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5-05-30计雪娟苗凤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网络思维导图

计雪娟 苗凤华

【摘要】近年来,许多高中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思维导图简洁明了、色彩鲜明等特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整合成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学习能力;网络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价值

新课标要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在这种新的标准、新的教学要求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与之匹配,从而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良,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要求数学教师切实落实三维目标,强化双基教学,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个孩子”.

近年来,思维导图学习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思维导图被称为“思维体操”,其作用显而易见.同时思维导图本身具有结构清晰、简单易操作、条理分明以及色彩鲜艳等特点.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引入接受很快,而且经过长期的学习,能够建立起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将会是现代教学的一大特色.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由托尼·巴赞首次提出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工具,它将图文用简单的线条结合在一起,把各个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和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都会存在联系,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这些知识点构建成为一个知识体系,这些散乱的知识点就会变成一张知识网络,将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认知.

1.构建网络,建立体系

最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在每一章节或所学内容完成后,进行章末测试,每学期课程结束还会进行期末考试,这些常见的评价测试都是基于线性的、单一的.但是学生所面对的是三年后的高考测试,对整体知识没有一个完整的网络结构,就会造成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模糊.

高考数学卷第二十一题是关于函数的综合问题,很多学生就会因为思路不清晰、知识结构断层等问题而出现解题困难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利用思维导图,将所学内容呈现出来,列举出每一问的常见问题及解题策略.思维导图其形式多样,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记忆.

2.做好规划,详略得当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讲:“整本书学完了,可是不知道每个章节之间有什么关系,一考试就不知该怎么办.”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时,不能够将所学知识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时教师可以讲授某一部分知识点之前,先让学生对整章内容进行预习,再利用一课时左右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借助目录做一个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够了解将要学到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哪些联系,哪些章节将作为学习重点,哪些章节将会作为考查内容出现.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了完整的学习计划,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在这一部分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再利用一到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一题多解,触类旁通

对于一题多解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全部一一讲解势必会占用很多时间,因此,采用提纲式思维导图,便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将每种方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立体几何部分,最常见的方法有综合法和向量法.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些方法中,有些是简单易行的.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分析这些方法哪些是可取的,可取的原因是什么.对学生进行这种形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的学习困境.

4.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开始认识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很多学校成功地将导学案应用于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梯度思维导图中,抽丝剥茧般地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将延续到终身的学习中去.

三、结 论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此策略,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从数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成功的.教师角色上的转变,不仅可以帮助数学教师拥有更多的备课时间,更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发求知的欲望.

采用这种教学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的深刻性、准确性、灵活性,从而帮助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最近几年,高中数学教学正逐渐向“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一方向靠拢.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将教会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如何自学,这对个人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托尼·巴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网络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