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给学生一个精神的底子

2015-05-30刘燕婷

新课程学习·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海量阅读语文主题学习语文素养

刘燕婷

摘 要:语文教学呼唤“人文性回归”。语文课堂应致力于让学生透过丰富的语言文字,体验情感,积累生活,接受文化熏陶。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能有效地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它通过课内外的海量阅读,加深积累,丰富情感,提高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近几年来,一直积极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探究,结合探索过程中的课例,谈谈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精神成长这方面的做法和初步取得的一些成效。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海量阅读;语文素养;精神成长

语文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更是通过语言反映一种文化、一种人文精神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不应仅局限于站在工具性的角度上去教授语文知识,而更应该回归人文性,让学生透过丰富的语言文字体验情感、积累生活、接受文化熏陶。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能有效地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自身的精神成长。近几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探究。下面,笔者结合实验探索过程中的课例,浅谈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精神成长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初步取得的成效。

语文主题学习的核心是海量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语文学习的过程是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的过程。正如鲁迅所言:“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给学生提供大量阅读、自主阅读的材料和时间。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便是将课堂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海量阅读,广泛涉猎。它是以课文为例,围绕一个主题精选多篇与例文在内容、情感或写法等方面相关、相近甚至相对的古今中外经典名篇、名著进行大量阅读,广收博纳的学习方式。

比如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是一篇怀念恩师的范文。写法上,文章通过选取几件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恩师对作者人生的深刻影响,这就是学习的主题。备课时,笔者参考《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及通过查阅网络资源等途径,整合了以“照亮生命的星辰”为主题的阅读材料,精选了《金岳霖先生》(汪曾祺)、《我的国文老师》(梁实秋)、《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钱理群)、《遥远的怀念》(季羡林)、《老师窗内的灯光》(韩少华)等名家关于怀念恩师的文章。在着重探究完《藤野先生》写法后,安排完整的一节课给学生阅读主题材料,指导他们速读文本,概括每篇文章选取的典型事例及人物对作者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精读,或圈画描写老师形象的细节描写做批注,或写一段读后感。通过这样大量集中的主题阅读,学生加深了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又如结合七年级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开展《城南旧事》名著阅读主题学习活动。课堂上以《惠安馆》为例,引导学生阅读名著。老师先布置阅读任务:1.勾画出文中对秀贞和妞儿的外貌描写,做旁批点评这样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命运的作用;2.你认为秀贞和妞儿是怎样的人;3.思考秀贞和妞儿人生的悲惨命运体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这样的命运是谁造成的。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任务自主阅读这一章节,并在书中圈点勾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有学生这样点评妞儿:“妞儿面对着横亘在她面前的残酷命运,没有自暴自弃。她的内心是自由的,是勇于反抗的,始终燃烧着寻找到母亲的希望。她善良友好,关心珍惜自己的朋友……但愿她和母亲能在天堂找到属于她们的幸福归宿!”本书其他章节,按照这样的方法,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阅读。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自主阅读。学生于淡淡的墨香中细细地研磨文字的养分,慢慢地积攒语文素养。据粗略统计,笔者进行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来,学生平均每学期仅在课堂上阅读的主题材料就约30万字。教学大纲规定的每学期必读课外名著也全部读完。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通过海量阅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文学习是一种积累,背诵和摘记是积累语言的主要方式。背诵能增强语感,将优美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大量閱读的同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中精彩语段、经典诗文进行积累背诵并定期开展主题朗诵比赛。如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散文诗时,就以举行“诗样年华”为主题的现代诗文朗诵比赛的方式进行。学生在充分阅读、点评了补充的主题材料《诗样年华》(其中选取了《雨巷》(戴望舒)、《候鸟之歌》(北岛)、《致橡树》(舒婷)、《乡愁》(余光中)、《雨之调》(张晓风)等20篇散文诗及现代诗)后,以小组为单位从中挑选一到两篇诗文以及第二单元中课文一篇,自选角度,确立朗诵主题,编写朗诵词、制作ppt、配乐,自定朗诵形式。在比赛的展示课上,各组学生大声、流畅、声情并茂地背诵自己组的主题朗诵词,比赛精彩而热烈。

曾有一学生在现场作文大赛的获奖佳作中写了这样一段文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江南城市最具特色的景致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是悟道者的豁达;‘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是闲逸者的怡然;‘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是爱国者的愤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婉约者的柔情;‘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是两地相思者的幽怨……”短短的比赛时间,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运用自如,这便是平日里海量阅读、不断背诵摘录精美语言、内化为自己知识储备的成果。

