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

2015-02-25关志宇陈丽华杨明朱卫丰罗晓健刘婧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法

★ 关志宇 陈丽华 杨明 朱卫丰 罗晓健 刘婧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2-9-9);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XYJG-2012-080、JXYJG-2013-094);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zjg2011-15);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为例*

★关志宇*第一作者:关志宇(1980—),男,锡伯族,副教授。研究方向:药剂学。E-mail:adlaiguan@gmail.com。陈丽华杨明*通信作者:杨明(1962—),男,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药剂学。E-mail:yangming16@126.com。朱卫丰罗晓健刘婧(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 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JG-12-9-9);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XYJG-2012-080、JXYJG-2013-094);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zjg2011-15);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摘要:本文根据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介绍了其课堂组织、实施过程和应用经验,并通过自身对照比较的方法,评价了学生在实施seminar教学方法前后,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教学形式可较好地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优良。

关键词:高等教育;seminar;教学法

建设创新型国家,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如何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越发成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记忆过程,且重理论、轻实践,偏验证、少创新,过程枯燥。国内有不少院校、专家尝试采用PBL[1]等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效果良好。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效果并不明显,且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如文献查阅,组织、协作,整理、总结、凝炼观点,表宣、讲达、交流,原始创新或消化吸收再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效果有限。seminar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模式,民主性和学术性鲜明,具有教学和科研双重功能[2-3],可较好地实现上述综合能力的培养[4]。因此,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在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石上,创建研究、讨论式学习的新观念。理论基础因为有探究、研讨的出现不再古板枯燥,探究和研讨因为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不至于像空中楼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药学专业课程特点与seminar教学法应用现状

1.1药学专业课程特点与现代教学需求药学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工具性和发展性并行的特点[5],通常知识体系来源复杂、结构庞大,如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学、药剂学等。对初学者而言普遍存在“入门难”现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课程知识体系的脉络和学习方法;学习过程较为抽象,实践经验明显不足,感性认识缺乏,致使课程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如药剂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涵盖药物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研究内容,内容丰富,交叉学科多。单就制剂种类而言,不同给药途径的固体、液体、半固体制剂和气雾剂等,常用的就有30余种,在分门别类的讲述过程中,各章节之间看似关联性不强,学生较难融会贯通,讲授式教学方法难以在教学效果上取得突破。同时,由于实践课时、内容等客观条件限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只能让学生见到专业课程的冰山一角,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同学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尽管可能存在授课技巧、学生就业目标、学习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吸引现代大学生主动思维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直接原因。

1.2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现状seminar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研究课题进行的自由而广泛的学术探讨,其起源于英国,兴盛于西欧,至今仍是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6-8]。在国内,seminar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9-10],而在本科教育阶段开展得较少,但由于seminar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主动性,并且教学与研究双管齐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不断有高校探索其在各类本科专业课程中应用,如临床药理学[11]、中医诊断学[12]等。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是在传统seminar教学法基础上,结合教师有目的的递进式引导问题,使学生能够饶有兴趣地深入学习、研讨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实现师生双向互动[13]。

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可有针对性地将授课理论与应用实例结合,与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的教学目标

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是教师依据自主学习规律,应用构建主义思想,围绕课程核心或衍生内容,设置讨论问题,学生独立学习、相互协作、研讨辩难、总结汇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根据课程核心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分组、协作,深入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对散乱文献知识点的学习、整理、宣讲与辩难,提高学生检索、归纳、总结、表达和研究成果交流的综合能力;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留下思维碰撞的火花与痕迹。

3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的构建

构建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需根据课程特点,结合院校学生情况等诸多因素,按照以下几个阶段开展。

3.1课前准备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时机、备问题。备课标,seminar教学方法的课标有别于一般,其目标是以课程为载体,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课标不仅包括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自我管理、组织实施、交流协作和总结汇报等。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材和分析学生情况、智力结构等有助于教师把握教材内涵并恰当外延,同时顺利开展seminar教学。备时机、备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初学者并不能很快对某专业课程建立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因此教师何时组织进行seminar即需要深思熟虑,同时配合设置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深入探究,并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和探索领域进行充分准备。可以看出,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过程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教学环节问题引领的seminar教学环节包括教师讲授、学生探究、宣讲讨论和课后交流四个环节。教师讲授环节非常重要,讲授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直接相关,影响着学生是否自发地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也决定了seminar教学的成败,这就要求教师对药学领域知识应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并具有较强的语言表现力,在讲授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创造知识的快乐,并适时地抛出备课阶段精心准备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教师布置的诸多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话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探究,经过文献检索、学习、整理后制作PPT,由教师组织宣讲、交流。在宣讲与讨论环节中,教师在大致了解了学生准备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组织,恰当穿针引线,不失幽默,营造自由提问、讨论的学术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互动。

