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勃起功能障碍的认知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及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研究

2015-08-04王坚勇韩惠民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余姚35400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抑郁

王坚勇韩惠民.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余姚 35400); 2. 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继续教育园地·

勃起功能障碍的认知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及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研究

王坚勇1韩惠民2*
1.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余姚 315400); 2. 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充分的勃起以获得满意的性生活。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药物滥用以及人口老年化等,ED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成年男性ED的发病率在10%左右,在美国40~70岁的男性中有一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ED[1]。传统观念认为,ED的发生主要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认为心理因素导致的ED占90%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ED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ED患者往往也存在一些器质性的病变,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50%的ED属于器质性的。目前的研究认为,ED的发生兼有器质性改变和心理因素两方面的原因,于是提出混合性ED,如美国的一项研究认为,混合性ED占ED总数的78%[2]。关于ED致病因素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ED的发生与年龄、心理因素、内分泌失调、神经损伤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2, 3]。为了寻找能够协助ED诊断的客观指标,探讨ED在认知方面特征性的变化及其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ED患者认知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4]的检测,并与健康志愿者对照研究,力求探讨ED的认知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科住院和门诊病人以及职工、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为已婚男性,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入组应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5]ED的诊断标准;(2)年龄18~50岁(为排除因年龄增高所致的因素);(3)入组时至少2周内未用过影响性功能及认知功能的药物;(4)排除可能影响性功能的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外伤、手术史。经筛选共有32位病人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对照组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职工及其家属,在年龄与性别上与病例组相匹配且无不良嗜好,身体健康,近3个月内未服用过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

二、研究工具及程序

(一)P300检测

采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MEB9200K诱发电位仪完成听觉P300检测。应用丹麦ECI公司生产的盘状电极,电极位置参照国际脑电图学会10/20标准。记录电极置于中央中线(Cz),两乳突作为参考电极(A12),FPz接地,电极间阻抗小于5 kΩ, 灵敏度为5μV,分析时间为600 ms。实验采用短音刺激,非靶刺激强度为60dB,频率为1 000Hz,占80%。靶刺激频率为2 000Hz,强度为60dB,随机出现,穿插于非靶刺激中,占20%。受试者对靶刺激作按键反应,仪器自动记录反应时间及命中率,每例重复2次,取平均值。分析指标:(1) 靶刺激N1、P2、N2、P3潜伏期及波幅;(2)反应时间。

(二)临床资料评定

在进行P300检测的当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身症状。

(三)数据管理与统计

对P300各项指标以及SCL-90评定结果录入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管理统计,对P300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300指标与SCL-90评分相关采用相关分析法,探讨ED的认知事件相关电位P300特点及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病例组32例,年龄24~50岁,平均(37.56± 6.67)岁;病程6~126月,平均(62.91±26.37)月。对照组32例,年龄24~50岁,平均(38.28±8.01)岁。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经x2检验,P>0.05)。

二、P300指标与ED的关系

(一)病例组与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各项指标统计结果

P300指标中N1、P2、N2、P3的潜伏期病例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300指标中除了N1波幅病例组大于对照组外,P2、N2、P3的波幅均是病例组小于对照组。从反应时间上看,病例组长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P300P300指标描述性统计数据

(二)病例组与对照组P300各项指标比较

将两组P300各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P300指标中P2、N2、P3的潜伏期以及N2、P3波幅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反应时间在两组间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说明在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诸多指标方面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三)两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比较

表3显示,ED病例组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四)ED病例组SCL-90评分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主要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4显示,ED病例组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及总分与P300指标中N2、P3潜伏期成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N2、P3波幅成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P300的其他指标无关(P>0.05)。

表2 病例组与对照组P300P300指标比较

表3 病例组与对照组SCL-90CL-90评定结果比较

表4 病例组P300P300主要指标与心身症状相关分析

讨 论

勃起功能障碍不是一、两次发生的偶然现象,而是长期慢性化的过程。阴茎的勃起是复杂的,不仅仅是刺激引起兴奋产生反应的过程,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阴茎的解剖结构、血液循环、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以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引起ED[6]。

