出版了第一本专门的双钢琴作品选《中国双钢琴作品选》,它结合了中西方的音乐风格,具备了中国风格的双钢琴曲谱。共含有260首作品。有些作品加入了中国传统的戏曲元素,有些作品加入了气势非凡的交响曲的元素,还有的作品综合运用了现代的音乐创作手法,对中国传统的民歌、名曲进行改造,创作了中西结合的双钢琴作品。还有中国著名音乐家洗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也加入了双钢琴的演奏元素,成为了优秀的双钢琴作品。总之,我国音乐家非常重视双钢琴的作品和双钢琴的教学活动。

在我国的钢琴教育活动里,也进行了相关的双钢琴教学,目前,有很多有条件的院校开设了双钢琴的教学课程,建立了专门的双钢琴教师岗位,雇佣专业的双钢琴教师,为我国的双钢琴教学提供了基础。我国传统的钢琴教学采用的是一架钢琴,进行两人的合弹,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效果也不好。使用双钢琴教学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但是使用双钢琴的曲目比较难以演奏,学生学习的过程很缓慢,一般要进行三四个月的学习才能熟练掌握技巧,进行演奏。因此,需要由专门的教师开设专门的双钢琴教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双钢琴合奏的曲目仅仅限制于巴洛克时期与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双钢琴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现场演奏。应该选用难度适中、程度合适的曲目进行练习,在进行日常的演奏训练时,应注意对学生的发音方式和发音问题进行纠正,但是需要等到学生演奏完之后再纠正,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应变能力。

课堂讨论。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让学生了解这个作品背后的情感和故事。要播放原版的钢琴演奏,在两人的双钢琴演奏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中的感受。学生可能会感觉到两架钢琴在演奏时,演奏层次分明。此外,对于钢琴曲谱上的表情符号,也要留意,讨论这些表情记号在音乐中传达的感情和意义。让学生在弹奏中培养两人之间的模切,同时掌握合作时的感觉,把握好度。

研究双钢琴作品声部结构的类型。一共有六种研究方式,对话式结构-卡农式结构·齐奏式结构;旋律加伴奏式结构-复调式结构、6多线条式结调式结构。在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中使用不同的结构,比如在古典风格的音乐作品中,多采用前面四种结构。到了近现代,双钢琴多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方式。

3 结语

双钢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出现在音乐演奏的视野中,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演奏活动中,出现了专门的双钢琴欣赏者和作曲家,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方式。在我国音乐教学活动中,关于双钢琴的教学也在逐步发展,并致力于培养出大量这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珺.以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为例对双钢琴演奏与教学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2] 刘潇.双钢琴的教学构想[D].吉林大学,2011.

[3] 赵婷.双钢琴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5):125-126.

[4] 赵婷.如何更好的进行双钢琴教学[J].黄河之声,2010(4):50-51.

猜你喜欢

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三种常见的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的创新点研究
电力企业中物资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澳大利亚旅游教育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质性演进历程研究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