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协同教学,STEAM课程实施的有效载体

2015-06-01张峻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空竹烟台学科

张峻峰

对于初涉STEAM教育的一所学校而言,什么是抓手?什么又是本源?什么才是目张之纲呢?学校一直认为,STEAM课程,无论是从身为园区学校而言,还是从娄塘学校的办学特色对接层面,都有着多元的联系,所以,嫁接STEAM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全校上下围绕“融合课程”这一定义的经过研讨,达成了共识:

首先,STEAM课程,不是简单的五门学科课程的简单叠加,其课程建设要在“融合”二字上下功夫。其次,STEAM课程的启动,直接受益者当然是学生,但也一定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伴随着课程建设而共同成长。最后,STEAM课程开发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要充分思考和兼顾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独有特点,化难点为契机,争取学校育人机制的全面升级。

有鉴于此,学校决定多管齐下,深度对接,全面推进娄塘学校的STEAM课程建设。

● 建设文化素养实验室

我们的初衷是想建立一个大语文阅读教室,但这个动议引起了很多文科教师的响应,大家都意识到,STEAM课程的“融合”元素理应涵盖面更大,容纳更多的相近学科共同参与;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我们初步梳理出相关课程抓手,如含有STEAM的成语、中国科学史、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古代发明的原理解析、说明文训练、论辩逻辑读写等,我们还引进了张江STEAM俱乐部的“三体思维训练”课程……

案例:两个教师一堂课。《烟台的海》一文是上海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烟台四季分明的独特景观。其中,小学生们对烟台四季分明的气候现象很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气候现象产生的原因,语文老师邀请地理老师到自己的课堂,为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季风的模拟实验。地理老师用一个大的玻璃盆模拟“海洋”,中间放一块礁石模拟“山东半岛”,在山东半岛上大概确定“烟台”的位置,然后找学生来模拟吹不同方向的季风,并引导学生观察“烟台”附近海浪的情况。这个模拟实验在形象地演示出烟台形成四季景观的原因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做实验的乐趣。

● 理科能力孵化基地

文科教师的探索也传染给了理科各教研组。理科教师认为,STEAM的学科属性本来就偏向理工科,且结合嘉定的区位特色、嘉定工业区的地域环境,都有众多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来自学生科技社团的呼声更为积极,大家都不满足于学科教学规定的必做演示实验,希望能满足学生课题对多元实验的验证要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经过协商,学校决定先从引进“学生车模设计”课程入手。这是一套对应“国际霍尼韦尔学生车模设计年度挑战赛”的比赛训练课程。技术设计是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根据需求,提出设想,设计制作课程作业(作品)。其中的设计元素(功能、用途、结构、外观造型、材料、工序方法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孵化问题解决能力,领悟与运用技术手段、体会设计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作品的设计过程,既是学生思考的生成,而过程本身又是改进、优化的重要依据,感受和体验的过程正是学生形成严谨素养习惯的过程。

同时,我们也在同步筹划对应学校传统“空竹飞舞”项目的课程延伸,在探索实施“空竹育德、滋养志气;空竹益智、滋养灵气;空竹健体、滋养正气;空竹审美、滋养才气;空竹怡情,滋养和气”等五大途径的同时,完成了艺术、体育和劳技学科、STEAM课程的有机融合,形成对空竹特色的科学原理、科学制作、自己DIY等的实践创新,使一项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更具有多元内涵,形成对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多元支撑。

猜你喜欢

空竹烟台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2021《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一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第四季度作品展示
2020《镜观烟台》摄影四季大赛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第一次抖空竹
飞吧,空竹
我的伙伴
Beijing Diabolo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