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理论指导下的高职翻译教学及研究

2014-08-15陈颖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4期
关键词:译文框架词汇

陈颖丽

陈颖丽/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讲师,副院长,硕士(江苏苏州215021)。

一、框架理论与研究综述

场景—框架语义学理论是由Fillmore提出的,他将框架定义为“语言使用中的任何一个系统,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语法规则或语法类别的选择”,而场景则指“人类信仰、行动、经验或是想象中的人和一个连续的片段,可大可小”。

将框架语义学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在国内外都有不少论述。Ammann强调文本的功能,她的分析模型引入Fillmore的场景、框架概念,根据文本背后的场景判断文本策略是否合乎文本功能。Kussmaul强调当文化因素介入概念范畴时,译者必须把注意力由范畴的中心转到边缘,并根据语境和背景知识决定哪一部分语义特征应当体现在译文中。这一原则指导下的译文以不同的表达形式达成相同的交际功能,及创造性翻译。国内研究者多运用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来研究翻译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从中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或对已有的策略做出新的解释。姚琴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原文和译文触发的框架概念进行等值翻译以及存在的三种对应方法。徐万治探讨了框架在翻译研究中的变化发展(2008),认为框架概念可以更有效地监督翻译过程,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翻译中的基本问题如选词、篇章构建等的研究。辛献云(2010)从框架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认知框架的构建。认为文学翻译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读者头脑中构建新的认知框架,以弥补读者认知不足的缺憾。但是“框架视角在翻译研究中仍处于边缘位置,用框架理论研究翻译的论者并不多见,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邓静,2010),而将框架理论应用于口译教学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理论存在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对框架理论的探讨,对翻译教学,尤其是高职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理论的指导并对未来的教学有更进一步的指导和参考。

二、教学案例分析

高职教学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实用性,从目前出版的一些高职类或实用型翻译教材内容看,大部分着眼于一些翻译技巧及各种不同场合下的情景对话。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些翻译技巧或是进行一些翻译练习。因为翻译技巧如被动句的译法、或是其他特殊句式的译法仅仅是对某种语言现象的描述,并不能解释这种语言现象的本质。而翻译练习也只是对这些语言现象的操练,结果往往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必须清楚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知道为什么学生会有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理论的指导。有了理论的指导,教师就能站在更高的高度,更有效地监督翻译过程,加强学生在语义,篇章构建等方面的掌控。

以笔者教授的英语口笔译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词汇量狭小,对很多词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次,对在篇章中的词汇不能加以正确的理解,而是生搬硬套字典上的释义;第三,无法正确解读篇章的构建,有时即使理解了文本的意思,也无法进行恰当的翻译和表达。

例1:秋天是这里最好的季节,天高气爽,正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又赶上我们的国庆节和中秋节。很多学生对于“天高气爽”,和“赶上”这些词的处理感到茫然。有的学生翻成“Autumn is the best season here.The sky is high and the air is cool.It’s the best season for travelling and catch up with our 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Festival.”翻译是在目标语中寻找与来源语对等的文本信息,并加以替换。但在此处,中英文表达式实际上激活的是两个不同的框架。中文表达式“赶上”激活的是时间框架,属于时间范畴,而英文表达式“catch up with”激活的是动作框架。“赶上”和“catch up with”虽然在表面意义上对等,但属于不同的框架,因此在这个场景下意义并不对等。

例2:We have our luggage with us.学生译成:我们有了我们的行李了。人类对语义、篇章的认知总倾向于运用认知世界中的知识将语句中有关信息进行搭桥操作。翻译中的搭桥操作常常涉及思维、经验、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等。(徐万治,2009)在一般场景中,“have”就是“拥有”的意思,但是在机场接待的场景中,考虑到乘客需要领取行李,因此“have”就有了“拿到”“领取”的意思。

例3:He’s giving the opening address.误译为,他给了一个公开的地址。正确翻译为,他做了一个开幕词。

例4:Let me check the reservation list and see if we have enough vacancy.部分学生译成:让我查一下预约单看是否有空缺。在酒店接待这个场景下,“vancancy”译成“空房间”更为妥当。可见,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场景中所属的框架范畴是不一样的,而由于部分学生对于某些场景缺乏相关概念和经验,因此无法激活这一场景下的语言框架,也就无法进行到位的翻译。

例5:我们公司的各项工作和业务发展,离不开各界朋友的支持和合作。一些学生的译文为“The work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our company can’t leave the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of friends in all fields.”

