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诚信问题浅析

2015-06-02文永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会计诚信对策

文永安

摘 要:在我们大力提倡创建诚信社会的今天,会计诚信也是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会计领域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行业。诚信被视为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促使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行必须依靠信用制度,然而信用制度这种契约关系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诚信丧失,契约关系将难以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会紊乱,整个市场经济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以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诚信 会计诚信缺失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251-01

1 会计诚信的内涵

诚信一词,就其语义可以理解为诚实不欺、恪守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然而,将诚信置于不同行业中,又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所谓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会计人员诚实守信,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和制度,以诚实的态度处理实务,不做虚假账目,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诚信,是会计行为主体在生产和运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可以从具体的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行为主体在进行会计处理活动时的态度要诚实;第二方面是行为主体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要信守承诺,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体而言,对会计和审计人员来说,就是践行对社会的承诺,客观公正的反映现实的经济活动,忠实的服务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对企业的负责人来说,首先,严禁以任何形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相关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其次,应当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各自职权,并且应当在精神和物质上对那些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给予鼓励。

2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 利益驱动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经济利益是众多利益关系的核心和根本,会计诚信缺失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利益。无论是政府、企业负责人还是注册会计师、会计人员,各自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都会在缺乏严格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很多人将市场经济曲解为拜金和享乐、金钱至上和不择手段,这种受利益驱使的私欲膨胀,是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也是会计失信的罪魁祸首。

当然,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而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是政治因素。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起步阶段,各方面政策规定还不完善,政府并没有让“无形的手”充分的发挥作用,个别地方政府还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了提升政绩、吸引投资、增加本地上市企业,各级地方政府可能会授意、默许、甚至参与企业的会计造假。

2.2 监管制度虚化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此处所谓的监管制度是指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监事会制度和董事会制度。监事会是企业治理机制的重要做成部分,是专门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防止董事会的独断专行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然而现实是监事会并没有担当起他们的职责,只是名存实亡的摆设。这是因为监事会的成员主要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受制于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代表,所以很难独立的、理性的、大胆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使监督权;再者,由于监事会并不参与企业运作,对于会计信息的了解情况不对称,可能即使会计造假行为发生也未必会察觉。

董事会处于企业运营管理链的中心,不仅要担负着监督经理层的职责,同时要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董事会地位的独立与否直接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程度。然而,本应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制度在实际上却合二为一,要么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要么是董事会直接派人担任经理层要职,这种自己监管自己的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2.3 法制不健全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市場经济的有序运行需要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但是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期,法制还不健全,法律法规仍存在立法空白,尤其缺少系统的、完备的与会计诚信相关的专门法律,有的也只是散见于其他部门法中,这样就会使得不法之徒钻法律的空子,难以有效监督防范会计造假行为。正是因为追究法律责任比较困难,才会使得会计失信成本降低,那些会计造假者才更敢以身试法。

除了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外,对于会计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过轻,也是致使那些利欲熏心的人飞蛾扑火般从事会计造假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现存的会计相关法律规定关于会计失信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而在实践中,对于会计失信行为普遍适用的只是行政处罚的方式,诸如警告、行政处分之类的,而民事处罚的力度很轻,根本达不到预期目的,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更是很少,因为刑事责任的“门槛高”,一般会计失信行为不会触犯刑法达到犯罪,所以长期以来会计违法行为达不到惩治目的,失信者没有受到相应的谴责和惩罚,最终导致整个会计行业的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

3 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3.1 自律

会计人员是会计业务处理过程的核心人员,要改变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首先要求会计人员做好“自律”。要对会计人员实行终身教育,将诚信观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不仅要把诚信教育视为塑造和培养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的系统工程,而且要全面加强行业诚信建设,重塑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提升会计行业公信力。

“自律”行动的对象不仅包括在职的会计行为主体,也要包括会计相关专业的师生。在职的会计行为主体要保持清正廉洁,坚定职业操守,要有职业义务感,履行会计职业义务,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学校的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树立师德,将诚信教育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教授;在校的学生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培养职业道德观念,使自己在从业前就养成良好的诚信品德。

3.2 他律

会计行业做好“自律”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他律”,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备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会计诚信档案等。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件》《总会计师条件》,但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法律总是显得滞后,为了适应各种新出现的问题,就要不断出台新的法律和完善现有法律体系,加大违法行为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让意图违法者望而却步;同时,各监管部门要按章程办事,自觉遵循部门和行业机制,相互间通力合作,通过对自身的监督管理形成合理有效的监督体系;再者建立会计诚信档案也是一种可行方法,会计档案要对每一位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进行跟踪收集、整理,并且实现行业透明制、信誉终身制原则,不仅可以让会计行业的害群之马无处藏身,并且可以调动和激励恪尽职守的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苗旺臻.会计诚信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23):23-26.

[2] 张前.会计诚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

猜你喜欢

会计诚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浅谈会计诚信文化发展史
会计诚信探究
我国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