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

2014-09-0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阿德福拉米夫定肝病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感染科,江苏 淮安 223200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观察

卢广余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感染科,江苏 淮安 22320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夫米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24周HBV DNA<500率、HBV DNA<1000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观察组ALT复常率为72.5%,对照组为62.5%,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8周,观察组ALT复常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德福韦酯;拉夫米定;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在全球性医疗健康问题中,乙肝病毒(HBV)造成的急慢性感染均较严重,慢性乙型肝炎对大众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极大的消耗了医疗资源,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有研究表明[1],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病毒持续复制引发的肝炎炎性反应坏死为关键因素,故有效且积极抗病毒治疗,利于患者病情稳定,肝脏功能改善,延缓肝硬化发生,降低肝癌风险,是控制疾病传染性,阻断病程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应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夫米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23~59岁,平均(34.4±9.3)岁,病程3个月至17年。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检测示HBSAg阳性>3个月,伴IgG抗体和抗HBc总抗体阳性;血清ALT治疗前为80~320U/L;HBV-DNA检测在1×105copies/ml。排除同时存在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其它肝病者;排除入选前3个月有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应用者。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581)口服,100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803)加服,10mg/d。两组均以48周为1疗程,并行常规对症治疗、护肝支持治疗,记录病情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后24周、48周两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4周HBV DNA<500率、HBV DNA<1000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8周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观察组ALT复常率为72.5%,对照组为62.5%,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周,观察组ALT复常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及表2。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段HBV DNA转阴率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ALT复常率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传染病中,慢性乙型肝炎所占比例较高,HBV持续复制,肝脏易出现迁延性慢性炎症,引发肝硬化、肝纤维化,严重者甚至癌变。应用抗病毒方案,是控制传染性,阻断疾病进展的有效手段。相关研究显示[3],对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抑制,使其<104~105copies/ml 水平,为对病毒学应答水平和血清学改善的关键,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

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干扰素α和核酸类似物为一线治疗药物。受耐受问题影响,在应用上干扰素存在一定局限性。拉米夫定起效快,有较强抑制病毒作用,价格便宜,但大量应用,耐药现象日趋严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效果已被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前期药效学研究证实,为新型核苷类似物,可使肝脏组织学和生活指标改善,且有较低病毒耐药变异率。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任江波,王宇,李红艺,等.阿德福韦酯治疗替比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5):566-568.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

[3]张弦,蒋道荣,姚登福.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080-1082.

R512.6+2

A

1007-8517(2014)15-0079-01

2014.05.26)

猜你喜欢

阿德福拉米夫定肝病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阿德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比较
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