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5-07-31彭翠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中职生心理素质

彭翠霞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概述中职生心理健康,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如何进行中职生心理辅导工作,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素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辅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6-0043-02

一、对心理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的学生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但精神上却并不轻松。改革开放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状况有所改善,学生出路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扰,仍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压力。加之世俗流行的狭窄的竞争攀比,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还有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无不给现代孩子带来精神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尤其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今天,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要做合格的人才,必须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保持。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行为效果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身体无缺点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中职生的具体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职生,不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而且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适、乐于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最大成绩。概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中职生当能保持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由此,我们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中职生所特有的五大主要特点:第一,健全的人格;第二,敢于正视现实;第三,恰当的自我观念;第四,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热爱学习生活。这些构成了评价一个中职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

三、中职生不健康心理的几种状态表现

1.学习问题:中职生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这个群体最主要饿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缺乏动力,学习困难,焦虑等。

个案:中职生超负荷的学习担子,使有些人精神紧张,寡言少语,忧心忡忡。学生A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考试总排在班第三至四名,但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于是整天埋头学习,总是担心下次被别人超过,不能保持第一,满脑子是问号:“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由于过分担心,晚上十二点多钟也不愿睡觉,第二天上课却无精打彩,这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压力过大而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也是中职生反映教多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乡关系。

个案:学生E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和生性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小E总是不能长时间静下来坚持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中下水平。而与小E原来水平相差不远的小华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成绩逐步进步。面对着老师对小华的赞扬和父亲对自己的责骂,小E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他开始想方设法攻击小华,挑拔小华与同学的关系。过份的嫉妒心使他性格变得古怪起来,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与他过不去。

3.青春期问题:由于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相应的心理问题,比如:早恋,情绪不稳定,自制力较弱,过分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等。

个案:某学校中职生吴某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情感也随着变化,男与女 意识的增强,为找精神寄托形成单相思,由于情有独钟,神情恍惚,不可自拔,酿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后果,令家长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四、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聚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

4.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学生的某个优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开发,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会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5.本人的自我调节: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6.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⒎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从报刊杂志的报导中,我们可以看到已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团体重视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有部分学校除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外,还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许多中学还加紧派教师接受心理学方面的培训,经过培训,许多教师深受启发,重新正视自己在学校扮演的角色——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让每个学生将老师视为知已,尽量缩小人为造成的心理差距,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于泽滨.师德论[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

[2]吴宗宪主编.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矫治与防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3]李健民.班主任工作心理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中职生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