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80例临床观察

2014-09-0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腹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江西省万载县鹅峰卫生院,江西 万载 336100

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80例临床观察

张宇

江西省万载县鹅峰卫生院,江西 万载 336100

目的主要探究尿激酶腹腔注射疗法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80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腹腔注射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观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的吸收时间较短,腹穿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之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膜厚度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膜粘连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52.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腔内注射尿激酶的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有效,提高了医院治疗的整体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核性腹膜炎;尿激酶;腹腔注射;临床观察

在临床上,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症状,以中青年患者人数居多[1]。这种疾病病程缓慢,刚开始时病情不易察觉,一般在发病后数周或是数月病情发作。同时,也有少数的患者发病较快,临床症状为急性腹痛或是突发高烧,并引发较多的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院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腔注射尿激酶,并探究其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采用尿激酶腹腔注射疗法;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一般性疗法。观察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分布在15~67岁之间,平均为(41.2±7.5)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为(1.2±0.5)年。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分布在16~67岁之间,平均为(41.2±7.5)岁;病程3个月至3年,平均为(1.3±0.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常规抗结核治疗及营养支持的基础上,进行腹腔穿抽液辅助疗法,经B超定位后,沿定位点每次最大不超过1000ml抽液量。观察组在抽液完成之后将100000IU的尿激酶和20ml的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注入到患者的腹腔内,注射完成后提醒患者多改变体位,以保证药液接触到腹膜。对照组在抽液完成之后将20ml的生理盐水注射到患者的腹腔内,提醒患者多改变体位。护理人员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B超检查,当无明显腹腔积液现象后,停止抽液。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腹腔积液吸收的时间、腹穿次数以及注药次数,以连续两次B超检查显示无腹腔积液当做是积液消失的评定标准(平均3~4d检查一次);选择腹膜最厚的位置进行CT扫描,测量出患者腹膜的厚度;利用X线判断患者腹膜粘连的实际情况,并计算此种现象的发生率。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的吸收时间较短,腹穿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之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膜厚度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腹膜粘连的患者有5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出现腹膜粘连的患者有24例,发生率为52.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发热的症状,在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后,身体恢复正常。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相比较,*P<0.05。

3 讨论

根据相关的医学资料表明,结核病的出现与人们生活水平和营养不良紧密相关,人们的生活水平越低,患有结核病的人数就越多。我国在解放前患有结核病的人数较多,建国之后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患有结核病的人数明显减少[3]。但是,近几年,由于耐药菌株的频繁出现,使我国结核病患者的人数与日俱增,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给人们增加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结核性腹膜炎就是其中一种病症,它主要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感染症状。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青年,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这种疾病的感染过程主要经过原发肠系膜结核、肠结核、阑尾结核和输卵管结核等通过血行以及淋巴扩散到腹膜,属于肺外结核病变之一[4]。如果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逐渐出现慢性粘连包裹、结核性脓肿等不良症状,轻者影响正常的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诱发死亡。同时,病情时间越长,越不易于治疗。而尿激酶能够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将纤维蛋白和组织碎片加以溶解,使纤维化性腹腔小方隔及腹膜上的纤维蛋白溶解速度加快,从而使粘稠的腹腔积液逐渐变得稀薄[5]。与此同时,加入生理盐水,可将腹水从导管中引流出来,有效地避免腹腔粘连现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整体效果。本文对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腹腔注射疗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腹腔积液的吸收时间较短,腹穿次数较少,腹膜厚度较薄,腹腔粘连出现率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腹膜厚度是反映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膜遭受轻度刺激或有慢性炎症后病情的重要指标。针对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因炎症因子的刺激,腹腔内会出现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当发生大量纤维蛋白沉积与纤维组织增生时会导致肠系膜增厚。同时,当渗出液与肠管间发生广泛粘连时,会压迫肠曲引起慢性肠梗阻,造成大网膜增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腹膜厚度较治疗前薄,且较对照组薄,提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且表明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腹腔内渗出液明显减少,对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腔内注射尿激酶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院治疗的整体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蔡俊岭.腹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腹膜炎[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46-47.

[2]陈伟丽,彭丽萍,刘超英.结核性腹膜炎腹腔注射尿激酶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2):3377-3378.

[3]汪发勇,汤海涛,潘宏年,等.27例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6):995-996.

[4]代长颖.简析51例结核性腹膜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187-188.

[5]刘裕强.67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8):411-412.

张宇(197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

R656.4+1

A

1007-8517(2014)15-0080-02

2014.05.26)

猜你喜欢

腹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腹膜炎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NGAL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单中心近3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