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5-07-29韩丽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激发小学语文教学兴趣

韩丽红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让我们再一次面对语文学习,领悟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它独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美丽的传说,瑰丽的风光,精妙的语言,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情感,让我们赞叹不已。但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却茫然无知,随着阅读和作文的较深,学生更是望而生畏,渐渐就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热情。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138-02

莱辛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兴趣创造的奇迹常常让我们教师惊讶和赞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创建适合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的智能,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学生的潜质是无穷的,只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振翅飞翔。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长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1.1 妙用多媒体,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链接语文课堂,让沉默的课堂变的有声有色。信息技术声情并茂,给学生带来崭新的视听感觉,炫目的色彩,流动的音乐,让学生深深沉浸其中。在学习《听潮》一课,当讲到了潮来了的时候,我播放了一段涨潮的视频,远远的,潮水如一道白练,越来越快,那气势,好像要扑向我们,我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向后躲去,脸上的表情丰富,那生动的神采,让教师都被感染。学生全神贯注,完全被潮来的宏大和神奇震撼。小小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正理解了知识,也给学生美的享受,相得益彰,激活了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1.2 寓教于乐,点亮语文学习环节

小学语文有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那就是识字。传统的识字教学,教师是指挥者,学生如木偶,被动的接受,机械的记忆。学生反反复复,重复同一个任务,抄写。即便如此,遗忘的速度确实很快。因为每天这种单调的学习学生不感兴趣,学习只是流于表面,脑海里没留下任何痕迹。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努力想办法,遵循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游戏是他们的世界。因此,在进行识字学习时,学生会经常写错字,这在学习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但学生往往会重复犯错,这对种情况,教师在學习时设计了游戏环节,在班上开展“啄木鸟”查字活动。每天在课堂上,利用10 min时间,同桌之间进行角色扮演,一个当“啄木鸟”医生,听写并检查同桌的生字掌握程度。然后第二天在互换,虽然还是听写检测生字,但换了一种游戏模式,学生却乐此不疲,甘之如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兴趣是不会说谎的,慢慢的,学生的错字率越来越少,识字效果事半功倍。寓教于乐,让语文课堂变得灵动而充满乐趣。

1.3 巧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趣语文课堂教学

英国学者鲍门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幽默是最高的预言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会让沉闷的课堂有生有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融入到语文天地,领略语文独有的风采,让学生在笑声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在学习《春晓》这一课时,有学生昏昏欲睡,教师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当即吟诗一首:“春眠不觉晓,上课伸懒腰。待到醒来后,遗憾知多少”。幽默的话语,让学生哈哈大笑,睡觉的学生也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教室荡漾着欢乐地因子,学生的困意一扫而空,学生神采奕奕,全情投入。幽默诙谐的话语,创造了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让整个课堂生机盎然,绿意蓬勃。

1.4 引入竞争机制,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非常好强,恰切的引入竞争机制,能够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迸发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在竞争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后,学生对三国故事兴趣倍增,有的学生对三国故事如数家珍,对三国人物了如指掌。为了满足学生一吐为快的愿望,教师组织了“我心中的三国”演讲比赛,学生纷纷报名参与,精心准备,比赛现场更是高潮迭起,学生不仅讲了故事,还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分析的精准而独到,对曹操,让学生学会了辩证的看问题;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挥泪斩马谡,却也让我们认识到他也会犯用人失察的错误;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让学生学会做人要心胸宽广。这次活动,学生受益匪浅,不仅延伸了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又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了勇气魄力,同时,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 转变教师角色,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灵纯净无瑕,他们往往因喜欢某个老师进而爱屋及乌,也喜欢老师任教的学科。老师要多关心学生,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有的时候,老师一个爱的神情,和蔼的话语,都会在小孩子心里掀起波澜。在孩子的世界,他们自有自己衡量别人的准则,有他欣赏和喜爱的人,老师就要成为他心目中的那个人。“一枝一叶总关情”,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工作都是虚无的,除非有了爱”。每一位学生都是上帝丢落人间的花种,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朵花,玫瑰艳丽,荷花高洁,各有其美,每一朵花都有盛放的理由,身为师者,就应该平等的让每一朵都沐浴温暖的阳光。你这样尊重学生,学生就会亲近你,潜移默化的,师生之间就建立起温馨融洽的朋友般的情感,学生开始喜欢你,崇拜你,“亲其师,信其道”,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习兴趣倍增。

3 开展成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很难保持对一种事物的长久的坚持,卢布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可见,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学生学习的需要,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动机明確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神情格外生动,他们的目光专注,随着学习的不同环节变换。而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他们的有效注意时间很短,目光游离,对学习表现得很木然。因此,对学生来说,就是促进它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小学语文除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对很多学生来说,这都是难点。学生如果长时间不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就会逐渐失去原本的热情,更谈不到在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所以,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首先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把学生始终放在心里,多一些耐心和努力,哪怕再辛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让每一位学生在你的课堂,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独立解决一些自己需要的问题,品尝到成功带来的愉悦和幸福,这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和勇气,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也可以多用鼓励和赞赏的话语,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安慰它们“下次我一定行”,虽然很简单的一句话,却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他们此时迷茫的心灵一丝慰藉,注入一缕阳光,吹开眼前阴霾,牵起他们的手,告诉它们,老师,始终和你在一起。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和他们笑在一起,激励他们,学无止境,让他们更努力学习,拼搏进取。比如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运用“先指导”后“重用”的策略。教师备课时,先考虑哪几个小朋友对这课的学习可能会有困难,并把他们的姓名和辅导方法写进教案,既备教案,又备“学生”。然后利用课前的自学时间,给这些差生“开小灶”,紧接着请他们上来当“小老师”。通过这种方法,不但使这些学生克服了困难,又树立起好胜心和自信心,学习热情明显提高。进行语句和课文内容方面教学时,要专门为差生多设立几个“台阶”,好让他们能够顺利跨上去。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教师努力创设语文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热爱语文,热爱语文学习,激发他们灵感的火花,放飞他们的梦想,教师给学生搭建飞翔的平台,让学生的心灵自由翱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让语文的智慧在学生的掌心微笑。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论坛,2010(2).

[2] 柳菊兴.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2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淑芬.明用方致学,亲师乃信道——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素质教育杂志.

[4] 王开荣.兴趣决定成败[J].贵州教育科研.(96).

猜你喜欢

激发小学语文教学兴趣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