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改进思路探析

2015-10-21金涛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资源

金涛

摘 要: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中存在教学组织方式、内容与理论教学落差过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稀少、陈旧、缺少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训练等问题,所以,应将形成循序渐进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体系、丰富实训教学资源、选拔培养骨干学生团队、增加认知实习环节作为改进思路。此外,作为保障措施,还需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实训指导能力,组建骨干教师团队,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以及编撰专门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

关键词:实训教学 组织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09-02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Ideas About Practical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in Tao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Henan, 473004,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erence of organization way and content compare with theoretical teaching is too large; The teaching mode is monotonous; teaching resources are scarce and old; lack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under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in todays Practical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so it should introduce some ideas to improve it, such as form gradual organization way and teaching method system ; increase the train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select an train the backbone team of student; add the sector of cognitive practice. In addition,as the safeguard measures,it should give the teachers some necessary training,strengthen their guide abilities of practical training ,form the backbone teacher team,improve teaching conditions,and resources,compile the special teaching material and guide book of practical training.

Key Words: Practical training;Organization wa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sources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專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普遍开设了实训教学。由于实训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以及教学经验和客观条件的欠缺等原因,《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有必要探析其改进思路。

1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训教学组织方式、内容与理论教学落差过大

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一般采取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团队”,甚至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架构,让学生担任“部长”、“秘书”等虚拟职务的组织方式,采用的教学内容以案例为主,要求各个小组或团队完成案例中规定的各种任务或回答案例问题,并进行集中展示和讨论。这实际上是试图将美国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案例教学模式移植到中国的课堂上。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学员都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案例教学中能很快进入组织角色。而中国的本、专科学生,大多数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上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再加上学生在理论教学中习惯接受的通常是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一旦进入新的教学组织模式,由于对自己在小组、团队或“部门”中的角色缺乏了解,很长时间会无所适从。这导致实训教学的大量时间被小组或团队的角色适应与磨合占用,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此外,在实训教学中直接照搬MBA教学案例,特别是国外MBA案例,往往效果不佳。这不仅是因为此类案例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国内差异巨大,内容冗长复杂,更主要的是分析此类案例所需要的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教学内容存在明显落差,即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面对此类案例依然会不知从何入手。再加上教师本身往往也对MBA案例教学缺乏了解,指导经验不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适合于学生特点的、能让学生接受的案例和指导方法,也很少对现成的MBA案例进行必要的修改,所以对于这些复杂的大型案例,教师也常常难以理解和驾驭。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对实训案例感到很新奇,抱着很高的期望,讨论发言也很积极,但大多数人的发言往往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展示和讨论长时间难以走上正题。而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时常也束手无策。

由此可见,由于在组织方式和教学内容上与理论教学落差过大,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中照搬MBA式的案例教学是不合适的。要想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解决实训教学如何在组织方式、教学内容上与理论教学更好衔接的问题。

1.2 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稀少、陈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实训教学往往一开始期待很高,讨论、参与也很积极,但越到后面,学生的反应就越是消极,以至于实训课上得越多,学生缺勤率就越高,甚至最后连作业、报告都要教师再三催促才肯上交。而且,通常是刚开始上实训课的第一届学生反应最积极,第二届、第三届的学生就越来越消极。究其原因,首先是实训课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目前实训课的教学方式要么是布置案例或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上交报告;要么是利用实训室里安装的KJ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教师指定某个模块,要求学生上课时通过软件的操作界面完成规定的任务。对于前者,如果教学中反复多次使用,学生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进而觉得分析案例比应付理论教学的作业更“麻烦”。至于后者,在学生看来和在网吧里玩电脑游戏差不多,而且KJ软件远不如游戏有吸引力,所以很快也会失去兴趣。

其次,目前实训教学资源十分稀少,形式也很单调。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客观条件缺乏以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不能及时补充、丰富教学资源,这使得教师即使想采取更灵活、生动的实训方式,也会因资源缺乏而无力实施。所以在教学中往往是几个案例、一套软件、几个任务反复使用,前一届用完后一届接着用。学生若有心“应付”实训,甚至不用来上课,最后只要把高年级的报告拷贝一下、略作修改就行了。

事实证明,实训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离不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经过精心选择的教学资源库或案例库,也离不开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体系。

