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

2016-06-01卢世佳

财税月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老龄化建议

卢世佳

摘 要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步入老龄化以来,老龄化进程逐年加快,目前我国人口已经步入老年型。在此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老龄化现状和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解决建议方案。

关键词 老龄化;养老机构;建议

一、中国老龄化现状

根据国际划分标准(图1),当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过7%时,即可认定是老龄化社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理想的老龄社会应当是老龄人口占比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养老服务的消费、供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经济社会,而中国“未老先富、未备而老、孤独终老”现状明显,属于较为畸形的老龄化。同时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这将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中国养老机构现状

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2亿多,占总人口数的15.5%。在此期间全国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16590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数为27893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床位24.4张。

随着高龄老人数量的快速增长,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倒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化养老成为趋势,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投入不足、服务水平等原因,使得出现了大多数的老年人没有养老住所,而许多养老机构没人住的矛盾现象。

养老机构现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明显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并且基础设施差,生活水平不高。虽然我国鼓励支持发展养老产业,养老床位有所增加,但面对快速增长的老年人人口,无异于杯水车薪。

2.服务结构单一。老年人需要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食宿需求,他们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而中国的许多养老机构只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食宿服务,并没有众多的老年娱乐项目予以支撑,导致各种类型精神疾病困扰着广大的老年人群。

3.民办太贵,公办太少。“公办的肯定比民办的好”这是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理念,因而容易先入为主地进行优劣区分,因此公办养老床位“一床难求”也就成为可能。同时,公办养老机构有政府资金补贴,属于社会福利机构,收费一般在每月1000元左右,而民办养老机构自负盈亏,为了维持运作,价格通常会要高一些。相比之下,平民化、大众价的公办养老机构更受生活节俭的老人们欢迎。

4.养老机构存在城乡区域差异。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3年,在养老机构的数量上城镇地区为7077个,而农村地区为30247个,养老机构数量是城市的4倍。在床位方面,城市床位数为37万多,农村为80万左右,农村的养老床位数是城市的2倍多。在入住的老年人口数量方面,农村也多于城市。在区域上,我国江苏、山东两省的养老床位最多,分别为53万张和52万张,占全国养老床位的19%左右。养老机构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因此地方经济水平的发展影响了当地养老机构的建设状况,因而其具有区域差异。

三、养老机构发展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减少家庭的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我国的老龄化属于“未富先老”的状态,因此这必然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加大对大力发展养老机构是发展养老产业的重要途径,也可以让老年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这更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缓解家庭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次,有利于促进城郊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在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产业不断发展,产业链趋于完整,随着产业链的完备,打造养老和休闲旅游综合体成为可能。虽然完善养老产业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其回报率足以抵消掉其投入的成本。同时,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可以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四、养老机构发展建议

首先,加快的养老机构的改革。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模式过于单一,对所有的老人进行接收,但是这并不利于养老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和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改革对养老机构进行细致的分化,由此不同类型的老人可以享受不同的服务。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公办、民办差异化过于明显,政府可以相对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同时推动“公办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

其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养老机构中的基础设施相对短缺,因而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投资力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利于为老年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后,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职能部门要引导和支持驻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加强老年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并对从业人员给予相关补贴并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

[1]李中秋.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多元化养老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周鹏飞.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F]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3]孙建萍,周雪,杨支兰,武晓红.我国养老机构现状与对策[R]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

[4]何碧莹,李萌萌.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研究[C]大连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老龄化建议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