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负荷和语言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04张欣

新校园(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认知负荷听力教学大学英语

摘 要:本文从认知负荷和语言解码理论出发,探讨在设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时,教师如何丰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课堂容量;构建认知图式,提高学生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认知负荷;语言解码;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认知处理一直是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难点。学者们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做了大量的研究,高强、刘琳指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踐是教师更深层次教学信念的体现;张正厚、吕磊、谭霞做了相关实验后,得出听力水平与听力困难没有显著相关性;柳加仁、李丽基于人工语法中内隐学习的实验范式,提出听力教学中应缩短从慢语速到正常语速的输入进程。然而从认知负荷、语言解码角度对听力教学进行考察的研究还不多。鉴于此,本文试图以认知负荷、语言解码理论为指导,提出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具体策略。

一、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是澳大利亚心理学家 John Sweller基于图式和资源有限理论提出的。它是指工作记忆一次性必须注意和处理的内容总和。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由于元素间交互形成的负荷称为内部认知负荷,它取决于所要学习材料的本质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教学设计者不能对它产生直接的影响,越复杂的材料对同一个学习者产生的认知负荷就越高。外部认知负荷主要是由教学设计不当引起的。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相同的信息,产生的认知负荷就不一样。关联认知负荷是指与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相关的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都直接受控于教学设计者,且外部认知负荷可控性较强,所以外部认知负荷的研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语言解码

研究认为解码过程中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模式突出篇章结构,包括对语法、语境的识别,强调背景知识经验在理解中的作用,是一个预测、检验和证实的过程。自下而上的模式主要是单个英语单词到句子再到段落和篇章的信息解码过程。这两种模式是相互交织的。由此可见,英语学习者接受信息的过程不是被动机械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使用多种方法来锻炼学生信息接受理解过程中的语言解码能力。

三、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认知负荷是影响英语听力解码最直接的因素。研究表明,英语听力解码与认知负荷的消耗成反比:认知负荷越大,解码越困难,认知负荷越小,解码越容易。

1.教学设计丰富,听力任务适量

教师要合理使用语音、提示和图文综合,使学生不会因信息分散而影响注意力,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整合,从而减少认知负荷,提高听力效果。

例如:学生将要听一篇关于Steve Jobs的文章,教师可先播放一段Steve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视频并导入话题。接着教师引出生词,并要求学生填空,如填 embarrassment这个新词,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根据Steve的经历诠释一句话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f failure—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并结合上下文内容,从而完成了对embarrassment这个词的认知。通过这个教学活动设计,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生认知负荷,提高听力效率。

2.构建认知图式,培养预测能力

无论听力练习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回答问题,题干都可提供大量的信息。在播放音频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来推测未知信息,且学生要运用大脑中存储的经验知识来完成认知图式的构建。比如填空题,可根据语境、句法预测所填单词的词性以及大致意思。

例如:Possibly the biggest space story this year was the ① of water on the moon. The best ② was provided by a dramatic experiment ③ on October 9th. NASA used its Lunar Crater Observation and Sensing Satellite, or LCROSS, to look for water deep ④ the lunar surface.

语境和长期记忆信息是已有图式,学生可据此构建新的图式。在这个例子中,根据下文可得出①的答案应为“discover”或者其近义词;根据“provided”“experiment”等关键词,可判断②的单词为“evidence”,③的单词为“carried out”或者相近的词。根据常识,可预测④为“Beneath”。

3.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降低认知负荷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是记忆、问题解决过程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包括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思索型和冲动型、整体型和分析型。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一样,在认知过程中消耗的认知负荷也不一样。教师应尽可能分析每个学生认知风格的不同之处,降低其认知负荷,使听力过程中的解码变得相对容易。

例如:对于场依存型学习者,在做听力练习之前,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一些引导性问题,然后再听,学生的压力自然会减少。消耗的认知负荷低,解码速度就能提高。

四、结语

听力课堂的教学设计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关系着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和信息解码理论,提出提高听力效果的课堂教学策略。当然,学生课后的自主训练也是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强,刘琳.大学英语教师听力教学信念及其与教学时间关系探究[J].外语界,2013(2).

[2]张正厚,吕磊,谭霞.语言水平与听力困难关联性的认知心里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

[3]柳加仁,李丽.输入语速对外语听力习得影响的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4]孙天义.认知负荷的理论及其主要模型[J].心理研究,2012(5).

[5]何培芬.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3(6).

[6]马志媛.解码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7]Richard J. Riding & Stephen G. Rayner: Cognitive Style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Understand Styl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nd Behavior [M].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1998.

[8]Sweller J,Van Merrinboer J,Paas F. Cognitive architecture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8(10).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凯里学院院级课题“工作记忆容量与英语听力理解关系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S1464)。

作者简介:张欣(1984— ),女,贵州凯里人,凯里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认知负荷听力教学大学英语
认知负荷视角下的翻转课堂
浅议认知负荷理论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浅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双通道假设理论在特色档案网页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