例6:Suzhou embroidery is famous for its delicate workmanship,beautiful designs and elegant colors.译为,“苏州刺绣以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设计和雅致的色彩而闻名。虽然“embroidery”能够激活学生对于苏州刺绣的框架意识,但由于学生对该框架内文化场景认知缺乏,因此在选词、措辞上 有一定的障碍。

例7:In the evening,colorful lights illuminate the area and create a shimmering image deserving of the name Pearl of the Orient.学生译文:晚上,五彩的灯光照亮了这个地区,创造了一个微微发光的图片,值得东方之珠的名字。理解一个文本的过程涉及搜索感知框架,以及装配这类图式化的知识到文本世界的某些想象中(徐万治,2009)。当学生缺乏框架认知结构时,即使激活框架,由于无法搜索到自己感知范围内的图示化知识,因此无法进行装配,也无法进行正确的翻译。

三、分析及结论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误译、错译主要有几种情况,首先,母语框架较外来语框架更易激活。因此相对汉译英,英译汉更容易激活学生认知框架。但是因为所有的翻译过程都是建立在译者头脑中现有的认知框架基础上来考虑如何操纵语言,由于学生对框架内知识结构的欠缺,或框架知识混淆,仍然会出现错译和误译。其次,学生往往会忽视场景因素,或由于对场景缺乏认知和经验导致不能充分考虑场景因素,而对语篇所在上下文进行读解,来决定该语境下的词汇所属的框架。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框架成分信息使学生在激活框架后能快速检索到匹配的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图式化装配。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翻译课教学时,不仅仅是让学生进行单一的翻译练习,而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控制上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在内容的设置上以实用的职业化模块为导向。笔者在实践中对翻译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设置了翻译基础理论、翻译技巧训练、文化与翻译、实用翻译训练四大部分。其中实用翻译训练包括外事接待、参观旅游、礼仪祝词、演讲与报告、商务谈判等不同情境。从而使学生不但掌握英汉双向口笔译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同时与涉外事务结合,使其学会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对翻译造成的障碍,基本满足一般情景下的翻译要求,用目标语较为忠实、通顺地传达出源语的思想内容。在教学过程的控制上把握三个阶段,在翻译前,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词汇积累,对相关框架内的文化及场景知识进行广泛的了解;在翻译中,对容易误译错译的句子,不是简单地提供答案或译文,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分享不同的认知框架来选出最为合适的译文;在翻译完成后,要求学生通过回译、对译等方式进行强化,体会不同场景、不同框架下词汇的用法及意思,并及时补充词汇、知识和文化信息以弥补框架成分信息不足。

在框架视角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是一个译者的决策过程,翻译的成败在于译者能否再现恰当的场景,而再现恰当的场景又取决于译者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 (邓静,2010)。因此,只有在源头和过程上控制了翻译和翻译教学,才能真正解决翻译和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促进翻译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1] Fillmore,Charles J Frame semantics [M].Seooul:Hanshin Publishing Co.,1982.

[2] Fillmore,Charles J Scenes-and-Frames Semantics[M]//Linguistics Structures Processing In Zampolli,Antonio(Ed):Fundamental Studies in Computer Science,1977:88.

[3] Ammann,M.1990.Anmerkungen zu einer Theorie der ubersetzungskritik und ihrer praktischen Anwenung[J].Textcontext 5:209-250.

[4] Kussmaul,P.1994.Semantic models and translating[J].Target 6:1-13.

[5] 邓静.翻译研究的框架语义学视角评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1):66-71.

[6] 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2005(3):28.

[7]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58.

[8] 徐万治,徐保华.“框架(Frame)”探源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5):94-96.

[9] 辛献云.从框架理论看文学翻译中认知框架的构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54-60.

猜你喜欢

译文框架词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框架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译文摘要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I Like Thinking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