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把握”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2015-05-08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把握棋子天平

张 健

(福清市东方红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四个“把握”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张 健

(福清市东方红小学,福建 福清 350300)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近几年教师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把握好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把握好教材的编排思路,把握好操作教学的本质,把握好学生的学情,那么课堂教学实效性将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

思维规律;教材意图;操作本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近年课堂执教者努力研究的方向。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才会有张力。把握好以下四个“把握”,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把握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让教学收放自如

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形象或表象开始逐步让位于概念,他们渐渐地开始自觉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即使如此,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也就是说,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仍然蕴含着很大成份的形象性。教师如果没有把握学生的这种思维特质,那么在教学中就难以做到收放自如,深浅有度。下面以某个一年级教学片段略窥一二。

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了如下一组图形:

教师让学生辨别这些图形是不是长方形,前面7个图形辨别得都很好,到了最后一个时,

师问:这个是长方形吗?

生(异口同声):不是。

师:仔细观察思考看看,第8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

生:不是,那是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师(面向全体学生):你们也这样觉得吗?

生(又齐声):是。

无奈,教师只得联系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告诉学生正方形也是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虽然教师讲得极其辛苦,但学生似乎并不领情,脸上依然写满了疑惑。教师在“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论断中纠缠不放,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事实上,小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要经过两次不同的阶段,第一次是一年级时对常见的平面图形的初步感知,第二次是三年级的再次认识,是对第一次初步感知的提升。教材做出这样的编排,是遵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的,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必过早地纠结于一些超思维的问题。诸如“正方形是不是长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正方体是不是长方体”等类似的问题将会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迎刃而解。只有这样,教学才会做到深浅有度,自然高效。

二、把握教材的编排思路,让教学不再偏离正确的轨道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使教材更贴近学生,以发挥教材的教学效益。显然,这样的提倡要求教师有更高的教学素质和学科素养,需要教师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谙熟,否则,擅自对教材的“乾坤大挪移”,将使教学陷入“南辕北辙”的境地。请看下面一个《可能性》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纸盒)

师:这个盒子里有一些棋子,我们摇一摇,再随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出后再把棋子放回,连续重复几次,看看每次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师生共同合作几次,每次摸出的都是黄色的棋子)

师:你们猜猜看,纸盒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黄色的棋子。

生:黄颜色的棋子多,其它颜色的棋子少。

生:只有一个别的颜色的棋子,其它的应该都是黄色的。

生:里面全是黄棋子。

师:那纸盒里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棋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打开纸盒,里面全是黄棋子,猜对的同学一片欢呼)

师:同学们看,纸盒里全是黄棋时,我们摸到的……

生(齐声):一定是黄棋。

……

师:给下面的盒子(如图)中的小球涂上颜色,使摸出的小球可能是黄色的。

生:把5个球全部涂成黄色。

生:把2个涂成黄色,3个涂成蓝色。

生:我觉得黄色的小球应该多一些,涂3个或4个,剩下的1个或2个涂成其它颜色。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全部涂成黄色”或者“黄色的小球要多一些”的想法?仔细地审视教师的这一教学过程,不难发现,在“摸棋子”这一环节中,其实学生的想法都是正确的,这正是随机现象的特征所决定的。可是,当教师打开盒子验证时,学生所看到的结果却是唯一的(全部都是黄棋子),如此一来,猜错的学生便会有这样的一种感悟:我的分析是错误的。由此,教学就埋下了这样一种隐患:在分析随机现象时,大概率事件的发生是绝对的,而小概率事件是不会发生的。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去改变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先让学生看到纸盒中全部棋子的颜色,说一说,如果摸一次,二次,三次……,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棋子,然后通过摸棋子验证猜想,得出结论。)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教材的编写思路运用于实际教学时较显平淡,而改编后的教学过程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气氛活跃。可是,教师却没有想到,这样的改变难以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随机观念,使得教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三、把握操作教学的本质,让操作不再停留于积累表象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许多教师都对操作教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许多操作技能教学却又仅仅是停留在动作的层面上,没有去关注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是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样的操作技能教学是“形而上”的,它没有触摸到操作教学的本质,也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领域,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操作”之后,对知识的理解还是浅表性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举一反三自然困难重重。