诱发电位是在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给予适宜刺激以检出与刺激有关的电位变化。根据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和內源性相关电位,前者与感觉运动有关,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等;后者是以认知功能有关事件的电位,当受试者注意到刺激进行认知加工时,能反映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神经电生理的改变,也被称为认知电位,是反映受试者认知功能最有价值的电生理指标,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研究表明,认知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认知功能损害的评定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各类疾病神经心理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7]。P300主要是由容易受物理刺激影响的外源性成分P1、N1、P2以及不受物理刺激影响的内源性成分N2、P3组成。N2、P3能反映被试的感知觉、注意、记忆以及逻辑推理等心理过程,特别是注意及记忆加工过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D患者P300指标中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300潜伏期可以反映刺激的分类速度,是刺激处理标志,能够较好地反映个体的认知功能,潜伏期越短,个体的认知功能就越好,潜伏期的明显延长,说明个体的认知功能发生障碍[8]。本研究中ED患者P300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表明ED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

P300 的波幅与个体对刺激的注意程度有关,受试者是否专著于测试是影响P300波幅的主要因素[9]。P300所反映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以及推理与判断等认知加工过程中,注意起到决定性作用。P300的波幅会随着注意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一致的改变,波幅越高,注意、记忆水平就越好,波幅越低,注意稳定性就越差,内容被记住的可能性就越小。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N2、P3波幅显著减小,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ED患者注意能力下降,对事物进行决策的能力降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反应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可能是由于患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刺激的理解、加工过程减缓,从而对认知功能造成损害。

研究还发现,ED患者心身症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尤以抑郁因子分数最高,表明ED患者经历了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从而导致负性情绪体验。这种负性情绪体验可能影响5-HT、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分泌,促使脑皮质功能失调,引起代谢功能的紊乱而出现症状。有研究报道,ED的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男性ED可引起抑郁[10]。与本研究结果中ED病例组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关研究发现,ED病例组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及总分与P300指标中N2、P3潜伏期成显著正相关,与N2、P3波幅成显著负相关,表明E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密切相关。ED虽然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男性而言,男人的能力和男子气概有时是与性功能联系在一起的,阴茎不能勃起使男性感到自己缺乏男子气概,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长此以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ED患者不仅出现P300各种指标的改变,而且P300各种指标的改变也反映了ED患者心身症状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ED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是抑郁,ED患者P300指标变化也与抑郁症的变化类似[11],与以往的调查ED患者中约10% ~20%个体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结果相似[12]。ED患者与抑郁障碍患者有某些重叠的人格特征,自我关注,追求完美等。一、二次的勃起障碍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而引发性兴趣缺失,性幻想与性活动频率减少,产生对性活动的回避与恐惧,出现自卑等抑郁情绪。通过抗抑郁治疗,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ED也可得到一定的缓解[13]。ED中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抑郁障碍患者中ED也常见,两者是共病关系还是有某种内在的生物学联系,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P300;抑郁

参 考 文 献

1 李荐中, 韩惠民, 等. 性心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 刘继红, 熊承良. 性功能障碍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3 王磊, 杜玉开.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概述.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 2005; 22(4): 162-166

4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 23-31

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IV. 4th ed.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

6 彭晓辉. 性科学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7 张日辉. 实用电生理基础.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8 康慧聪. P300事件相关脑电位的临床应用. 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 2005; 25(2): 69-72

9 Shabsign R, Klein LT, Seidman S, et al. Increased incid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en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Urology 1998; 52(5): 848-852

10 王伟. ED诊疗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 17(12): 1146-1151

11 韩惠民, 崔光成, 等. 抑郁症早醒与事件相关电位关系的研究. 心理科学 2011; 34(6): 1520-1523

12 Hartmann U. Depression and sexual dysfunction: aspects of a multi-faceted relationship. Psychiatr Prax 2007; 34 Suppl 3: S314-S317

13 Ferguson JM. SSRI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adverse effects and tolerability. Prim Care Companion J Clin Psychiatry 2001; 3(1): 22-27

(2014-11-01收稿)

doi:10.3969/j.issn.1008-0848.2015.01.014

中图分类号R 698.1

*通讯作者, Email: hanhuiminn@163.com

猜你喜欢

抑郁
赶走青春期的小“抑郁”
偏瘫患者应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的效果解析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过半帕金森病会和“抑郁”相伴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中医干预初产妇产后焦虑及抑郁的效果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