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形态及支架成形术的疗效

2015-01-22祖井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4期
关键词:植入术椎动脉成形术

祖井永

山东临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临邑 251500

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形态及支架成形术的疗效

祖井永

山东临邑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临邑 251500

目的 探讨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形态及支架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3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中40例后循环血管狭窄严重患者进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132例患者中发现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者116例,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28例(24.14%),单纯后循环病变52例(44.83%),前后循环均病变36例(31.03%);40例病情较严重患者进行了支架成形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患者后循环缺血症状分别在1~10d内明显好转。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结合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治疗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支架植入术;血管造影术

后循环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及脊髓供血,后循环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疾病之一,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脑血管造影是一种X线检查技术,对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进行连续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支架移植术是利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将能够长期或临时留置于人体管腔内的支架,安置在病变处,使病变处成为开放状态的微创技术。近年来,DSA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成为脑供血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较好方法,能够良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防脑卒中复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住院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并行DSA检查的患者132例,男76例,女56例;平均年龄(58.34±14.2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并由经过培训的专门医生进行诊断。

1.2 DSA检查 造影前进行药物(碘剂)敏感试验,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技术,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5F动脉鞘,用5F猪尾巴导管于主动脉弓用碘比醇进行主动脉弓造影,换单弯造影导管沿动脉鞘置入,分别于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用碘比醇造影,进行动态和静态观察造影血管情况。对常规造影不能明确的可疑血管病变者,增加多角度斜位造影。

1.3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对40例后循环血管狭窄严重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根据DSA结果,术前基底动脉狭窄患者10例,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30例。手术后监护24h,观察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并监测其生命体征,控制患者血压在平时基础血压稍低的水平。

1.4 血管病变评估标准 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狭窄率≤29%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为重度狭窄、闭塞。

2 结果

132例患者中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116例(87.88%),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28例(24.14%),单纯后循环病变52例(44.83%),前后循环均病变36例(31.03%),其余16例患者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

2.1 单纯前循环病变血管的分布情况 28例单纯前循环病变患者中,仅有颈内动脉狭窄20例,颈内动脉狭窄伴大脑中动脉狭窄8例。颈内动脉病变共36处,其中轻度狭窄8处,中度狭窄25处,重度狭窄3处。

2.2 单纯后循环病变的血管分布情况 患者中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12例;左侧椎动脉病变25例;右侧椎动脉病变20例;大脑后动脉病变8例。其中双侧椎动脉同时病变10例,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合并椎动脉病变3例。

2.3 前后循环同时受累的血管分布情况 前后循环同时发生病变36例,其中椎动脉狭窄合并颈内动脉轻度狭窄28例,基底动脉合并颈内动脉狭窄3例,椎动脉狭窄合并大脑中动脉狭窄2例,同时存在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狭窄3例。

2.4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情况 对40例后循环血管狭窄严重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手术均非常成功,患者血管狭窄部位血管直径和形态恢复正常,残余狭窄率<6%,40例血管内支架术植入患者中,发生穿刺部位血肿3例,热敷后血肿消失,随访4个月患者症状未复发。

3 讨论

发生后循环缺血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血栓、动脉狭窄或闭塞以及患者会发生动脉源性或心脏性栓塞,严重的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及发生脑梗死。近年来,对于脑血管病影像检测手段很多,但目前公认较好的方法为DSA,其被认为是评价血管结构异常的金标准,DSA技术能够明确血管狭窄存在与否、血管瘤等解剖学异常,还能够动态、全面地观察脑血管血流、变异、侧支代偿情况和计算狭窄率等。可根据造影检查结果,明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路径,为选择支架和规格作参考。

本文中13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结构异常发生率高达87.88%,说明血管结构异常是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注重血管检查,关注血管病变,是脑血管病临床治疗的根本和基础。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于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和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由于其微创、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技术。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操作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并发症的发生逐渐下降。本研究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仅有3例(7.5%)患者在穿刺部位出现局部小血肿。

综上所述,DSA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能够明确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病因、血管形态变化和血管病变程度;能够为进一步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相关方案;还可以评价有血管狭窄患者建立了侧支循环与否、代偿血管有无血管狭窄,以便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方案。

[1] 严永兴,梁丽贞,陈涛,等.脑血管造影在老年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0,8(2):142-143.

[2] 马先军,董万利,邵凤扬.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形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37-39.

[3] 严永兴,梁丽贞,陈涛,等.65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J].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6):425-427.

[4] 张广平,刘楠,李慎茂.123例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2):40-42.

[5] Hong JM,Chung CS,Bang OY,et al.Vertebral artery dominance contributes to basilar artery curvature and perivertebrobasilar junctional infarcts[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9,80(10):1 087-1 092.

[6] Freund W,Kassubek J,Aschoff AJ,et al.MRI-based separation of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vertebrobasilar artery anomalies in ischemic stroke of the posterior circulation[J].Stroke,2008,39(8):382-384.

[7] 杨开杰,黄载文,宁世金.后循环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101-102.

(收稿2014-09-21)

R743.3

B

1673-5110(2015)24-0104-01

猜你喜欢

植入术椎动脉成形术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