学生在学习“方程”一单元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4×8+8X=320
4×8+8X÷8=320÷8
4×8+X=40
32+X=40
X=8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进行运算的,那么在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8又为什么错了呢?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学习《等式的性质》时,教师对操作的教学本质把握不足,许多教师在讲解完天平的功能与使用方法之后,就开始组织学生在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物品数量,在天平保持平衡的同时,总结出等式性质。正是这种单一的增加(或减少)的操作,使得操作停留在了表象积累的层面,从而失去抽象与提升的契机。因此,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关注部分转而引导学生关注整体。如在教学《等式性质》时增加下面的教学环节。(课件出示)

(天平的左边放2个菠萝,右边放6个桃子和4个梨,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师:现在从天平的左边拿走1个菠萝,右边拿走1个桃子天平还可以平衡吗?

生:不可以。

师:那左边拿走1个菠萝,右边拿走1个梨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左边拿走一个,右边也拿走一个,为什么天平不能保持平衡?

生:因为一个菠萝的重量不等于一个桃子或一个梨的重量。

生:因为一个菠萝是左边的一半,而一个桃子或梨却不是右边的一半。

师:那你们觉得应怎样拿,天平才会保持平衡呢?

生:左边拿走一个菠萝,右边要拿走三个桃子和两个梨子。

师:还有更深入的想法吗?

生:左边去掉一半,右边也去掉一半,天平就可以保持平衡。

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融入思辨色彩的操作才有了它的应有之义。教师努力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天平右边的这个整体,而不是桃子和梨子两个独自的个体,学生脑中的表象慢慢地得到抽象与提升,在教师的操作引导下,学生渐渐明确了天平左右两边同时去掉的东西必须是“相等的份额”。这样,学生今后在解类似的方程时就会把目光放在方程两边的整体中,从而避免出现上述错误。

四、把握学生的学情,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读懂学生与读懂教材一样,都是教学的起点。但事实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愿意把精力与时间放在钻研教材上,却对自己的学生熟视无睹,使得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针对性,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现象。

在教学“解比例”时,一位教师教完例题(X∶320=1∶10)之后,引导学生小结“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利用学过的知识解方程。之后,便开始了巩固练习,并请两名同学上台板演。板演情况如下:

0.4∶X=1.2∶2 1.25∶0.25=X∶1.6

解:1.2X=0.4×2 解:0.25X=1.25×1.6

1.2X=0.8 0.25 X=2

X≈0.7 X=2÷0.25

X=8

下面的同学做得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仅就板演情况来看,学生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教师过于关注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比例转化成形如ax=bc的方程,却忽视了学生在解此类方程时所涉及的计算问题这一教学难点。在这样的一种方程求解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整数、小数、分数的乘除法两级混合运算,所以在运算过程中学生还要根据数的特点运用到很多运算技巧。如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含有分数的运算中要把乘除法混合运算转化为连乘,然后再一次性约分计算等,特别是运算定律的自觉性行为。这些运算技巧虽然学生都已经学过,但却恰恰是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暴露出来的最为欠缺的地方,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对此理应了如指掌,在备课时对学生进行认真解读,寻找更适合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和训练,使得课堂呈现出一种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新旧融合的学习特点,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华.新课标背景下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2015-05-08

张健(1970- ),女,福建福清人,福清市东方红小学一级教师。

G623.5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6-0074-03

1673-9884(2015)06-0074-03

猜你喜欢

把握棋子天平
说说天平的使用
棋子多少颗
天平使用前后的两次平衡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天平的平衡
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回应策略
浅谈竹笛教学中音准和音色把握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