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初探

2015-06-01关伟黄俊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计算机专业

关伟 黄俊

摘要:伴随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三本院校的教育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将作为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阐述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数据库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实施途径,以确保三本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9-0108-02

尽管数据库系统原理早已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三本院校的师资力、学生特征及授课内容和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教学目标的设定均与本科院校有差距,因而在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基于上述情况,加强对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 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数据库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础

1.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关于三本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无论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还是数据库应用技术及课程设计的课程教学,都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实践与理论脱节。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教师吃力地讲,学生被动地学,在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重点偏向理论,就算有实践也是将实践课安排在最后,以至于学生上机时忘记了理论,和理论根本结合不起来,更不用说去验证理论了。

2.教学内容制定与课程安排计划不合理

教学内容的制定,是学生获得进步的关键,三本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只是简单地照搬、复制二本计算机的教学计划,偏重理论,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计算机课程的安排与开设方面,三本院校做得也并不科学,如我院的“数据库应用及课程设计”安排在“数据库系统原理”开设的下一个学期,这样使得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外,课程设计安排集中在一周时间内,学生基本上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3.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实际考虑

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而三本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并不恰当,过分依赖于教材、没有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的需要,进行教学目标的有效调整与变换,如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欠缺对数据库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只是教授学生与成绩挂钩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没有考虑到现实要求,过分依赖于课本,让学生难有自主研究的创新能力。

除了以上的种种问题,还有学生对于完整开发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相关工具不熟悉或者相关课程还没有开设,导致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呈现分散化、集中化程度低等问题,加之各门课程又是由不同教师、不同学期分段教学,没有针对性教学,课程衔接不是为了一个目标,学生只是学到了相应的分段理论知识,而不能融会贯通,大学四年下来,连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开发不能完成,工具的使用也不熟练。针对这种情况,建立起数据库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就有了重大的现实意义。

● 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途径

1.教学目标的确定

三本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则,结合三本院校学生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由于计算机专业原本就是以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学校和教师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定,像数据库及应用课程是三本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针对此门课程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①在教师的指导讲解后,让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这部分属于第一层次的目标;②在充分知晓必备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可视化的对象编程以及高级语言的编程和设计,具备一定思想高度,该部分为第二层次的目标;③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领域中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设计与研究,进而达到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充分结合的目的,这便是第三层次的目标。经过这种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式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由浅入深、针对自己的实际能力来掌握一些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技术,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以为学生量身制定一套属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设立多个小目标,激励学生不断去实现,最终有效提升自己的水平。

2.教学方法的改善

(1)以实践为基础的案例教学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经验,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具有明显作用。

(2)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的完美结合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事先为学生设定任务,以促进其积极研究探索,通过以研究小组形式组成的一个个队伍,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从前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的,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3.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

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同样十分重要,如笔者担任数据库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符合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求的教学原则,即精简“数据库原理”,加强“数据库应用”,引入“数据库接口技术”。这样,在课时数大大减少的情况下以数据库应用知识为重点,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数据库应用能力和软件开发水平,并简单引入数据库接口技术。根据这个原则,再去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三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及课时分配比例,这三部分内容的构架是否符合我院学生学习的最优化结果,需要进一步的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优化调整结果,教师可以对重复赘述的理论内容进行恰当删减,保证言简意赅,把数据库应用作为该课程的重点,以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应用能力培养为抓手,以理论知识指导思维提升,并将数据库接口技术融入进去,以丰富应用实践这部分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进行修订与完善,控制好三者的课程内容比例,让学生能够抓住学习重点,使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 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利用国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的机会,三本院校应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实施合理的改革,使其逐步得到完善,只有真正地对数据库及应用课程做出进一步的改进,才能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整体进步。通过本文的详细论述,希望能为广大三本院校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以促进计算机课程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勇,王群,刘向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12):103-104.

[2]赵雪琴,杨艳.三本院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法改革与研究[J].学园,2014(13):70-71.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计算机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应用导向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①
双培计划—院校间交流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浅谈中职汽车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