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目标中如何确立人文内容

2015-02-13雷香兰

英语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英语

雷香兰

英语教学目标中如何确立人文内容

雷香兰

【摘要】英语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只关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忽略了人文内容,或对人文内容的确立模糊不清。作者结合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就英语教学中不同课型,不同教学活动中所要求的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等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了教学目标中人文目标的内容及其对优化课堂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目标;人文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划定了五项范围: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这五项内容形成了英语教学内容的总理念。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一是英语语言,二是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人文内容。目前,英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整体设定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并且也有认识上的错误。常见的有:教学目标主体错位;以教学内容代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以语言目标代替人文目标;教师自身的错误造成目标制定不合理;照搬课标中的相关情感目标;教学目标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等。

以上问题中最难设定、也是令大多数教师困惑或者束手无策的是情感目标的确定,有的教师甚至会错误地以为在语法课、习题讲解课等课型中不用设计情感目标。因此,探讨教学目标中人文内容的确立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卢姆说:“有效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导员要知道,战士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战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快歼灭敌人,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内容作为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因为,只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外显的或内隐的方式从情感方面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以及合作精神(张正东、李少伶2007);这些因素的产生又反过来加强学习的主体意识,进而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养成独立获取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开拓视野、充实生活。由此看出,在教学设计中明确人文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教育部2006)。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不难看出,人文目标是整个英语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从母语或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归纳英语不同于汉语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设计出不同课型中的人文知识内容的达成目标。通过研究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其树立反映主体地位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充实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人文研究:

(一)阅读与写作课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学生为本,利用阅读和写作的素材,采取多种电教及多媒体手段,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及活动;把所学的语言活化,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语言环境里,用英语思维,感知英语、体验英语国家文化,从而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

(二)词汇学习课中人文知识的确立

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中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很多,因此,要达到课标中所要求的学会若干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目标,就需要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在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熟记的同时,必须“见缝插针”地在英语表达、理解、讲解中去记,才能达到熟记的效果。如学习go Dutch,就必须先了解荷兰早期海上贸易中心的形成以及各国商贾相聚交流的信息(以后不一定再见面,因而为互不相欠各付其账,于是就有了“go Dutch”的应用)。了解词汇的语境、背景含义,在庞杂的词汇学习中融入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们便可以养成随时、随处、随事全方位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三)语法中的历史因素、人文素养及幽默蕴意

语法课教学除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观察、运用、加深理解语法规则,还必须注意语言现象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如“倒装句”的特点形成于英国个人至上的社会特点,英国也是归纳法的发祥地,他们重视说话所针对的具体物、人、情感等,因此,把他们的背景放在语句的后面(张正东、李少伶2007)。而汉语中没有倒装特点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几千年来存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群体文化,说到的人、事、物也是处于一定的大背景下。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把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转换为积极的作用。

五、研究成果

(一)明确了教学目标中人文目标的内容

首先,以学生为本,从情感方面激发其主体意识;其次,学生能够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拓展视野、充实自我;最后,学生能通过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了解异域文化,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二)具体化了不同课型的人文目标的确立

1.听、说、读、写课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词汇学习中,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引导学生眼看、耳记、口说、手写和联想,重视积累,适时归纳。

3.语法课的学习可采取对比的手段,学生通过对大量具体语境的反复观察、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语法现象;再通过反复运用,不断加深认识,最后达到运用自如。这些学习中的方法步骤的实现就达成了课标中学习策略的目标要求。

(三)优化了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中人文目标的确立与实践把英语教学的人文内容融化于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中,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又有助于学生用好英语,还能直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目标从情感入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这种积极的学习心态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

六、结束语

总之,人文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内容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内容又存在于课内外的广阔天地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研究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并通过多渠道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辨别力,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06.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正东,李少伶.2003.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信息:710082,陕西西安,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chanellei@163.com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