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科学的学习初中语文

2015-06-02安建红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积累学习方法兴趣

安建红

摘 要:阅读不能把握作者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不能根据作者所写内容进行适当的概括提炼;二是虽然心里朦胧知道大概意思但不能按照要求准确作答。文言文要多注意实词虚词总结归纳,基本上参考书上有。文言文其实初中还不算难。基本上老师讲的你掌握了就差不多。而且考试之前老师还会划范围,所以考试的话,复习到位的话基本没有问题。以兴趣为主,主要在于积累。建议多利用空闲时间看中学生必读名著,看不懂没关系,多翻一翻。再就是多听老师的建议,培养兴趣。主要是多看参考书,看字词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方法 兴趣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09-02

经常听学生们说语问考试是靠运气的,也有人说凭感觉。好运气或感觉,可以取得更高的分数,甚至会出个冷门。通过与几个老师的交流,笔者渐渐觉得,学语文,是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的。

第一,以兴趣为主,主要在于积累。建议多利用空闲时间看中学生必读名著,看不懂没关系,多翻一翻。古诗词一定要记熟,不妨现在就把初中3年的古诗词都背了,反正高考还要背。再就是多听老师的建议,培养兴趣。主要是多看参考书,看字词句。首先,读更多的书,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心体会。通过阅读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很多的文学知识,和一些新的和有趣的想法。现在中国的考试中,阅读占相当大的比例。不仅有文言文阅读,还有现代文阅读。要在课堂上培养这些能力都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课外的努力。

第二,语文分阅读和作文不过这两个都不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光做阅读题而不去写作。但笔者认为还是在日常的积累。多看一些名著,认真多读几遍,还没到初三之前一定要读大量名著,对你日后会有很大帮助的。如果你有点懒,作文一周一篇,可以写写周围的事、物、景了。阅读有一点靠悟性的了,可能你比别人用的功夫多但成绩不如别人理想所以阅读要耐下性子来,不过我相信只要在阅读方面坚持不懈最后的成绩还是很理想。还有就是基础了,这个就要靠你的自觉性,不过既然你有心上网问学习相信基础不用我多说,只要基础肯下功夫没问题。提高阅读能力是学生多听老师的讲课并多做笔记,作者的意图要明白,明白他所写的,表达的是什么。写作文不仅取决于阅读也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一篇议论文,讨论的是这样一件事,这件事,好的坏的,对社会、对写作的影响。阅读不能把握作者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不能根据作者所写内容进行适当的概括提炼;二是虽然心里朦胧知道大概意思但不能按照要求准确作答。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办法也给你两条:一是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可以从阅读材料的每句话理解概括开始,由一句话到几句话(句群)再到自然段再到文章层次,最后就能概括出全文主要的观点,要分清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分论点,分清文章中引用的观点和作者主张的观点;二是将自己做的题和标准答案进行比照,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之间的差距,并思考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阅读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作文就多看精选作文,好好的领悟别人的写作方式,看看人家是如何抓中重点来写的,前后呼应,语句通顺,语句巧妙,慢慢的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多读一点文章。读了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作者要表达的。大体的时候切记不要想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啊之类的问题,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把自己知道的感悟到的答出来就好了,言之有理即可,能和作者产生共鸣当然好,答题出偏差也正常。就阅读而言,要把握作者内心和观点是很重要的。我的经验是纵观全文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通常就可以从这几句提炼出作者的观点。通常在文首或文尾或在文中段落得段首或段尾要是都找不到就要自己概括处重点句,总之就多读,多想,多总结。在写作中,除了多看书,多读报纸,也可以适当写日记周点,练习写作,在时间的过程中,会越写越顺。有些同学经常记住一些爱情歌曲爱的歌词,在写使用时间,真不愧是一个好方法,至少在语言上他们占了很大的优势。当然,你也可以背诵一些优美的句子,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常记得常见的写作技巧,将产生。总之,中国厨师更美味,更喜欢中医。当有一天你发现,“感觉”更准确时说明以前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第三,文言文要多注意实词虚词总结归纳,基本上参考书上有。文言文其实初中还不算难。基本上老师讲的你掌握了就差不多。而且考试之前老师还会划范围,所以考试的话,复習到位的话基本没有问题。文言文主要的就是翻译。所以最好把重点字词都记住,尤其是老师重点讲的,做的练习里面经常出现的。初中文言文也就那么多,再偏也不会到哪里去。理解性内容基本上就是课文里面的名句、中心句。老师应该都会讲到,而且练习里面也很常见,所以如果这部分薄弱的话,考试之前可以翻看笔记,相关部分的练习,中心内容(意思之类)没有问题了,注意一下表达就可以了。如果希望深刻理解的话,可以查找一些资料,比如作者,写作背景、缘由之类的资料。不需要刻意记,大概了解之后再去看文章,也许又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如果觉得不够保险的话,可以买练习册写写看,自己测试测试。推荐那种有答案的,最好有一定讲解,那样帮助应该会更大。记住重点字词然后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注意一下语言的表达就可以了。这样翻译文言文的话比较快,而且也比较方便,不需要你可以去背下来。这种方法在被课文的时候优势更会体现出来,可以结合翻译背课文。要多看多记多分析,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光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应该是最努力的是字词、句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文言文阅读能顺利。(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必须使用自己的单词句子翻译笔记,课前的单词和句子,不要等待老师的解释。注意发现提交准备课堂讨论的难词,请教老师,学生。分类知识,突出重点的关键词,突破难点。有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是多义词,多用,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字”学“活”。(2)遵循“字的句子”的原则的理解,经验,无论是实体或词,其意义,用法总是显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古文字的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语境来揣摩。(3)你必须记住主要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主要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各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记住形式,易于记忆和理解。多读多写多背,多做课外阅读,把文言文弄懂,多看看注解,多看标准答案,相信你会有所提高的。