“不动笔墨不读书”,摘记也是积累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摘记让浮光掠影的海量阅读落实在笔端,将优美的语言文字沉淀在学生的脑海中。笔者将读书笔记本命名为“采蜜本”,采百书精华酿语文素养之蜜。形式多种:或圈点勾画,批注点评;或摘录美词,赏析美句;或随感而发,乘兴笔耕。无论是课堂上阅读主题材料还是课外阅读作业,都要求学生及时做好。在笔者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期间,学生邱×将阅读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一书时所记录的几篇读书感受稍加整理,作文《小王子的幸福,仅此而已》一篇,获第十四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国家级二等奖。还有学生陈××凭着广阔的阅读面以及内容丰富的“采蜜”笔记,在本市中学生“阳光阅读”暨课外名著阅读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通过海量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主题学习能为提升学生的思想和生命价值提供广阔的途径。因为海量的相关阅读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体验情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得到极大的丰富,并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比如现代学生大多不懂感恩,不懂回报父母,物质丰厚,而亲情淡漠。在学习《我的母亲》时,笔者将散落在各册教材中有关感恩怀念父母的文章整理在一起,并补充了如《最深情的哺育》(梁晓声)、《永久的悔》(王瑛)、《母狼的智慧》(毕淑敏)、《我的母亲》(老舍)等多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组成阅读材料,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学习。学生在强化阅读这类文章的过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深刻体会到父母难以回报的无私的爱,并纷纷将这种感受诉诸笔端。有学生写道:“如果我能拥有如此健康的体魄,能拥有如此快乐无忧的心情,如果我能学会关心、体贴他人,都要感谢您默默的教诲。谢谢您!我亲爱的母亲!”同时,笔者整理了以“父母心语”为主题的阅读材料,从父母的角度,让学生感受父母养育孩子的良苦用心。其中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我们当年》(程少堂)一文时,文章真挚的语言和情感让不少同学流下感动泪水。朗读完后,课堂内一片沉静,学生还沉浸在父亲对女儿感人肺腑的深情中。这是学生的心灵接受洗礼的过程,情感得到熏陶的时刻。课后,有学生模仿《我们当年》书信的格式,写了一篇题为《写给以后的自己》的作文:“当你结婚时,在你把手交给你一生的另一半时,切记回头看看父母和姥姥,因为这些都是陪伴你一生的人。如若可以,千万要把这三个大宝接来和你一起住,虽然这三个傻瓜一定不愿意,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家没有了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了。你一定要陪伴他们一生,永远不要留给他们一个冷漠的背影……有一天,你的父母也会离开你。如果是爸爸先离开你,我希望你一定要坚强,因为他要的是一个和他打牌时一样生龙活虎的男人婆,不是一个每天以泪洗面的小女子;如果是妈妈先走,你一定要好好地哭一场。因为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去了,世界上永远给予原谅和包容的母爱消失殆尽了。哭完后,一定要振作,将妈妈留给你的爱双倍甚至三倍地用在你孩子的身上……我要的是你不负他们的希望,一直笑着,坚强地走自己的人生路。”文章言辞恳切,字字真情,以给自己写信的方式体会着父母养育恩情。配合这个主题学习,课外还布置学生阅读龙应台的三本关于亲情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目送》和《亲爱的安德烈》并建议亲子共读、互相交流,增进感情。

通过开展类似这样的语文主题学习活动,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在集中而强烈的情感熏陶下,体验着生活的真善美。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灵的震颤中,在灵魂的净化中不断成长,丰富起来。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通过海量阅读,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中,“读”和“写”是最重要的两种语文能力。阅读是吸收,写作是消化和内化。所谓“厚积而薄发”,海量阅读,让学生锤炼了语感,积累了文本语言,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积累。学生经过对某一主题的大量强化阅读后,丰富了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很容易与自身的生活经历产生共鸣。当内心的阅读情感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心中创作的灵感、写作的欲望就如涌动的泉水,急切地找寻喷发口,一吐为快。

比如前文提到的“怀念恩师”的主题学习。学生在阅读了多篇名作之后,模仿了他们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法,描写了一位对自己成长有重要影响的恩师。一学生在《彩虹》中回忆班主任老师每一次在她遇到困难挫折时,都给予她轻轻的一拍,给予她勇气。“老师每一次轻拍,在肩膀上留下的温暖贯穿我整个心房。Miss Wu,她用温柔的一拍教会我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成长,如何去爱。她就如一道彩虹照亮我曾经如雨般灰暗的世界。”在进行八下第四单元《端午的鸭蛋》《春酒》等反映家乡风俗人情的主题学习后,学生灵感触发,纷纷回忆起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有同学在作文《韭菜盒子》中回忆了韭菜盒子的美味,感慨那是家鄉的味道:“略方的外形,均匀而不厚的面皮,再往里面吃,韭菜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一下子冲进口腔,让人回味无穷。每当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时就吃韭菜盒子,那是团圆的味道……韭菜盒子还是家乡的好吃,因为是那里肥沃的土地滋养了这浓浓的味道。”

“多读胸藏万汇,勤写笔下生花。”语文主题学习通过大量阅读,源源不断地为写作补给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激发着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产生写作冲动。学生才思泉涌,乘兴笔耕,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一篇篇妙笔之作或见诸报端,或在各级各类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学生黄××的随笔《磐石与蒲苇——七夕有感》刊登于《深圳青少年报》第710期第4版,她的作文《遥远的旅行》获第四届“深圳校园十佳文学少年”现场作文大赛五十强佳作;学生范××读《目送》的阅读报告《有的路只能一个人走》获深圳市“家庭有爱”读书征文活动一等奖并在深港两地展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应发展儿童的心灵”,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亦提出“语文学习应该给孩子一个精神的底子”。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给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一个平台,学生就像牛羊一般,来到丰茂的草坡上,慢慢走,慢慢啃,慢慢欣赏,细细反刍。他们在丰盛的语言材料中,积累着语言和知识,丰富了思维与情感,提高了人文素养,形成了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宏绯.初中语文主题学习[M].齐鲁书社,2010-04.

[2]王彬彬,黄瑞卿.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谈语文主题学习的几点做法和感受[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3]“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题组.反三归一,质从量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论、实践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2(Z3).

[4]徐海荣.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初中语文主题阅读与话题作文训练互动研究[D].鲁东大学,2012.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海量阅读语文主题学习语文素养
海量阅读丰富文化积累互动评改助力轻松写作
基于海量阅读提高学生英文阅读能力的思考
“语文主题学习”中的文本整合
我的“语文主题学习”探索之旅
五好育入开出灿烂之花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山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初探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