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15-01-26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9期
关键词: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邓铃英

【摘要】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和情绪症状,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132011 吉林市人民医院

近年来,我国高龄人口不断增多,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病率也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研究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64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MRI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61.5±4.0)岁,治疗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61.2±4.3)岁,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患者125mg美多巴(4次/d)+10 mg克瑞帕(2次/d)+100 mg阿司匹林(1次/d);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患者30 mg依达拉奉+100 ml 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即1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帕金森综合评分(UPDRS)情况;采用UPDRS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评定内容主要包括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以及运动功能等3个项目,评分越高,证明临床症状越严重。

1.4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UPDRS评分情况判定本次研究疗效标准。显效:与治疗前相比,UPDRS评分下降50%及以上;有效:与治疗前相比,UPDRS评分下降21%~49%;无效:与治疗前相比,UPDRS评分下降20%及以下;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和计数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UPDRS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为(9.6±3.7)分,日常活动评分为(29.7±4.2)分,运动功能评分为(28.4±2.6)分,对照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为(9.5±3.9)分,日常活动评分为(29.6±4.5)分,运动功能评分为(28.3±2.4)分,两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为(3.3±1.8)分,日常活动评分为(26.1±3.3)分,运动功能评分为(26.4±2.0)分,对照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为(9.0±2.2)分,日常活动评分为(25.9±3.6)分,运动功能评分为(26.1±1.5)分,两组患者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且两组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日常活动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中一般将由某些疾病或因素如感染、毒物、血管性以及脑外伤等引发的类似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称之为帕金森综合征[3]。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则多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常于一次急性脑卒中或全身性低氧血症后突然发病,也可于多次脑卒中后逐渐出现,病程进展多呈阶梯状,患者起病时症状多不对称,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病较为相似,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运动障碍,起步极为困难,活动中行走近乎正常或呈短小步态,类似老年性步态障碍,常伴有锥体束征和痴呆症状,影响患者正常活动。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手段为主,主要治疗药物为依达拉奉,本品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脑保护剂,其作用机制主要在于提高人体脑中N-乙酰门冬氨酸的含量,增加脑梗塞附近局部脑血流量,对脑部水肿和脑梗塞具有较强的阻止或阻断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神经症状,保护迟发性神经元,抑制脑细胞或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用于治疗各种脑神经疾病效果良好[4]。为进一步研究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

总而言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杨蓬勃,李淑华. 白细胞介素6对帕金森病和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意义[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8(1):45-47.

[2]邓毅,韩毅. 中药抗颤宁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 182-184.

[3]王雪梅,冯涛,顾朱勤,等. 基于临床异质性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2):220-223.

[4]严庆场. 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5):91-93.

Clinical Analysis of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Parkinson Syndrome

DENG Lingying People's Hospital of Jilin City,Jilin 13201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daravone in treatment of vascular parkinson syndrome. Methods 64 cases of the vascular parkinson syndrom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mental,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score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Vascular Parkinson syndrome treated with edaravone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mental and emotional symptoms,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Key words】Vascular parkinson syndrome,Edaravone,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9.064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9-0084-02

猜你喜欢

依达拉奉临床疗效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