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的兴趣培养

2015-05-30袁凯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袁凯娟

摘 要:钢琴、电子琴作为新兴乐器,以其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独特功能,受到少年儿童的青睐,是一件培养孩子对音乐入门的好乐器。我认为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始终贯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关键词:学习; 教学; 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35-001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对音乐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人的工作、学习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他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因为孩子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和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极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音阶和指法练习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起到这个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1.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轻松乐趣的音乐环境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孩子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课堂内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动静”结合,“动”要有秩序、有规律的动,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勇于发问,使孩子有“成就感”。“静”不是暮气沉沉,没精打采,而是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但是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孩子兴趣自然高涨。例如教师问:“我带孩子们去赶海,在离海很远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听,能听见什么声音?”答:“海浪的声音。”教师又问:“你听到的声音大吗?我们怎样做声音会越来越大?”答:“我们往海边走,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我接着问:“你在哪里听到过这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呢?”有孩子说:“我在家听见我爸爸上楼梯的声音就是这样越来越大。”又有孩子说:“我听录音机的时候,离录音机越近声音越大。录音机有个管理声音大小的钮,往右拨声音就变大了。”许多幼儿发言后,我和孩子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再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让孩子自己动手的环节。在一次我给孩子讲大谱表时,我把黑板分成了两部分,一边画上完整的大谱表,一边画上两条平行的五线谱。让孩子们回答两者的不同点,每个孩子说一点并在黑板上补上,孩子每补一处都能听到大家为他的鼓掌声,他们都非常的高兴,在高兴之余我讲出所补的那一处在音乐中的名称。由于孩子们都很希望在老师面前表现良好,所以在课堂上他们都很积极。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培训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是很重要的。

2.利用游戏导趣,使孩子寓学于乐,轻松愉快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游戏歌占据了大部分,且大部分游戏歌的内容都是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观点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专门集中注意力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是最有趣的课,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创造出一些兒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到学习音乐知识的目的(掌握音乐)。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我们应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有目的地进行音乐训练,以取得最佳的效果。如让孩子来模仿小羊、小鸡、小鸭、小猫等各种动物的声音。例如在讲全音符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学小牛的叫声,边叫边拍手,全音符拍四下。二分音符可以让孩子们模仿小羊的叫声,边叫边拍手,二分音符拍两下。四分音符可以让孩子模仿小猫的叫声,边叫边拍手,四分音符拍一下。我们还可以把各种动物的叫声模拟成节奏型,然后,老师出示一种小动物,让孩子模仿叫声并表演,要求节奏正确。

3.课外练习也应注意孩子的兴趣培养

为了开启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儿童喜欢形象思维,无论教识谱,还是教演奏,最好多用一些比喻方法。教师在弹奏乐曲前最好用形象的语言等形式,将乐曲的内容和情绪讲给孩子听,另外,家长也可有意识地给孩子听磁带、唱片或观看实际演出等。孩子有爱表现,喜欢赞扬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平时可采用打分、贴小红旗等方式鼓励他们练琴。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充分肯定。教师应经常举办一些音乐会,让孩子们相互观摩、相互找差距,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产生了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孩子会逐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成绩会明显提高,还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会更加努力练琴。

参考文献:

[1]张萌.《弹琴与智力开发》

[2]张弦.《人民音乐》,《器乐学习与儿童智力的发展》

[3]品川嘉也著.《儿童右脑智力开发》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