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从社会需求角度施教

2015-10-21彭夏林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社会需求体育教学

彭夏林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输出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应紧跟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有良好的心态的学生,应树立起“以社会需求设专业,以岗位核心能力设课程”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社会需求 体育教学 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44-02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思维的主阵地,根据他们的职业特点给予其职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为此,在积极开展公共基础体育教学的同时,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和专业教授其相应的体育内容和知识,使学生逐渐形成职业意识,并通过体育教学提升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体育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体育教学更好的服务于职业教育,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社会角色,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社会需求就业为导向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办学方针,随着我国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逐渐的完善和深入,高职院校开设适应性体育教学课程,它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人才竞争激励的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怎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深有感触,在实际的就业中,我发现:单位、企业不仅希望劳动者要具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希望学生具有与专业要求相适应的身体素质,能够满足工作岗位的身体需要。因此,应当加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技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

1 根据社会需求审定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职业院校目标应紧紧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并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来调整培养方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职职业适应性体育。高职职业适应性体育,培养目标的重点应体现在全面性、多样性、适应性上,在内容上做到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与教育育人相结合,在实施方式上,形成“厚基础、熟专项、重健康”的培养模式,即“定位为打下坚实的体能基础,注重健康、快乐的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意识”;熟练掌握一、二种体育项目运动技能。

2 注重学生体育意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离进入社会仅有一步之遥,因此在这个阶段能否给学生培养起一套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在今后步入社会后有着莫大的好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及能力呢?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参与到学院体育教育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思想道德意识得到共同培养与提高,以此来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在无形中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对高职学生来讲,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对于增强学生的抵御疾病和不良心理具有重要的帮助,良好的体能是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职业学院要把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方针,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对体能的需要,选择相关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和培养是学生能够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从近几年在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着重的往往是那些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外,同时又具备开拓创新意识,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毕业生。道理就在于一个单位领导要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不断发展,除依靠本单位的协同努力外,必须广泛寻求本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所以学生时期良好的体能,专业的技能,加上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工作上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体育活动、比赛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缩短互相之间的距离,进行互相沟通,体育历来是人生的友谊使者。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所学的体育技能与社会交往、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

3 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教师首先要明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树立体育教学为就业服务的理念。体育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和学习某一体育特长和技能,使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的了解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那么,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课呢?教师又对课的设计怎样安排呢?为了上好体育课,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我们在教材的选取和教法的运用上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方面着手。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经典体育赛事片段、介绍著名运动员的不平凡的事迹,通过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最直接地吸引、感染学生,还可以通过民主的教学氛围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他们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体育教师能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多钻研、多研究,就一定能让学生感兴趣,并上好体育课,这样,就能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水平。提高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整体水平。同时应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主动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锻炼。

4 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三年的高职体育生活转眼即逝,体育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了学生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体育教师除了教学生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外,还应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大学体育与终身体育紧密相连,逐渐建立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完整过程,通过终身体育意识的建立,让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终身体育观主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系统、完整地将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生全过程。提倡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积极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和健康长寿。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体质测试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高中毕业年龄级相比,除个别项目成绩稍于提高外,其它指标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能否进行终身体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体育,因此一定要抓好高職院校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是影响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末班车”。因此,只有让学生真正认清了终身体育的重要性,才能够产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动力。

5 结语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要按照服务学校的办学方针,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准则,按照社会需求、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来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满足学校就业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实用性的目标,使体育教学能够真正的为学生的就业服务,体育教学应当从单纯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转向体育教学和职业就业相结合的转变,结合社会需求,市场就业的特点来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不断的适应职业学校教育的需求,体育教师要提高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认识,从而构建符合职业学校特点的特色体育课程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学生就业和职业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形式,使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学校应当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体育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开拓思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行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努力培养出全面、合格的职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婷.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探讨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3(13):94-95.

[2] 李会明,邓伟.透过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62-63.

[3] 余惠清.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80-81.

[4] 申华伟.探讨中职院校体育改革与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3(8):172.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社会需求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与领袖气质养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商水县高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