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课堂高效

2015-05-30朱晓红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初中物理

朱晓红

摘 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课堂教学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探讨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有效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当然,情境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教材,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才能真正达到优化教学,实现课堂高效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生普遍存在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持久性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等现象,但如果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就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本身就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手段之一。

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几块大的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再放置一个红色的苹果放在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结果有多个像出现,马上就引起了学生新奇的感觉,注意力也随之集中到这个现象上,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是活动的核心,而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在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如在浮力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简单的一句话,却可以引起学生的疑问并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提出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因素,引起激烈讨论。可见,学生有了思维活动,学生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审视

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在课堂上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答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诱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再次审视,可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温度和热现象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冬天,同样的户外的金属和木材,哪个温度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会回答:一样低。然后紧接着问,那为什么金属摸上去比木材要冷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诱导学生对自己已有的观念进行积极的思维,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四、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的想象与想入非非不同,创造性的想象必须是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展开,必须接受抽象思维的指导和调节。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我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当突然消失一切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将:A.马上停下来。B.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一段路程后慢慢停下来。D.运动状态不能确定。我们常见的物体是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在物体不受外力时,可依靠创造性想象,思维着物体存在的状态。这个情境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生为本,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地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寻找最好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黃永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广西教育,2013(22):76.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初中物理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