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

2015-09-10邹青

考试周刊 2015年62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邹青

摘 要: 有效的数学课堂评价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改进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既要建全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流程,又要提高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同时,要把握数学课堂评价的时机,采取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评价 有效策略

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有效地运用课堂评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教师自身也是一种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不同的课堂评价策略,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以及收集学生的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以便对教学的内容、进度、方法等做适当调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健全数学课堂评价体系流程

(一)选择数学课堂评价方法

20世纪40年代在教育界兴起的表现性评价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表现性评价任务本身应该是具体的、实际的,而非抽象的、理想的。它强调学生对研究主题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1]。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评价中,应该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二)采集与分析数学课堂评价信息

可靠的评价信息是评价中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评价目的,抓住时机,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学生数学课堂评价的信息源包括学生作业、试卷等终结性信息源;包括上课听讲、理解、应用、分析等形成性信息源;也包括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精神状态等输入性信息源;还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动机等背景性信息源。

(三)反馈与利用课堂评价结果

从系统论角度讲,反馈是证实行动是否正确的证据,是反馈给表现者有关自身表现的事实,这些事实没有掺杂成人对表现所作出的任何价值评估。同时,教师对数学课堂的评价反馈要以激励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提高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

(一)数学教师要增加语言运用的丰富性

数学语言有着其特有的简洁性、严密性、严谨性,因而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会显得有些“拘谨”,无法调动语言的生动性、灵活性。因此,数学教师应意识到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锻炼,可以在教授每节课时,用录音笔记录自己课堂评价语言的生动性和评价语言的内容。以此为参考范本,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评价素养。有些语言学的研究者提出教师强化语言素养必须做到“八戒”:戒拖泥带水、拉里拉杂、与题无关的废话;戒颠三倒四、疙里疙瘩、文理不通的胡话;戒满口术语、文白夹杂、故作高深的玄话;戒滥用辞藻、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巧话;戒不懂装懂、模棱两可的混话;戒干巴枯燥、平淡乏味、催人欲睡的梦话;戒挖苦讽笑、低级趣味、不干不净的粗话、戒陈词滥调、生搬硬套、八股味浓的套话。

(二)讲究数学课堂评价语言运用的技巧

对于学生来说,不可能每次在课堂上的回答都是完全正确的。对于比较敏感的学生,如果做错题,立刻对其进行评价,就有可能引发学生的不良情绪,怎么巧妙对其评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就体现出教师的语言的机智性。如在一节数学课上,有道题是:这个课桌有多高?有学生回答:“这个课桌50高。”教师并没有肯定或否定,而是笑着问道:“你今年几岁啦?”“我今年7岁了。”“那也就是说你今年7大。”“那你有多高?”“我身高大约130厘米。”“是不是老师也可以说你130高。”“不是这样说的,应该是……”通过教师机智巧妙的引导评价,学生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知道怎么使用单位名称了。

三、加强数学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一)教师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发展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很大,学习动机和兴趣会成倍增长。在评价时,对思维方法有独特之处的学生大力表扬;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肯定,并指引他们努力的方向;对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要委婉地进行批评,但不能伤害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大部分学生会发现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也有细心、爱动脑筋的学生发现:隔一个单位的进率是100,隔两个单位的进率是1000。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好吗?”只有受到教师表扬的学生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

(二)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提高认识

在数学课堂评价中,教师应该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或见解进行自我评价。数学题的解答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解答方法。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答案的预设与学生的思考有些出入,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数学题的思考方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对本题印象深刻,还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自我反省,自我监控。

(三)学生相互评价——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学生互评有: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相互评价是一种学习交流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能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好的方法虚心接受,加以吸收,另外,也要将他人与自己的学习做对照,以便于取长补短。这样的评价拉近了师生间、生生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学好数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律时:

师:求85×5×2的简便计算。

生1::先用85×2=170再用170×5=850。

师:有没有小老师想来评一评这个同学的回答?

生2:我觉得他计算的步驟和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我觉得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先算5×2=10再算10×85=850,因为10×85我们口算就知道了,170×5还要在心里想一想。

生1:噢,对的,我们在计算简便运算时,要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有效的数学课堂评价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是教师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地促进学生发展,让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沈玉顺.课堂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9.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