第四,首先注意观察生活和发现细节:观察生活可以给你灵感,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千万不要为写而写,那样是出不了好作品的,真情实感比任何华丽辞藻都重要多了。发现细节是观察生活的更高境界,注意到别人会忽略的地方才能写出胜人一筹的东西。刚开始写诗的时候要练习堆积意象,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话6个字就有3个意象,任何人一读就能看到一幅画,然后就是一样事物。其次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最后,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学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題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组织答案,因题而异。

第五,初中古诗词要读关于各个诗人的背景、经历的资料,注意积累各个著名诗人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感情,如:李商隐的诗歌,艺术特色:语言上华丽而凄美,感情上,伤古伤今伤春等情怀。杜甫的诗歌:特色:语言上大气,感情上忧国忧民较多。首先看题目是否涉及主题思想;其次看诗人,考虑他的事迹,他的惯有作品风格;再次看时间,一般在后面的注释上;最后还要注意注释中给出的提示。在教学古典诗词的时候,要以教材为载体,除了要做好对教材中所选编的内容的教学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使学生更好地走近古典诗词,使他们对古典诗词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此外,更多的时间去查字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做拼音题,阅读《新华字典》,自己曾经读不准确的单词记在一个小笔记本,在进一步看,印象比较深的。另外,平时听新闻也可以多留个心眼,注意听播音员的发音,遇到他不喜欢你的话,把它写下来,查字典,看到的是他的头发是正确的或你必须这样做,特别深刻的印象。做这个词的使用问题,把“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词典”。在词中检测限不,最好能看看之前和之后的词,可以通过比较加深印象,还可以学到很多新单词。这项工作是要做的每一天,每天记几个,积少成多。记得高中的最后一年,老师问中国代表每天在教室的黑板上一些成语或容易出错的字后,容易读错的字,大家都会自觉地去上课后,一些细心的学生会把他们都整理在一本书。在第三学期做模拟试验,在这个主题中我们班的学生有点错误。

总之,我们只要肯动脑筋,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手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先是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我想我们学生的文学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梁淑范.《语文学习方法的比较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2] 戴健林,许尚侠,莫雷.作文前构思时间分配及其对写作成绩影响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

[3] 许建中.教会学生评改作文问对——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指导举隅[J].保定师专学报,2001(1).

[4] 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54-58.

猜你喜欢

积累学习方法兴趣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