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

2014-10-21袁小平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小学体育对策

袁小平

【摘 要】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想要尽可能的避免伤害事故,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加强安全意识与问题防护意识,教师也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保障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此外,合理的应对方式往往能够让事故发生后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得以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对策

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这些事故的产生不仅极大的阻碍了教学过程的良好开展,对于一些严重的事故甚至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开展深入剖析才显得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更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对策,进而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学生方面原因

很多事故的发生都可以从学生自身找原因,这也是造成许多伤害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首先,很多学生自身的体质并不是很好,对于一些对身体素质有要求的项目一些学生如果勉强去做很容易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其次,不少学生的安全意识都很差,小学生普遍存在很强的玩乐心理,对于教师所说的一些注意事项不留意,这也是造成最后伤害事故产生的一个原因。此外,很多学生在运动技能以及体育知识的掌握上都十分匮乏,由于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与防范意识以及必要的问题处理意识,这使得很多小事故发生后由于学生自身的处理不得当而变得恶化,这也是伤害事故造成的一个因素。

案例一: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上体育课(前掷实心球),在老师指令下,一组投掷,一组听哨音后再捡回球,有一同学急着冲上前去,结果被一球砸中。对于潜在的危险因素师生應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案例二:某小学五年级一女生在山羊分腿腾越练习中,由于心里害怕,双手没支撑器械直接飞身腾越,一脚被山羊绊了一下,结果该同学直接用手支撑导致手臂骨折。如果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并能用自我保护的技能,头脑冷静,在落地时顺势团身滚动,起码能减轻受伤程度。

类似的事故还有很多,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的缺乏以及对于运动技能的缺失都是造成很多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具体的项目开展时对于需要注意的事项必须有明确说明,并且要保持体育活动有序的开展。只有首先规范学生自身的行为才能够为伤害事故的减少提供基础,这也是平时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

二、教师方面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事故的产生很大程度也是由于教师方面的问题所致,这也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有必要改善的一点。一方面,很多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伤害事故的防护意识很缺乏,这使得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最后仍然发生了。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活动开展前没有引导学生做足够的准备活动,并且对于一些注意事项没有进行充分强调。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却在这方面有所忽略。

案例三:某小学体育活动课上,老师组织高年级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教学比赛,不料球被卡在了篮圈与篮板之间,用另外的球去打等方法还没使球掉下来,一位学生就抱起另一位学生,直接做人梯上去取球,由于下面同学不堪重负,一松手上面学生就直接摔在地上,导致骨折。由于教师的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导致责任性事故。

案例四:某小学五年级一学生在参加区统一组织的学生体育成绩测试的过程中(前掷实心球项目),由于两脚的摆放位置不利于全身协调用力,在测试过程中该生急于获得优良的成绩,心里紧张,用力过猛,导致动作变形,膝关节损伤。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就能避免类似的伤害事故发生。

这些事故都是非常充分的例证,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缺失对于平时的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要有意识的从这些方面进行改善。不仅要加强自身专业化素养的培养,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对于教学过程有更为合理的组织设计,要注重对于学生运动技能与一些重要的运动知识的输出,同时,要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这些都应当成为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教学重点。

三、事故处理不得当

此外,对于一些事故的有效处理也很重要,这能够很好的避免一些小的故事的恶化,演变成伤害事故。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事故处理能力,这也是很多伤害事故造成的一个原因。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增强自己的问题与事故的处理能力,当事情发生后应当选取最为合适的应对方式,这往往能够将事故的伤害降到最低。

由于体育运动需要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并有大量的身体接触,具有对抗性强和竞争激烈的特点,难免发生一些伤害事故。一般来讲轻微的扭伤、挫伤、拉伤、碰伤、摔伤等损伤,应视为正常的运动损伤。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还是学生、学生家长,都应正确看待,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协商解决;对于较为严重的体育伤害事故,如:骨折、开放性损伤、由于伤害事故留下的后遗症、伤残等。此类伤害事故专门有上级部门委托第三方来处理,免得给学校与教师带来困惑与冲击,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合理的应对方式往往能够让事故发生后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得以解决,这也是避免事故对于学生造成进一步伤害的一种方式。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的产生不仅是对于课堂教学的阻碍,有的甚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给学生带来一些无法挽回的损伤。想要尽可能的避免伤害事故,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加强安全意识与问题防护意识,教师也应当在平时的教学中保障学生掌握更多有效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此外,合理的应对方式往往能够让事故发生后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得以解决,这也是避免事故对于学生造成进一步伤害的一种方式。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小学体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类型及预防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