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2015-10-21万美君曲娜娜

2015年30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辽宁

万美君 曲娜娜

摘 要:文章采用访谈法和文献法分析了辽宁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现状,笔者提出需要通过政府补贴来提高专业人员的福利待遇;同时,加大专业培训,进而构建一个包括护士、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为一体的专业养老服务队伍。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专业服务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辽宁;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

一、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现状

目前,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主要是指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的护士;为老人提供基础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的专职护理员;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等专业方法,帮助养老机构老人发挥自身潜能,解决自身问题的社会工作者;以及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帮助老人解决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师等。笔者认为这些人员都称之为养老机构专业人员。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A养老院共有床位300张,入住近300人,养老院工作人员不到30人,其中护理员仅不到20人;B养老院共有床位1146张,已入住600多人,养老院工作人员17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护理员100人、后勤保障人员50人。从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养老院分析无论哪所养老院护理员人数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的需求,并且存在护理员年龄偏高的现象。两所养老院中只有护理员没有专业护士。

1、护士

2015年3通过对沈阳一所民营养老院(A)的调查和访谈了解到,该养老院共有床位300张,目前基本都已入住,其中90岁以上有30多人,需要介助和介护的大概占50%以上。这些老人体弱多病,并且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疾病,需要养老院配有医院。护士又是医院中与老人接触最多,提供服务最多的专业人员。但目前大多数养老院没有医疗设施设备,并且即使有医院,养老院中护士的待遇也不高,优秀的护士严重流失,很难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要提高老年护理的专业水平,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护士至关重要。但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护士仅100多万人,与人口之比仅为1∶1000,无能力开展专门的老年护理[1]。

2、护理员

日本的护理工作也叫做介护工作,其重要的任务是帮助老年人进食、排泄、沐浴。进而维持生活正常化,实现生活自理。日本介护士已经从不被认可过渡到被人們认为是崇高的职业,就业率达到100%,收人较高,职业稳定。而我国的护理员不被大家认可,人们还停留在保姆、佣人等观念中,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感较差,并且护理员工资待遇低、技能差、工作辛苦、工作流失严重。

3、社会工作者

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应用不仅有利于改善老年人自身的生活质量,满足其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养老机构改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2]但社会工作在大陆发展较晚,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有待于完善。并且大多数老年人对于社会工作并不熟悉,也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社会工作方法引入到养老机构中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政策的扶持和保障。2014年底,养老服务机构33043个,各类养老床位577.8万张,但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16.0万人,社会工作师3.9万人,助理社会工作师12.0万人[3],其中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有少之甚少。目前社会工作者人数较少,实战经验不够丰富、专业技能还需不断提升。

4、心理咨询师

老年人由于孤独、寂寞,面临死亡、疾病缠身等问题会出现抑郁、恐慌等需要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心理技巧和方法来解决老年人的问题,尤其是临终关怀等问题,需要护理员、社工、心理咨询师共同提供服务,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而改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组建专业养老服务队伍面临的困境

1、缺乏认同感。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大多数人认为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工作辛苦,社会地位较低,不被社会所认同。

2、福利待遇低。由于养老机构不是暴利行业,利润较低,有的甚至入不敷出。进而影响到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工资低、工作量大、流动频繁已经成为了养老服务人员的标志。

3、缺少法律保障。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的法律,没有法律的保障,很多工作很难开展,尤其是护理员工作风险较大、工资低等,有没有法律

三、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一)采取专业保障措施

1、法律保障。国家应首先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权义,保障专业服务人员权益和待遇。法律及政策中要明确护理风险,规范老人因跌倒骨折、意外死亡等情况的评估和处理,建立相关保险制度。同时,相关的政策法规要规范护理名称、护理级别、护理评估及相应的护理收费情况。

关于养老机构专业护士,需要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主要负责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制定治疗计划、监督护理员、执行静脉输液等有难度的操作。[4]

2、人才保障。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积极推动高校养老服务专业的培养和发展,目前养老服务专业招生困难,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选择本专业工作,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措施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最终留住专业服务人员从事相关岗位。

(二)建立机构养老专业服务人员激励机制

1、建立政府补贴制度。目前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工资待遇、社会地位较低,工作人员流动性大,岗位缺失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只靠企业及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补贴,不断提高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情况。

2、完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没有社会保险,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法规把养老服务人员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政府通过政策倾斜等措施鼓励养老机构为专业服务人员建立多元化的保险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社会保障制度。

3、注重对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的心理关怀。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工作相对枯燥、辛苦,工资偏低,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从业人员心理压力大,需要得到养老机构的关心和爱护。养老机构可以通过组织文娱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缓解专业服务人员的心理压力。

(三)加强专业培训

1、加强职业道德规范。任何一个职业都会面临着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养老服务业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养老事业有强烈的道德特征,从事养老事业的专业人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责任感。职业道德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开展助老的专业活动。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宣传养老事业的崇高,加大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

2、加强职业培训。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需要分层级及专业化的培训,同时专业服务人员要吸纳高等院校的优秀人才参与培养,在高等院校开设老年护理、老年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通过政府的支持留住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媒体、社会不断加强宣传力度,使社会尊重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吸纳高素质青年人加入专业服务队伍,形成一个科学的专业化养老服务体系。(作者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项目名称:201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老龄事业发展难点研究——以辽宁省养老服务发展的难点为视角(项目编号:L10BRK004)。

参考文献:

[1] 曹梅娟.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36):3299-3301.

[2] 刘松丽.社会工作方法在机构养老供给中的应用研究[D].2014,苏州大学.

[3] 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4] 宁素荣.英国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1(07):78-80.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辽宁舰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国养老方式变迁与社会养老服务发展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