课堂提问、讨论的时间是有限的,由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阅读的文献不同,知识构建即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或者是渴望进一步深入探索。另外,药学研究发展迅速,教师也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介绍最新研究成果等。因此,进行课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后互动搭建了各种各样的载体,E-mail、QQ群、MSN、微信、飞信、微博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通过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参与讨论,布置作业,共享学习资料,如权威论文和参考书目等。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建立兴趣小组,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或者让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3学习评价在学习成果评定环节,可将学生期末成绩分为理论成绩(试卷,40%)、实验成绩(30%)和seminar成绩(30%)几部分。其中seminar成绩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分;教师为主,学生互评为辅的评分;教师为辅,学生互评为主的评分;学生互评评分方式等。但不论何种方式都应尽量做到公开透明,以避免学生参与主动性受到影响。seminar成绩的构成包括课堂宣讲、提问与研讨发言、报告撰写等,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亲自实施与对他人的评价,培养综合学术能力。例如采用学生互评方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seminar结束后,各小组间互评得出小组成绩,而每个学生的成绩则由小组成员以小组成绩为基础,根据探索研究过程中每个组员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在教师规定的一定分数范围(如10分)内上下浮动。

4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本文作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于2012年秋季学期至2014年春季学期,先后在2009、2010级本科药学专业两个班级的药剂学和生物药剂学课程,2013级硕士研究生生物药剂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自身对照法,并在课程实施seminar前后,分别对78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等进行了评价,见表1。由结果可以看出有68.38%的学生喜欢该种教学方法,93.59%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在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学生普遍掌握了各种文献查阅方法,对国内外专业相关文献检索数据库和期刊杂志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57.69%的学生初步养成了独立学习、思考的习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会首先考虑自己查阅文献。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表1 开设基于问题的seminar课程前后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汇总表

5应用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法的心得与体会

seminar教学形式源于欧洲,经过不断改革,现已成为欧美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的基本教学形式之一。这是由于seminar教学不仅是学习过程中形式上的讨论,还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14-15],但是该教学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并不习惯seminar教学方式,问卷调查显示,有极少数学生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学习起来“太累,还是听老师讲比较轻松、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从转变学生观念和学习方法入手。比如说,为了更有效地递进教学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团队采用问题引领方式,通过设置与专业内容相关的高水平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辅助学生深入学习并展开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行为的实施者。

传统大学药学教育所采用教材的内容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教师在授课时会有关于学科研究前沿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拓展,但对于学生而言,仅仅是听到了这些信息,却并不知道如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因此,开展seminar教学之初,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如何进行科研论文、现行标准、政策法规等的查阅,以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新、更准确的信息。在开展seminar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团队还发现只有当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时,才会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学术观点,才会展开讨论,所以教师需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言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同时,在教学进程安排上应预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查阅资料,获得相关信息,以做好充分准备。

时代在不断变迁,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范式的相应转变,现代高校必须要有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主义强调了知识的获取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的主动行为,而开展seminar教学的核心目的则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seminar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实战机会。基于问题的seminar教学模式并不拘泥于方法的创新,其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的有效生成,在问题引领下,目的明确,途径丰富,使学生更易于建立本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科研综合技能,该教学方法在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未来的教学模式改革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翔云.PBL:大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29-35.

[2]张跃忠.论Seminar教学范式的现代价值[J].教育与现代化,2006,79(2):24-29.

[3]卢洁,冯家勋.理工科课程教学整体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37-140.

[4]周亮.Seminar教学法及在日本的大学理论课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8,17(9):164-165.

[5]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2):20-23.

[6]何卫平.关于“Seminar”方式的意义——兼谈德国大学文科教学中解释学与辨证法的传统[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4):76-85.

[7]罗伯特·斯蒂文斯.法学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87.

[8]张家勇,张家智.新世纪哈佛大学本科生课程改革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8-33.

[9]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8):43-50.

[10]江兵,杨海波,杨娟.Seminar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A01):143-146.

[11]董敏,覃杨,魏涌标.Seminar教学法在临床药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140-143.

[12]宋月晗,李峰,王天芳,等.Seminar教学法在中医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61-62.

[13]李乐,齐敏友,宋英.PBL与Seminar相结合教学法在药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8(1):101-102.

[14]孙连坤,康劲松,李扬,等.Seminar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84-85.

[15]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8-163.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Seminar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GUAN Zhi-yu,CHEN Li-hua,YANG Ming,ZHU Wei-feng,LUO Xiao-jian,LIU Jing

CollegeofPharmacy,Jiang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4,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the teaching model "problem-based" seminar i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including its class organiz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experience and so on. And we evaluated the change of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etho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aspects of students by self-contrasted method in using "problem-based" seminar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s could induc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and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Seminar;Teaching Methodology

收稿日期:(2014-07-03)编辑:薛铁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教学法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