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2015-05-30陈卫政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陈卫政

摘 要:在教学中,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顺应潮流、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阶段。信息技术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坚强后盾,为有效开展网络阅读插上翅膀,更能使学生习作百花齐放。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要考虑如何教学,还要考虑如何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二者相得益彰。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阅读;学生习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网络、计算机、广播电视等现代设备与科学方法,对图文音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在教学中,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顺应潮流、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已势在必行了。如何使二者有效整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简单谈些做法。

一、信息技术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坚强后盾

1.形象生动的激趣导入,使学习变得轻松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的学生,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开始便“想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开个漂亮的好头。如学冰心的《谈生命》时,以《命运交响曲》为背景音乐,教师充满深情地导入: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如此诗意的导入设计,很自然便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听结合的现代感受,使学习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維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在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强大的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腐朽为神奇,顺利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必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因为课文内容和电影《坦泰尼克号》的故事非常相似,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和人物,学生观看《坦泰尼克号》的沉船部分,并且结合课文讨论它们的异同。《皇帝的新装》本来就是一篇活泼的童话,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个诙谐风趣的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叙述故事,或者编排课本剧,让这样枯燥的文字生动了起来,学生也更乐于参与到课本的学习和活动之中。

3.做中学,玩中学,使专题训练趣味盎然

利用信息技术,可按不同能力等级要求,制作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方面的程序训练软件,让学生通过类似“闯关”的方式,有效地实现基本训练的目的。例如,正确使用词语、正确掌握标点、正确识别语病、正确辨别修辞、文言语感的培养等等,都可制成“闯关”型的专题训练软件。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此类软件,可增添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为有效开展网络阅读插上翅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有较好的信息基础、较强的接受能力,网络便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识字和阅读的环境。学生可以登陆各类网站,利用网络庞大的库存空间,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读有品位的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甄别良莠的审美能力。

三、信息技术使学生习作百花齐放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自足。学生的作文跟成人的写作一样,都具有发表的强烈愿望。

在校园网上创建“新作专区”,学生可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在主页上开辟“我的资源库”专栏,把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积累到资源库,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以随笔的形式及时记录,定期整理、交流。良好的网络环境,把教学支配权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每位同学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品,接受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学生的作文已经输入电脑,上课时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不妥之处分别强调标识。学生可围绕习作要求,针对字、词、句、标点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对修改自己的习作就心中有数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学生不但可以自批,还可以互批,同学间相互启发、鼓励与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语文能力的养成,绝不能仅靠课上施教,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要考虑课堂上如何教学,还要考虑如何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不仅要让多媒体技术在解决知识性问题方面发挥优势,还要让它能优化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使二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徐宏.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