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2014-10-21辛星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模糊性语言

辛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模糊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这篇文章从突出语言的经济性、显示语言的准确性、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证明语言的双重属性等方面证明了模糊语言的价值。

关键词:语言;模糊性;客观事物;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显现了语言的美学价值,模糊语言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突出语言的经济性

以“美”为例,“这幅画很美”、“这件衣服很美”和“这个女孩很美”中的“美”是不同的。如果我们过分追求语言的精确性,分别将其表达为“这幅画使用了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这件衣服是棉料的,上面有三个不规则的图案,袖口有一排五角形的扣子……”;“这个女孩高170厘米,体重50公斤,黑色长发,穿着紫色连衣裙和黑色高跟鞋……”一方面,表达的内容没有了感情色彩,我们很难从字面看出它要表达“美”的意思;另一方面,语言显得过于累赘,无论如何描述都不如一个“美”字贴切。

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写文还是交际,都注重语言的少而精,忌讳语言的多和冗。以杜甫的《登高》为例,诗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这句诗中用的全是模糊语言,却表达了多层意思:万里之外;悲秋之时;经常做客;到处沦落;独自一人;抱病登台。如果把诗中的模糊语言全部换成精确语言,语言就会变得累赘冗长。不仅违反了格律诗的规则,还远不如模糊语言经济。

(二)显示语言的准确性

当语言要表达的因素越多时,其复杂程度就越高,就越难用精确语言表达,此时,只有借助于模糊语言,才能收到想要的效果。一般而言,准确性是精确语言所特有的属性,模糊语言不具备准确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模糊语言有时候比精确语言更具有准确性,这主要体现在政治用语中。

例如,邓小平1984年在会见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段话中,邓小平使用了“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不断改善”等词语,这些词语并不精确,却比精确词语更具有表现力。因为“快”到什么程度、“高”到什么标准、“改善”到什么水平并不能用准确的数据精确地表达出来,而且,用精确的数据去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时,只有用模糊语言,才会显示出表达的准确性。

再如,《中美联合公报》中的一段话:“它(美国)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逐步减少”、“一段时间”、“保持接触”等都是这段话中的模糊语言,用来表示一些不确定的概念,正是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增强了这段话的准确性,显得比使用精确的数字更加贴切,更具有说服力。

(三)增强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交际的一种手段,语言艺术上的委婉模糊,是含蓄的体现,是语言使用者的一种交际策略”。[1]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包括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会话含义是指会话中说话者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言外之意”。[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出于礼貌、尊敬或者其他目的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让别人去揣测;中国自古以来又是礼仪之邦,完全符合合作原则的交流或者过于直白,或者过于粗俗,不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谦虚的民族传统习惯。因此,符合会话含义的模糊语言备受中国人的青睐。

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这一模糊语言明显违反了合作原则,其言外之意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曾有二十多年的敌对态度,两国关系曾经陷入僵局。如果将这言外之意和盘托出,虽然符合了合作原则,但这种赤裸裸的表述必定会使在场的人觉得尴尬,反不如模糊语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恰到好处。周总理这一模糊语言的使用巧妙地避开了两国的一段不愉快的历史,既坚持了严正的立场,委婉之中表达了愿意友好合作的良好愿望,又避免了难堪的局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再如,某西方记者曾问周恩来总理,中国人民银行究竟有多少资金?周总理略微一想,答道:“我想应该是十八元八角八分”,并解释说:“我国当时发行的人民币面额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共计十八元八角八分”。周总理的回答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他利用精确数字能传达模糊意义的方法,委婉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既显得幽默风趣,又保护了国家的机密,不至于因直言不讳地回答“无可奉告”而使在場的人难堪。可见,模糊语言的艺术性是精确语言无法取代的。

(四)证明语言的双重属性

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必然具备一切存在所共有的属性,即矛盾。语言内部的矛盾,如果以精确性作为一个方面,则模糊性就是另外一个方面。只有承认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才符合辩证法,否则,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红楼梦》中这样描写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文中“似蹙非蹙”、“似喜非喜”、“娇喘微微”等都是模糊语言,却比精确语言更形象、更富有表现力,林黛玉的美貌跃然纸上。

当然,肯定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并不是要否定精确语言的作用。精确语言的不可替代性在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因此,我们不再赘述。“语言的模糊性质的发展同精密化的发展构成语言发展中的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从而丰富了语言同一切事物一样是对立面的统一的辩证理论”。[3]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丰富了语言交际的灵活性和艺术性。同时,深入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在推动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加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丽军.从模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第159页.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第82页.

[3] 伍铁平.模糊语言初探[J].外国语,1979,(4):第41页.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模糊性语言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
我有我语言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语言的将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模糊性词语在修辞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