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案例研究

2015-05-21吴丽霞张徐春

中小学校长 2015年4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成因学困生

吴丽霞 张徐春

[摘要]“习得性无助”现象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学困生”因为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学习和一些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然后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变得自卑、绝望,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本文主要从“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过程中改变教育方法,帮助学困生克服“习得性无助”,重塑自信,健康成长。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学困生;成因;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4-0058-03

在多数班级中,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一部分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习和活动中表现出退缩、害怕的状态,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这“另外一部分学生”便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其实,绝大多数儿童入学时都是积极向上和充满热情的,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对一切活动都跃跃欲试。可是,在他们拥有相同的学校、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老师之后,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没有盖子的杯子里,结果跳蚤轻而易举地跳了出来。紧接着,心理学家用一块玻璃盖住杯子,于是,跳蚤每次往上跳时,都因撞到这块玻璃而跳不出去。不久,心理学家把这块玻璃拿掉,结果跳蚤再也不愿意跳了。即使跳,跳的高度也谨慎地和玻璃盖处保持着一段“安全距离”,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现象。“习得性无助”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我们学校中的大部分学困生,就像这实验中的跳蚤,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因为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产生了焦虑情绪,对于学习和一些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他们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变得自卑、绝望,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一、“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心理成因

1.消极否定的语言,造成学困生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以及角色的认知。罗杰斯(C.Rogers)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体系。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处在形成时期,缺乏自我认定标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他们更多的是根据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形成“自我”的。父母或老师说他们是什么样的孩子,他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孩子。

然而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听见老师这样评价学生:“某某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弱。”“某某孩子作文水平太差。”有些老师甚至会直接责骂学生:“你真是个笨蛋。”在家庭中,一些家长也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否定评价。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不是找原因、想办法,而是把责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一味地埋怨孩子“笨”。很多时候还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我们经常会听见一些家长教训孩子:“你比××笨多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怎么这么笨?”这些话语其实对孩子进行了消极否定。学生听到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觉得自己真的笨,丧失了良性的自我认同。这些消极否定的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失去追求上进的自信心和动力,产生低自我概念,形成“习得性无助”。

2.不合理的评价,造成学困生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六个,对学困生来说,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成绩经验。虽然素质教育实行多年,但是多数学校、教师和家长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把分数作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和家长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就会给孩子们排名定位,然后根据名次先后“论功行赏”。在学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被授予“三好生”、“优秀队员”等诸多荣誉;在家里,家长也会对取得好成绩的孩子大力表扬,在物质上给予满足。相对于这些优秀生,学困生的待遇就恰恰相反,教师的批评,同学的白眼,家长的责骂,让这些孩子焦虑、自卑和自我否定。长期下来,他们会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自我效能感低,形成“习得性无助”。

3.趋利避害,学困生建立消极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防御机制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实际上,它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常常被列于学校主流之外,所受的歧视和白眼相对较多,自尊心经常会受到打击。同时。教育的同质化要求所有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他们因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和优秀生竞争时,他们很难取得成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们对成功不抱任何希望,再次遇到挫折时他们就会倾向于放弃,甚至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也没有信心去尝试。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保护自己,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不让自己的失败公开化,他们建立了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逃避。他们会用“听不懂”来解释自己不听课。用“不会做”来解释自己不完成作业,用“不感兴趣”来回避集体活动。长此以往,他们更加自我封闭,自我放弃,形成“习得性无助”。

二、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矫正策略

中国有一句俗话:“解铃还需系铃人。”学困生“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是因为学校和家庭教育评价行为不当造成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从孩子的心灵出发,用爱温暖孩子,用心帮助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重塑自信。

1.尊重接纳学困生,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低级需要之后,就会产生较高级的需要。对于大部分学困生来说,他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得到了满足,他们期待着“爱和归属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学困生由于长期游离于集体之外,是班集体甚至家庭的边缘人物,他们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孤单、自卑,渴望集体和温暖。如果教师和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即使批评,也要注意语言,注重场合,把握分寸,合理地教育引导孩子,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和先天特点、性别、家庭教育、学习机会、生活经验的不同,儿童发育的速度、特点和质量都应人而异。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之间的差异,接受由这些差异造成的差距,让他们意识到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要合理、理性地对待这些差异。在教师、家长和同伴的接纳和关爱下,学困生就会融入集体,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2.合理设置目标,增加成功体验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才”。如果我们对学困生能够“策之以其道,食之以尽其材”,就会让所有孩子获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给学困生制订合理的目标,目标以孩子的现有水平为基准,不宜过高,让孩子感到自己能够完成,从而有勇气去尝试。在完成一个目标之后,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接下来,我们再为他们设置另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稍高一点,让他们体验到“跳一跳也可以摘到果子”。以此类推,通过设置梯度目标,关注孩子成长过程,帮助孩子体验成功。在多次的成功体验之后,孩子就会对学习消除恐惧心理,增加自信和主动性。

3.培养意志力,增强学困生心理品质

意志力是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大部分学困生的意志力都很薄弱,害怕失败。所以我们要通过班会、谈心、活动等形式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耐挫能力,使他们能够正视失败,并且能够从失败中爬起来,坚持下去!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对其取得的进步要及时表扬。

学困生的“习得性无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矫正也并非一曰之功。教师和家长要学会合理的评价孩子,无条件地关爱孩子。爱足之后,再给孩子提要求,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