1.3 缺少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训练

一般经过实训教学后,学生基本可以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如设计、填写各种表格、问卷、组织各种调查、测评活动的基本程序等。但许多毕业后真正搞人事工作的学生反映,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初阶段,仍然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熟悉、适应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因此只能完成最简单的工作,一旦领导布置稍微复杂些的任务,即使实训课上反复练过,照样会手足无措,好像学到的东西统统都用不上,工作效果反而远不如许多低学历的老员工。这说明实訓教学虽然可以让学生体验相对真实的工作流程、任务、问题等,但企业中高度复杂而具体的工作与人际关系环境,在学校里是模拟不出来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又是最需要和一个个真实的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因此对于学生,缺少了进入企业、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训练,实训就是不完整的。

2 《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改进的思路

2.1 形成循序渐进的“阶梯型”实训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体系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理论教学首先要为实训打好基础、做好准备,为此,应调整理论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方法。可以加大理论教学中案例分析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将经过仔细挑选加工、内容生动灵活、短小精悍的多媒体或视频案例引入理论课,根据学生的反映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地设计案例问题让学生当堂讨论。讨论分析课堂案例时,应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让学生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逐步适应新的教学组织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小组或团队的磨合过程提前进行,同时也能锻炼教师和学生对于实训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的适应与驾驭能力,以便为在实训课上面对更为复杂、要求更高的任务做好铺垫。

其次,实训教学也应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适应能力以及理论课的内容,调整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的开始阶段,要尽量选择较为简单、有吸引力的案例和任务,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课堂点评,在以后的教学中再视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加重难度,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

在此基础上,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要逐渐摸索形成一套互相承接配合的体系。这样既可以使二者紧密衔接,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实训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

2.2 依靠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力量,丰富实训教学资源并使之成熟化、条理化

教师应在平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实训案例和任务,并能够在课后根据教学效果,对案例不断进行加工完善,使之逐渐成熟,还要注意总结积累教学经验,使宝贵的教学资源能够通过合适的方法用在恰当的地方,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事实证明,年轻学生虽然缺乏实践经验,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问题、新方法常常比年长的教师更具有敏锐性和悟性。只要能有效激发其积极性,他们时常能找到更典型有趣的案例,能发掘管理软件更复杂高端的功能,甚至能把案例讲解得比老师还好。所以,应当及时把学生在实训中的成果和闪光点记录、整理下来。

经过长期收集、整理的成熟教学资源和经验,最终应当使之条理化,形成能够有力支援教学实践的案例库、课件库和教法库。

2.3 注意选拔培养骨干学生团队

骨干学生团队是支撑实训教学的重要力量,同样的教师和教学内容,有没有骨干学生团队的支持配合,实训效果大相径庭。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选拔出表现积极、成绩优秀的学生,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实训中通过他们与教师形成有效互动,带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这些优秀学生的能力与经验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参与更高层次的实训做好准备。

2.4 增加必要的专业认知实习环节

为弥补缺乏实际操作训练的缺陷,实训教学应在一般课程结束后,增加必要的专业认知实习环节。这一环节应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所有学生都应参加的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一般性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进一步熟悉基本技能。二是选派优秀骨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招聘甄选、职位评价与设计、工作分析与定岗定员等较为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校企合作项目,让他们进一步掌握高端职业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为他们今后从事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并通过他们的工作表现将实训教学的效果真正体现出来。

3 实训教学改进的必要保障措施

3.1 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实训指导能力

可以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或接受高水平的MBA案例教学培训。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实训教学的组织方法、指导技巧以及收集、整理、完善教学资源的技能。

3.2 组建骨干教师团队

应要求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的教师定期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及时整理、完善教学资源,并为他们提供相关便利条件。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形成有能力不断提高实训教学水平的骨干教师团队。

3.3 切实完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

应加大投入,切实完善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及时购置、更新KJ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和相关专业书籍等,帮助教师团队整理形成案例库、课件库等教学资源,并切实重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供方便。

3.4 编撰专门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

可以考虑在条件成熟时,依靠骨干教师团队,在充分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成熟的案例、教法等经过优化、整理,编撰出专门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作为保障和进一步改进教学效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金华,王周火,童石荣.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进研究[J].科技资讯,2013(4):208.

[2] 陆源.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4(9):123,125.

[3] 陈韩梅.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74-75.

[4] 彭良平.基于工作过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2):71-72.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资源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