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47例临床观察

2015-05-30武宝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武宝柱

【摘 要】 目的:观察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与骨痂生长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压痛消失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 接骨汤;早期骨折;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7-0102-02

骨折是指人体骨结构的连续性部分或者完全中断,主要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以及积累性劳损引起[1]。本研究选取47例早期骨折患者予以接骨汤治疗,并与47例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以期观察接骨汤对早期骨折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早期骨折患者94例,均经X线检查后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24∶23,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0.51±19.32)岁,骨折类型包括踝关节骨折13例,肱骨近端骨折15例,桡骨远端骨折19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5∶22,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39.92±18.07)岁,骨折类型包括踝关节骨折12例,肱骨近端骨折14例,桡骨远端骨折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骨折类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骨折复位后给予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治疗,并分期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接骨汤治疗,组方为:丹参、黄芪、灸甘草和自然铜各10g,续断、补骨脂和骨碎补各15g, 2次/d,1剂/d,温水煎服,以15d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疼痛、肿胀、压痛消失和骨折愈合时间等。患者无痛感、无需镇痛药、睡眠不受干扰及能正常生活即表示疼痛、压痛消失;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2],大于95分表示独立,70~95分为轻度依赖,50~70分为中度依赖,20~50分为重度依赖,小于20分表示完全依赖,其分数越高表示效果越好;依据X线检查图像进行骨痂生长评分:骨折处无骨痂为0分,出现云雾状骨痂为1分,骨折正位一侧形成骨痂2分,骨折正位双侧形成骨痂3分,形成结构性骨痂4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压痛消失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痂生长与ADL评分 观察组骨痂生长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骨折愈合受人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的共同制约,其恢复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目前临床在骨折复位和固定技术方面日益成熟,但对于骨折早期出现的疼痛和肿胀等临床症状多以药物进行镇痛,而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3]。为此本研究选取47例早期骨折患者应用接骨汤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以评价接骨汤的治疗效果。

骨折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主要表现为瘀血引起经脉阻滞,肢体关节或者肌肉出现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说明气血与骨折密切相关,即骨折后损伤人体气血,使恶血滞留而产生血瘀,造成气血运行失常且积淤不散,表现为肿痛,所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是治疗早期骨折的关键[4]。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分别为(14.79±2.05)d、(11.62±1.33)d,对照组为(22.13±1.84)d和(18.79±3.16)d,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予接骨汤药,方中丹参、灸甘草和自然铜能够活血散瘀;续断、补骨脂和骨碎补可以补肝肾以壮筋骨;同时辅以黄芪补中益气。以上诸药协同奏效,有助于加速改善患者疼痛和肿胀等临床症状。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骨痂生长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中药有利于骨折部位的磷离子和钙离子沉积,从而促进骨折处形成骨痂,改善患者ADL评分[5]。本研究中应用的接骨汤包含钙盐和自然铜成分,其可通过参与蛋白合成酶的代谢过程促使骨质获得修复;同时黄芪可通过扩张患者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灸甘草具有镇痛、抗炎和增强肌力功效;骨碎补具有抑制Ⅱ型胶原的作用,能通过改善机体蛋白和糖代谢过程而促进蛋白多糖合成及其钙化,进而有利于患者形成新骨,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6]。

综上所述,骨折早期应用接骨汤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和肿胀症状,而且可以加速形成骨痂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杨光毅.续断接骨汤对四肢骨折患者微循环及骨代谢状态的影响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4,9(58):1172-1177.

[2]时彩颖.ADL评价指导的最佳骨折急救方法[J].科技通报,2014,2(30):19-21.

[3]袁国华,胡清军.内服接骨汤配合外用透骨散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评价[J].宜春学院学报,2014,21(16):72-73.

[4]邹方亮,董建华,王钧芹,等.中药续断接骨汤对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10(22):9-12.

[5]樊燕华,汤小康,童培建,等.内服中药治疗骨折早期的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9(28):1299-1301.

[6]张春玲,阮震寰,张乐,等.中药内服治疗新鲜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6(20):204-211.

(收稿日期:2015.01.05)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